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移动电视热潮来临,工程师应冷静面对

2006-10-06 Yorbe Zhang, 张毓波 阅读:
9月初于深圳会展中心举行的2006移动电视(手机电视)高峰论坛吸引了来自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电视台、电信运营商、移动(手机)电视公司、国际芯片商和方案商、本土IC设计公司等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参与,整个论坛营造的氛围使我强烈感受到了业界对移动电视的热情。

9月初于深圳会展中心举行的2006移动电视(手机电视)高峰论坛吸引了来自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电视台、电信运营商、移动(手机)电视公司、国际芯片商和方案商、本土IC设计公司等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参与,整个论坛营造的氛围使我强烈感受到了业界对移动电视的热情。

本次高峰论坛召开的时间就在8月30日国家标准委颁布《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之后不到两天,该标准的颁布对移动电视所带来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无论是清华大学彭吉虎教授的演讲,还是凌讯、力合、英特尔以及ADI的高调支持,都彰显出DMB-TH对移动电视传输标准的必得之势。

而其他利益团体也丝毫不敢放松,韩国的T-DMB、美国高通的MediaFLO、欧洲的DVB-H、中国最新的T-MMB和STiMi都对移动电视标准的制定虎视眈眈。而支持流媒体传输的GGTV也首次高调亮相,展示了其较H.264提高30%压缩率的信源压缩技术,并宣称已经与移动和联通展开了广泛合作。但是无论是何种标准或方法的支持者,大家的论述中都有一个统一点,即:移动电视(这里特指手机电视)的春天已经到来。

之所以在这里特别指明“手机电视”,是因为中国手机用户这个庞大的群体无疑也将成为移动电视最大的潜在用户群。据中国移动公布的运营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6月底,中国移动用户总数已经达到2.74亿,2006年上半年新增用户数量超过2,577.5万。而同期中国联通总用户数也达到1.35亿户,第二季度新增用户353万。随着移动电视技术的成熟及标准的逐渐明朗化,相信这样的数字极大地刺激了各大利益团体。但是如果你因此正准备进行手机电视的研发和投入,则还需要仔细分析目前的市场情况,因为移动电视起步初期难免遭遇“叫好不叫座”的情形。

之所以提出这样的看法首先是由于在演讲中我并未看到倡导手机电视的众厂商对中国目前的移动用户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相信你也会问同样一个问题,手机电视的目标客户究竟是谁?我并没有从本次论坛上找到一个明确的答案。

其次,移动电视的标准到底是DMB-TH、DAB或其它并没有定论;第三,地面广播和流媒体之争还会持续一段时间。我个人认为纯流媒体形式会在移动电视发展初期占据上风;而随着市场的逐渐成熟,广播模式将成为最终主导,但其需要解决上行的一些技术问题。

第四,是成本问题。这里面涉及两个方面,第一是终端成本,第二是服务成本。从北京目前已经开通的DAB手机电视业务来看,虽然服务本身是免费的,但是如果用户想要享受这种服务,就需要购买一部价格大约在5,000元左右的手机;而移动和联通目前所推出的流媒体服务按照流量和内容收费,平均3元/MB,一般观看1小时电视节目的费用在30元左右。这样的价格相信并非大众用户所能广泛接受。

最后是耗电量问题。对我而言,手机电量是需要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尤其是出差在外的时候。业界在大炒移动电视概念的时候都似乎“忘记”了这个问题。目前,市场上的一些主流多媒体手机据称可以连续收看2至3小时的电视节目,这也是目前支持利用广播模式收看手机电视终端的普遍情况。

随着终端产品和服务价格的下降,大众对移动视频的接受度将逐渐增长,从而促使移动电视成为便携式设备的下一个利润增长点。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市场是一个逐渐增长的过程,任何一个新的服务决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获得用户的极大支持。所以这里我建议工程师,冷静面对移动电视引发的热潮,看好市场时机,积极做好技术储备。

作者:Yorbe Zhang

电子工程专辑总编

本文为EET电子工程专辑 原创文章,禁止转载。请尊重知识产权,违者本司保留追究责任的权利。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推荐
    广告
    近期热点
    广告
    广告
    可能感兴趣的话题
    广告
    广告
    向右滑动:上一篇 向左滑动:下一篇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