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深圳一辆测试的自动驾驶大巴火遍了网络,由于国人很少在路面上见到“活的”自动驾驶车,一时间各种“司机要下岗”、“美国震惊了”的言论满天飞。而在内行人眼里,这不过是Level 3级别自动驾驶车在测试罢了。
《电子工程专辑》记者在近日举办的深圳电子展上,就这一事件请教了世强先进科技市场与知识中心高级市场经理胡越强,他认为自动驾驶其实在大巴、公共交通类车型上其实更容易成功,所以很多自动驾驶新方案在商用前,都会选择在这类车上做测试。
世强先进科技市场与知识中心高级市场经理胡越强
“因为公共交通工具采用新技术,优先考虑的不是成本,而是这项技术指标够不够新,够不够稳。”胡越强认为,“公交车的车型更统一、数量庞大,而且行进路线、速度稳定,专用的公交车道更是为自动驾驶算法省了很多事。而乘用车由于要考虑成本,销售数量、品牌不同,也限制了方案测试总时间和后续数据搜集。”
由于早就明白这个道理,世强遵循“方案先给大巴车用,成熟后转向投放数量级更大的乘用车市场”原则,早在2013年,世强就有ADAS方案在无锡的100多辆大巴上运行测试了。目前,世强汽车电子主抓车身、车载以及动力总成几个细分市场,对于目前最火的电动汽车和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世强代理的产品线都有涉猎其中,并且很多还有了自家的成熟方案。国内的长安、吉利、北汽、一汽等大型车企都是世强汽车电子的客户。
胡越强向《电子工程专辑》记者介绍到,在ADAS方面,世强有基于瑞萨SoC的全景立体影像环视监控系统,有基于TT Electronics的工作寿命2千万次EPS传感器。而自动驾驶不可或缺的LIDAR(雷达激光)技术方面,则有UMS(United Monolithic Semiconductor)的24G汽车雷达解决方案,罗杰斯(Rogers)的专业汽车级毫米波雷达PCB等。
倒车神器:360度汽车全景系统
对于汽车主动安全性技术,“Rear View(后视系统)”应该是最多人需要的,堪称倒车神器,目前后视系统已经进化到“Surround View(360度汽车全景系统)” ,此技术不仅适用于停车时,也适用于低速行驶时。胡越强表示,世强的第一代标清环视监控系统已经量产3年,目前130W像素高清版方案也获得大量客户采用,世强与IDH、瑞萨原厂组成研发团进行合作,预计在2018年6月采用这款方案的车会在国内全面上路。
现场DEMO由“R-Car V2H”构筑的先进全景可视系统,通过4个摄像头对车辆周围进行摄像,再通过转换视点以及图像合成等便可做成俯瞰图像。
该方案搭载瑞萨电子R-Car V2H SoC,CPU搭载ARM® Cortex®-A15(双核),且使GPU“PowerVR SGX531”与图像识别内核的IMP-X4实现了单芯片化,在实现高运算能力的同时也实现低功耗化。其最大运行频率达1.0GHz,且处理性能7,000DMIPS,进行系统演示时,在全景可视系统的图像合成及4个摄像头分别对步行者进行识别的情况下,其内核功耗还不到2W。
目前,市面上的全景系统一般都是通过将模拟摄像头的输入信号来做成俯瞰图像的,而此系统是通过百万像素等级的数码相机进行信号输入,并且具备对周边的步行者进行识别的功能。与模拟相机相比,除了在高精细度上占了压倒性优势之外,还不会出现渗色,从而大幅提高了易辩性。即使很小的检测物也可清晰地便认出了。另外,还使用了图形引擎来强调显示作为注意对象的步行者,所以可防止看漏了。从后视图像向可视系统进化的俯瞰图像可大大提高安全性。
高频车用雷达正全面取代超声
汽车雷达的发展历程是从模拟超声雷达,到数字超声雷达,到24G高频雷达,再到更先进的77G高频雷达。胡越强认为,对于目前已经普及的超声车载雷达,致命缺陷就是受天气、环境的影像很大,在暴雨天或参照物较矮小的情况下,识别度不高,而高频雷达则不存在这个问题。
ADAS系统采用的传感器主要有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超声波和红外等。其中毫米波雷达传输距离远,在传输窗口内大气衰减和损耗低,穿透性强,可以满足车辆对全天气候的适应性要求,并且毫米波本身的特性,决定了毫米波器件具有尺寸小、重量等特性,很好的弥补了摄像头、激光等其他传感器在车载应用中的不足。
鉴于欧盟规定汽车防碰撞雷达需使用K波段24GHz的专门频段,世强代理了UMS公司的24G雷达收发芯片。
24G单芯片雷达整体解决方案框图
道阻且长,但前景可期
胡越强认为,自动驾驶的发展分成了三个大的时间点,2010年到2015年,主要侧重图像识别的研究;2015年到2020年,会实现环状全景图像的全面导入,自动驾驶的级别普遍会达到Level 3。
“2020到2021年会是各类汽车电子产品丰收的一年,但真正意义上的自动或无人驾驶上路则要等到2030年以后。”胡越强表示,“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仅仅是各项技术需要大量实验成熟,道路规划、交通法规制定也很重要。”
本文为《电子工程专辑》原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并附链接
关注最前沿的电子设计资讯,请关注“电子工程专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