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1362家IC设计公司,都怎么来的?

2016-12-06 14:26:00 张迎辉 阅读:
中国IC设计公司的数量,去年激增几百家,从736家快速增长到1362家。公司成长数量,一年内增长了600多家,几乎是翻倍增长。这是怎么回事?
广告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设计分会理事长魏少军教授在今年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业2016 年会上透露,目前国内161家IC设计公司的销售过亿元,其中上海和北京分别以36和33家遥遥领先。深圳和无锡则分别以20和12家位居其后,紧跟着的杭州则有10家销售过亿的企业。中国IC设计公司的数量,去年激增几百家,从736家快速增长到1362家。公司成长数量,一年内增长了600多家,几乎是翻倍增长。这是怎么回事?

从数据上来看,这些增长的公司有600家的规模都在100人以下,明显的就是过去一年中初创IC设计公司一下子冒出来了600多家,分布到中国近10多个IC设计公司的主要城市,平均每个城市多出来50~60家IC设计公司。

数量上的增长,一方面肯定是来自于国内资本对外国芯片公司的收购。在多家知名全球半导体公司合并时,都有在合并后出售重复的产品线或事业部,中国资本将其收纳于怀中,例如NXP的一些模拟和电源类产品线,就被中国资本收购,变身成为国内的IC设计公司。也包括有直接的收购国外半导体公司,例如OmniVision被中国19亿美元收购。

在国外知名半导体公司不断的合并过程中,或是较强大的芯片公司在这两年衰落后,原来的技术团队,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人员流失。尤其是几家电源和功率半导体公司的并购过程,一大批拥有专利的研发人员,被国内的IC设计公司招缆至麾下。预计功率器件方面,中国公司不仅会将中低端产品线牢牢占据,还有可能随时发力到中高端市场。这是英飞凌收购IR、安森美收购仙童半导体的主要原因。ADI并购凌力尔特、高通收购刚刚合并的NXP与飞思卡尔,也是有模拟器件、功率器件单独市场不看好,需要数字与模拟相结合产生市场全力的因素。

人才的不断涌入,加上中国政府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资金与政策的支持,再加上本土IC设计人才的层层不断,使得中国IC设计不断涌现出新的初创企业。IC设计是科技的最前沿技术之一,也是高素质人才聚集之处,地方政府的科技产业园,特别希望能够招引到IC设计公司加入。这样既有机会出现今后的明星企业,对于当地房地产档次的提升,帮助也尤其大。在地产经济不断向上冲高的时候,IC设计公司的聚集,高薪人才的聚集,很容易成为一个发展地产的好的驱动力和助攻力。

当然,可能还有另一个因素不可忽视。去年ARM宣布Cortex-M0 IP可以零费用使用,IC设计公司不需要交一分钱费用,就可以设计自己的M0内核的MCU。出一颗芯片,只需要付上几十万的流片费用,让很多系统整机企业,有了自己的打算。有家无人机公司的CTO告诉电子工程专辑,过去一直是采用S家的MCU,感觉价格和产品性能都很好。但是无人机的快速发展,客户的MCU使用起来不能跟上新产品的需求。另外就是无人机平均销售价格(非DJI)一年内下降了一半以上,所有厂商都需要降低物料成本,即使是几块钱的MCU,如果能自己做,还有很大的降成本的空间。

在无需交IP授权费的情况下,这家公司在西安成立了一家IC设计公司,专门研发自己专用的ARM 内核MCU。在国内的晶圆厂,每次出二三十万的流片费。他说,如果流片成功,付出的成本就约等于晶圆+封装成本+ARM的版权费,肯定是要比客户的售价要低。

国内IC设计公司要生存,在技术过剩的情况下,最重要的因素是要有市场。海思、比亚迪微电子或是小米手机芯片设计团队,都是IDM的方式去生存。这种大而全的做法,是几十年前的日系厂商的玩法,后来被日本转型慢慢抛弃。现在在中国看来,却是最现实可靠的做法。

一年增加了600多家的IC设计公司,在很多外国人、甚至是中国人的眼中,这是非常不合理的情况。尤其是全球半导体公司合并不断,前景不妙的产业环境下。但是合理的解释总是能找出来。这是一次市场加政府推动的大跃进。如魏少军预言,这1300多家公司不可能都会成活下去,但肯定会有小型公司成长壮大。

