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如何管理5G天线设计的功耗

2016-06-13 00:00:00 Rik Jos,Ampleon公司射频技术工程师 阅读:
据业界预测,与目前的无线网络容量相比,新兴的5G无线标准承诺可以向更多的用户,以更高的数据速率,提供更高的数据—到2025年带宽将增加1000倍。实现这个目标的一种方法是使用大规模MIMO,即使用由各独立信号驱动的单元阵列组成的天线。
广告

据业界预测,与目前的无线网络容量相比,新兴的5G无线标准承诺可以向更多的用户,以更高的数据速率,提供更高的数据—到2025年带宽将增加1000倍。实现这个目标的一种方法是使用大规模MIMO,即使用由各独立信号驱动的单元阵列组成的天线。这种天线阵列可以形成多个信号波束。大规模MIMO可以应用在存在大量散射的环境中,也就是说即使信号被建筑物和其它物体散射的条件下,也同样可以通过多条路径到达每个用户。在目标用户位置,来自所有这些路径的信号有益地叠加在一起,从而实现高数据速率。在远离目标用户的地方,信号是不相关的,仅是增加了背景噪声。

运营商想通过这种方式来持续改进他们的服务,不过这也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特别是在基站和终端设备的复杂性和相关功耗不断提高的情况下。

那问题的关键是什么呢?在模拟域可以做多信道相移,即接收发送过来的数据流,以天线阵列中的单元数量对它进行划分,然后对每份数据流进行相移处理(见图1)。这种方法是可行的,但缺乏灵活性,它只能处理一个数据流,因此也只能产生一个信号波束。如果系统需要处理多个数据流,用一个阵列产生多个波束,我们就需要采用数字波束成形,如图2所示,其中天线阵列中的每个单元都有自己的收发器和数据转换器组。

201606 MRF Covet story F1
图1:适合5G天线阵列的模拟域相移。(来源:AMPLEON)
201606 MRF Covet story F2
图2:数字波束成形阵列的基本架构。(来源:AMPLEON)

更高的复杂性将导致更大的功耗,因此,需要加以有效控制,以减少环境影响和运营成本,以及冷却挑战。

评估天线阵列的冷却需求

就拿工作在30GHz的4×4天线阵列面板来说,它们的天线单元之间的距离是半个波长,即5mm。要想使用数字波束成形,那么每个单元都需要2个DAC(用于I和Q)、2个ADC、1个锁相环、1个低噪声放大器、1个功放、1个发送/接收开关以及一些放大器和包括滤波器在内的其它电路。基于成本和尺寸的原因,针对每个单元的电路理想情况下应该在一个芯片上。天线组装时应该将16个芯片均匀地排放在面板上,以便它们与对应驱动的天线单元都有最短的连接,它们产生的热量也能够均匀的散发,如图3所示。
201606 MRF Covet story F3
图3:4×4天线阵列面板,上面有均匀分布的天线单元和一个中央处理单元。(来源:AMPLEON)

如果每个功放的峰值输出功率约为20dBm,并采用目前最先进的技术制造,那么这样一个面板的总体功耗将是3W至4W。这已经假设使用的数据转换器具有有限的位深,因为研究表明,当使用多个天线单元而不是单根天线时,我们可能需要较低的分辨率就可以向接收机提供相同的信号完整性。然而,数据转换器仍然需要工作在较高的速度,以便处理较大的信号带宽。在发送时功放占约75%的总功耗,因为毫米波频率的效率非常低。

Doherty电路架构和包络跟踪等技术可以用来提高功放的效率,但它们需要精心设计数字预失真电路,才能达到可接受的杂散信号电平,但这种电路本身也会耗电。从这点来看,这些技术的好处会被实现它们的能源成本所抵消,因此基本上没有益处。这种4×4阵列例子非常接近于转折点,因此应用这种节能功放架构没有什么意义。即使是简单的纯线性AB类放大器也要求某种类型的能效线性化。幸运的是,大规模MIMO系统可能使用TDD,而且功放只是部分时间工作。

