“华锐风电被指控剽窃美公司技术面临联邦诉讼”确实存在,于1月8日开庭,暂时没有最新公告。但从外媒得到消息,美国联邦检察官指责华锐风电窃取美国超导公司AMSC技术剽窃。后者是位于马萨诸塞州的一家公司,华锐风电曾是其最大客户。该案周一(1月8日)在美国威斯康星州法院开庭,如果被判有过失,华锐风电可能面临最高48亿美元的罚款。
公开信息显示,美国超导公司是一家能源科技公司,位于马萨诸塞州。在风力发电市场,该公司通过能源电子产品和工程以及支持服务,帮助制造商生产具有高度竞争力的风力涡轮机。据美国超导公司官网介绍,美国超导公司和华锐风电于2005年开始合作,向华锐风电提供大量的风机设计和技术服务,同时为华锐风电数千台风机提供电控核心部件和控制软件。
据美国司法部官网2013年6月27日公布信息,华锐风电被控窃取美国超导公司知识产权,导致后者经济损失超过8亿美元。美国联邦调查局FBI也介入该事件调查。
美国超导官网显示,继美国联邦调查局调查后,美国司法部起诉华锐及其两名员工,以及AMSC一名前雇员涉嫌偷窃AMSC商业机密并造成该公司超过8亿美元的损失。华锐,其员工及AMSC前员工分别被指控密谋偷窃商业机密,偷窃商业机密及网络欺诈。
一位不愿具名的电力行业分析人士称,如果确实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无非是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在合作中采取了不正当手段。风电行业需要投入很大的研发成本,一些企业为节约成本就会选择铤而走险。
2017年中报显示,华锐风电与美国超导(及其关联公司苏州美恩超导有限公司)的诉讼“大战”遍及美国威斯康星法院、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等多个战场。
美国超导在官网也表示,在尝试和华锐风电友好解决争议未果后,美国超导于2011年9月诉诸法律行动。美国超导申请了仲裁,并以华锐风电及其关联公司为被告向中国法院提起了3个民事诉讼,向华锐风电主张因其2011年3月违约和2011年6月美国超导发现华锐员工盗窃知识产权而导致的总计超过12亿美元的合同履行和损失赔偿。
在这场惊动美国司法部和联邦调查局的诉讼大战中,华锐风电并非总是一败涂地。
根据公告,华锐风电 2011年10月收到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应诉通知书》,美国超导的关联公司——苏州美恩超导有限公司以侵害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为由起诉公司,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已受理。案件于2014年9月15日开庭审理。
2015年4月23日,公司收到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判决驳回原告苏州美恩超导有限公司的全部诉讼请求。公司于2015年5月21日收到苏州超导不服一审判决向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的《民事上诉状》。根据华锐风电去年半年报,该案尚未裁决,正在审理中。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周一(1月8日)在美国威斯康星州法院开庭的该案中,如果被判有过失,华锐风电可能面临最高48亿美元的罚款。此外,美国超导在官网也表示,向华锐风电主张因其2011年3月违约和2011年6月美国超导发现华锐员工盗窃知识产权而导致的总计超过12亿美元的合同履行和损失赔偿。
对于昔日的风电老大华锐风电而言,这笔诉讼金额绝非小数目,对公司本期和后期利润影响难以估计。
公开信息显示,华锐风电是国内领先的风机制造商,成立于2005年。2009年,华锐风电新增风电装机容量351万千瓦,市场占有率25.3%,行业排名中国第一、全球第三。2011年登陆上交所,曾因风电巨无霸的概念而在上市询价程序报出了每股90元的IPO“天价”,创A股纪录。
其后,华锐风电财务造假等事件爆发并被证监会处罚,公司发展受挫,2015年一度巨亏超40亿元,目前公司已被披星戴帽,股票简称“*ST锐电”。
东方财富网数据显示,2013年、2015年和2016年,是华锐风电亏损最为严重的三年,分别亏损37.64亿、44.52亿、30.99亿,三年合计亏损超百亿。
华锐风电在2017年中报中称,针对苏州美恩超导有限公司及其关联公司的前述行为,公司已做好应对准备,会利用法律武器严格捍卫公司、公司的供应商、客户及公司员工的合法权益。
2017年,已经成了“亏损王”的华锐风电业绩终于见到起色。经查阅华锐风电业绩报告发现,2017前三季度,华锐风电实现营业收入4341.88万元,同比下降88.2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7亿元,同比增长155.56%。至此,华锐风电似乎迎来自2012年以来的第二次年度盈利。
华锐风电对此表示,在2017年上半年,华锐风电扭亏为盈,并在市场、技术、运维三大方面进行了积极部署。到目前为止,华锐风电已确认在2018年底前完成供货的订单70万千瓦,保内机组平均可利用率达到97.34%,后运维市场已签订的订单总额超过1.1亿元。在未来华锐风电将聚焦风电数字化发展,摆脱风电行业的沉疴旧疾,向全球最具竞争力的风电企业迈进。
在重回行业巨头的道路上,华锐风电还面临更多的市场挑战。电力行业专家何晓萍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大环境来看,目前国内风电市场喜忧参半。目前市场实行分区固定电价,终端市场的价格机制较为明确,政府补贴政策也比较多,新能源发电机组有很大市场。而另一方面,电力的整体环境不是很好,电力需求下降,而新能源发电本身发电小时数较小,并且不太稳定。综合看来,政策环境较好,但市场环境却不太乐观。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如果想做得长远,首先是要适应国内需求,立足国内,面向国际。而更重要的一点是,技术不能永远跟在别人后面跑,要面向前沿技术,大力投入研发,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企业才能走得远。”而林伯强更看重稳中求胜,“目前电力行业整体过剩将近20%,企业想要做大就一定要稳。从目前的企业来看,离市场近,稳扎稳打的就会做得好一点,而新上来的企业面积铺得很大,财务成本很高,业绩通常会差。”
本文综合自北京商报、新京报及华尔街日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