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负负得正?两个绝缘体合成一个超导体

2016-08-08 11:36:00 R. Colin Johnson 阅读: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两个绝缘体接口可以变成超高电子密度的导体…
广告

负负相乘得正,同样两个绝缘体接口,也可以变成超高电子密度的导体──美国犹他大学(University of Utah)以及明尼苏达大学(University of Minnesota)的研究人员发现,该接口乘载的电子气体(electron gas),在电子密度上优于石墨烯(graphene)以及氮化镓(gallium nitride)。

上述超导体可实现较小型、发热较低以及功耗较低的晶体管,免除充电变压器的需求;还有太赫兹(terahertz)调变器。不过,并非任何一种绝缘体都会达成相同的效果,犹他大学教授Berardi Sensale-Rodriguez以及明尼苏达大学教授Bharat Jalan所采用的复合氧化物,是在商用LaSr基板上生长的钛酸锶(strontium titanate,SrTiO)与之上的钛酸钕(neodymium titanate,NdTiO),即下图的NTO/STO。
20160805 conductor NT02P1
*在穿透式电子显微镜(TEM)下的钛酸钕(NdTiO3)、钛酸锶(SrTiO3)绝缘体,以及下方的La0.3Sr0.7基板(NTO/STO/LSAT)
(来源:Applied Physics)*

除了以上的配方,其他研究团队也在进行相关研究,以各种其他复合氧化物来展现类似的电子气体现象。Sensate-Rodriguez接受EE Times访问时表示,复合氧化物实际上是许多研究团队关注的题目,举例来说,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分校就有经验丰富的研究团队,还有康奈尔大学(Cornell)以及日本的团队。

广告

不过Sensate-Rodriguez强调,没有其他团队达成像他与明尼苏达大学教授Bharat Jalan所展现的如此高电子密度;他们的合作始于Jalan先前对高电子密度材料的研究发现,于是Sensate-Rodriguez提议利用Jalan的方法,以石墨烯样本进行评估(太赫兹光谱学),以判定其精确的电子密度并尝试解密其机制。

“根据我先前对石墨烯的研究经验,我预期会看到比利用DC量测所提取的更大传导性,因为太赫兹光谱学能更接近期内在特性,也就是材料的基础限制;”Sensate-Rodriguez表示,最后他们发现,在氧化物接口产生的2D电子气体之传导性,不但媲美石墨烯与氮化镓,更有趣的是,氮化镓与那些氧化物都能受益于大型击穿电场(breakdown field),因此很适合应用于电力电子。

此外两位教授还推论,复合氧化物接口产生超高电子密度的机制与氮化镓并不相同;Sensate-Rodriguez表示,氮化镓的高传导性是材料内高迁移率的产物,但是在NTO/STO内的高电子密度,则是两种不差的迁移率结合之结果:“这是两种产生类似结果、基本上却完全不同的机制,因为材料的传导性取决于电荷密度以及电荷的迁移率。”
20160805 conductor NT02P2
*复合氧化物材料特性,详情请参考:http://research.cems.umn.edu/jalan/Jalan_research_group/Home.html
(来源:University of Minnesota)*

Sensate-Rodriguez与Jalan对NTO/STO材料如此乐观看待的原因,来自于这种全新发现的材料架构在还没有优化的情况下,导电性能就已经媲美氮化镓甚至石墨烯,若进一步优化,其导电性能也可望大幅提升:“还有很多优化步骤可以做,特别是在材料的生长上;目前高质量样本的纳米与微米等级导电性,与在氮化镓或石墨烯材料上看到的都差不多。”

研究人员也看好这种新材料能超越传统氮化镓的应用领域,可望实现例如电动车或是迷你化电源供应器适用的更小尺寸、电流消耗更小、发热温度更低的电力电子;此外NTO/STO材料在太赫兹范围的成功调变,也可望让例如机场安检扫描机尺寸大缩水,或是在敏感度上大幅提升。Sensate-Rodriguez指出:“在应用上,我认为有两个方向,一是电力电子、一是太赫兹装置例如调变器;但目前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是如何有效调节电荷以实现主动组件。”
20160805 conductor NT02P3
*犹他大学教授Berardi Sensale-Rodriguez
(来源:University of Utah)*

编译:Judith Cheng

本文授权编译自EE Times,版权所有,谢绝转载

EETC wechat barcode


关注最前沿的电子设计资讯,请关注“电子工程专辑微信公众号”。

R. Colin Johnson
EETimes前瞻技术编辑。R. Colin Johnson自1986年以来一直担任EE Times的技术编辑,负责下一代电子技术。 他是《Cognizers – Neural Networks and Machines that Think》一书的作者,是SlashDot.Org的综合编辑,并且是他还因对先进技术和国际问题的报道,获得了“Kyoto Prize Journalism Fellow”的荣誉。
  • 功率器件封装创新:提高效率和可靠性 功率器件(如MOSFET、IGBT和二极管)需要适当的封装设计,以优化散热、提高效率和确保可靠性。热管理对于避免过热、保持性能和延长器件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 GaN技术革新电机驱动:为何新型封装系统不可或缺 随着GaN器件在电机驱动器和电动汽车等高电压、高频率应用中的使用,散热、封装和可靠性方面的问题也开始显现出来。通过解决重大的热管理问题,创新封装技术的最新进展旨在缓解这些挑战,从而降低成本并提高整体系统可靠性。
  • 三安与意法半导体重庆8英寸碳化硅晶圆合资厂正式通线 这一里程碑标志着意法半导体和三安正朝着于2025年年底前实现在中国本地生产8英寸碳化硅这一目标稳步迈进,届时将更好地满足中国新能源汽车、工业电源及能源等市场对碳化硅日益增长的需求。
  • 领先制造商的碳化硅解决方案快速比较 碳化硅技术正在彻底改变电力电子行业,使各种应用实现更高的效率、更紧凑的设计和更好的热性能。ST、安森美、Wolfspeed、罗姆和英飞凌等领先制造商均提供SiC解决方案,可根据特定用例提供分立器件、功率模块或裸片形式的产品。
  • 开启更绿色的未来:氮化镓技术引领能源效率革命 过去几十年来,全球能源消耗稳步增长,预计还会进一步增长。
  • 2025年全球半导体行业10大技术趋势 2024年,全球半导体行业虽然未全面复苏,但生成式人工智能、汽车电子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为2025年的技术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为行业在新一年中回暖带来了新的希望。基于与业内专家和厂商的交流,本文总结了2025年全球半导体行业的10大技术趋势,探讨这些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市场前景。
  • 赤池昌二先生升任TEL集团副总裁兼 TEL宣布自2025年3月1日起,现任TEL中国区地区总部——东电电子(上海)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经理赤池昌二正式升任为集团副总裁,同时兼任东电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总裁和东电光电半导体设备(昆山)有限公司总裁。
  • 2025年无线连接的七大趋势 预计在2025年,以下七大关键趋势将塑造物联网的格局。
  • 4月必逛电子展!六大热门新赛道,来NEP 领域新成果领域新成果4月必逛电子展!AI、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汽车、新能源、半导体六大热门新赛道,来NEPCON China 2025一展全看,速登记!
  • ASML公布2025年度股东大会议程,并提 本次股东大会将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形式召开,股东们可选择现场出席或线上参会。
广告
热门推荐
广告
广告
广告
EE直播间
在线研讨会
广告
广告
广告
向右滑动:上一篇 向左滑动:下一篇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