最后聊几句。初创型的IC设计公司,万不得以,千万不要去碰手机市场。一方面是手机市场上任何一个产品的创新,都会有很多背景和资金强大的公司在虎视眈眈。另一方面是手机上的产品创新,又极有可能一不小心就被替换或整合。排除前面所说的整机企业向上游做芯片的方式,另一种就是如何做一个市场规模不大的市场。例如,全球市场规模一年内可能就只有一亿元,大公司大资本根本看不上,而小公司要进来又要一定的技术门槛。如果你是一家小初IC设计公司,瞄准的又是这样的市场,那么我要恭喜你,你离成功很近了。

重要活动通知:

最后说一句,本刊的2017年度大中华IC设计公司调查与颁奖开始了。明年3月24日上海揭晓。

20161202-ic-china
“2017年度大中华地区IC设计调查与颁奖”活动(http://site.eet-china.com/events/IC_Design_2017/index.html)正在启动,电子工程专辑、国际电子商情、电子技术设计联手特别举办此次活动,旨在帮忙推广大中华地区的IC设计公司和创新技术。我们欢迎广大工程师朋友,为您熟悉认可的本土IC设计公司与产品投票加油。(投票链接:http://survey.eet-china.com/937823

EETC wechat barcode


关注最前沿的电子设计资讯,请关注“电子工程专辑微信公众号”。

本文为EET电子工程专辑 原创文章,禁止转载。请尊重知识产权,违者本司保留追究责任的权利。
  • Arm预测:2025年全球超过1,000亿台Arm设备具备AI能力 Arm预计,到2025年将会有1,000亿台基于Arm架构的设备可具备人工智能功能,包括由Cortex-A、Cortex-M驱动的设备。
  • Arm:赋能开发者,软硬协同重塑AI计算生态 硬件若无软件支持就毫无意义。而软件始终是Arm计算平台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技术已经涵盖整个软件栈的各个层面。从底层固件和操作系统的开发,到与游戏引擎、开源社区和独立软件供应商(ISV)的战略合作,确保所有这些在Arm平台上都能“开机即用”。
  • 当TPU遇到GPU,会有怎样的“Feature+AI”手机、平板和PC? 随着大量AI手机、平板和PC涌入市场,各厂商在高端机型上激烈的AI功能竞争将很快会扩展到中档设备和汽车等广泛应用场景。同时,各厂家也在不断为已有功能增加新的特性(feature)。AI+Feature的融合互促将成为多个行业的热点。
  • 芯原汪洋:塑造智能计算未来,为AI技术应用赋能 汪洋特别提到,第十三届芯原CEO论坛五大预测之一是2028年用于端侧微调卡和推理卡的销售额将超过用于云侧的训练卡。目前,推理和端侧微调也是芯原重点关注的领域,同时也希望在这一发展趋势中寻找新的机遇。 
  • AI时代的关键推手——先进封装开启摩尔定律新篇章 随着AI和HPC芯片需求的不断增加,半导体产业在不断挑战性能极限的同时,也面对着传统封装技术的限制。为了延续摩尔定律,先进封装成为满足这些新兴应用需求的核心策略。
  • 集成电路性能应如何验证? 随着对复杂IC的需求不断增长,供应商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需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交付最高质量的IC。本文阐述了测试工程在交付定制IC以满足这一需求方面的重要性。
  • “一碰交互,共触未来”ITMA峰会盛大 目前,智能终端NFC功能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面对新场景新需求,ITMA多家成员单位一起联合推动iTAP(智能无感接近式协议)标准化项目,预计25年上半年发布1.0标准,通过功能测试、兼容性测试,确保新技术产业应用。
  • 中科院微电子所在忆阻神经-模糊硬 中科院微电子所集成电路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刘明院士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记忆交叉阵列的符号知识表示解决方案,首次实验演示并验证了忆阻神经-模糊硬件系统在无监督、有监督和迁移学习任务中的应用……
  • 直角照明轻触开关为复杂电子应用提 C&K Switches EITS系列直角照明轻触开关提供表面贴装 PIP 端子和标准通孔配置,为电信、数据中心和专业音频/视频设备等广泛应用提供创新的多功能解决方案。
  • 投身国产浪潮向上而行,英韧科技再获 投身国产浪潮向上而行,英韧科技再获“中国芯”认可
广告
热门推荐
广告
广告
广告
EE直播间
在线研讨会
广告
广告
广告
向右滑动:上一篇 向左滑动:下一篇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