在我们的设计例子中,400mm2的面板上产生的热量在3W至4W之间。出于成本、能耗(要用风扇)和可靠性的原因,我们想进行被动的冷却。我们可以用带散热片的铝板做到这一点,这种材料具有约60 W/m2K的冷却能力。假设60℃的环境温度 (想像夏天安装在中东地区屋顶上的基站吧),以及天线面板与收发器芯片之间连接点100℃的温度,速算结果表明,我们可以冷却0.25 W/cm2,或者阵列需求的约四分之一。为了散发整个3.5W的热量,我们需要约1400mm2的冷却面板。

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途径是搭建一个合适尺寸的面板来冷却电路,然后让电路驱动一个单独的、更小的天线阵列面板。对4×4单元阵列来说这是起作用的,但对于有数十甚至数百个天线的阵列来说这种做法就不实用了。

搭建一个稀疏天线阵列

一种解决方案是使用稀疏阵列架构,这种架构中的天线间距要比发射波长大得多,但天线阵列仍不应该产生不需要的旁瓣或紧邻发射波束的波瓣,以避免干扰。

单元间距等于或大于发射波长λ的天线阵列很容易产生不想要的波瓣—如果天线单元以不均匀的栅格布放。如果单元间隔是不均匀的,就像图4所示的150个单元组成的“向日葵阵列”那样,那么平均单元间距可以更大,本例是5λ,不会有波瓣的困绕[1]。
201606 MRF Covet story F4
图4:非均匀天线阵列,以向日葵方式建模。(来源:AMPLEON)

为了设计向日葵阵列,天线单元沿费尔马螺旋曲线布放(见图5),因此每一圈都会包含相同数量的面积。各个单元位于螺旋线上的角度χ的倍数点,χ等于4π/(3+√5),即所谓的黄金角。

201606 MRF Covet story F5
图5:费尔马螺旋线。(来源:AMPLEON)

向日葵阵列具有几乎均匀的功率密度,如果所有单元都被激励到相同电平,它可以简化冷却机制,并高效地使用总孔径。这种安排不会产生不想要的波瓣,它的波束角度也可以像密集阵列那样得到控制。这使得向日葵阵列成为稀疏阵列一个很好的候选品种,这是被动冷却5G毫米波天线面板所需要的阵列。
稀疏阵列的3dB波束宽度反比于孔径尺寸A,这意味着使用它们进行冷却更容易,也意味着接受更窄波束的设计折衷。使用针对范围为150米的接入点的合理假设,简单计算就可以表明,最大可实现的波束宽度可能是5到8度------很有效的一种笔形波束。

本文小结

在5G系统得到现场部署之前还面临许多研究挑战。对物理硬件来说最重要的挑战是降低功耗,并为阵列面板开发低成本的装配技术。

参考文献
[1]Maria Carolina Vigano, 适合多波束卫星应用的向日葵阵列天线, PhD Thesis TU Delft,2011, ISBN 987-94-6113-030-3

本文为EET电子工程专辑 原创文章,禁止转载。请尊重知识产权,违者本司保留追究责任的权利。
  • “一碰交互,共触未来”ITMA峰会盛大 目前,智能终端NFC功能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面对新场景新需求,ITMA多家成员单位一起联合推动iTAP(智能无感接近式协议)标准化项目,预计25年上半年发布1.0标准,通过功能测试、兼容性测试,确保新技术产业应用。
  • 中科院微电子所在忆阻神经-模糊硬 中科院微电子所集成电路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刘明院士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记忆交叉阵列的符号知识表示解决方案,首次实验演示并验证了忆阻神经-模糊硬件系统在无监督、有监督和迁移学习任务中的应用……
  • 直角照明轻触开关为复杂电子应用提 C&K Switches EITS系列直角照明轻触开关提供表面贴装 PIP 端子和标准通孔配置,为电信、数据中心和专业音频/视频设备等广泛应用提供创新的多功能解决方案。
  • 投身国产浪潮向上而行,英韧科技再获 投身国产浪潮向上而行,英韧科技再获“中国芯”认可
广告
热门推荐
广告
广告
广告
EE直播间
在线研讨会
广告
广告
广告
向右滑动:上一篇 向左滑动:下一篇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