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TION_5:HP
“企业是猪,资本是翅膀。资本的翅膀可以让你飞起来,不用总在地上爬。而我们因为有了翅膀,可以主动的去做一些布局,自己可以飞,不用去找风口,风停的时候,不会掉下来,具有更强的生存能力。”这是前几天,昌旭与目前中国市场最红的MCU/memory厂商兆易创新(Giga Device)的创始人朱一明独家专访时,他说的一句让我体会深刻的话,这也是他回国创业十年来自己的亲身感受。他非常成功的将创新与资本进行了结合。
兆易创新排在即将上市的IPO队伍中的第40名左右,现在可以说也是资本市场紧盯着的红人,他们的MCU在一些分散的工业、汽车以及消费市场做得很不错,比如在目前新兴的“扭扭车”(比如像小米的9号平衡车这种产品)市场份额上升很快,现在与意法半导体并驾齐驱,主导着这个市场的MCU方案。
那么,做企业,特别是一个创新的中小型企业,是要寻找爆品呢?还是要分散化经营?“做爆品很容易吸引所有人的注意,成为舞台上聚焦的明星。但是,不是每一个企业都适合做爆品。”朱一明说道。那么,不做爆品,还能吸引资本市场吗?如何与资本合作?如何创业并保持持续的经营?下面,是我与朱一明先生在上海的一家老茶馆长谈几个小时的精彩摘录,纯干货,分享。
兆易创新朱一明:“企业是猪,资本是翅膀。资本的翅膀可以让你飞起来,不用总在地上爬”
昌旭:作为一个创业公司,做爆品能够更容易获得资本市场的关注,更好讲故事。IPO前夕,您认为兆易创新是不是也要做一款爆品呢?
朱一明:每个人都想做爆品,但是要称一称你能不能赢。第一要赌眼光。过去10几年来,真正对芯片来说是爆品的市场就那么几个,多数是炒作概念,失败的更多。
第二是要有执行力。你有眼光判断爆品后,第一桶金是不是你能赚到也很重要,因为后面的利润迅速下降。并且就算你赚到第一桶金后,后面怎么办?如何持续下去?都是问题。所以很多做爆品的公司就成为“一代拳王”,仅仅是“一代”。
我们没有打算做爆品,这个都有偶然的因素,我们没有持这种“爆富”的心态。
我们的做法是不要把鸡蛋放一个蓝子里;并且一个蓝子里不仅要都放鸡蛋,还要放点青菜与水果。欧美的公司都是这样一种方向,比如你看TI,没有哪一个产品让你感觉是爆品,但是人家做得非常大,一年100亿美金。
在爆品的地方与人家正面冲突,你要看你的对手是谁。
创业的公司,一旦你做过一个爆品,每颗芯片卖到10几美元后,心态就不一样了,总爱找这样的市场。但是遇到这样的市场的机会是很少的,现在对于处理器来说,就是一个core一美元,必须要放下心态。能遇到爆品的机会很小。
我们的思路不是爆品,而是赌细分市场,投入多个细分市场,里面必然有一个“开”的,比如今年的扭扭车,我们在美国市场都看到它很受欢迎。有爆品是属于偶然,不是必然。
昌旭:做很多细分市场,不是需要更大的投入吗?这样投入产出会不会比做爆品低?
朱一明: 事实上,对于MCU芯片方案来说是差不多的,产品投入不会很大,主要是在渠道上的建设。
其实做非爆品对客户的掌控力度更大,有些羊毛是看不见的。并且,做细分市场也不需要大兵团作战,很多应用看起来差别很大,其实不少技术是可以分享的。并且,对于兆易创新来说,我们之前的nor市场就是一个高度分散多元化的市场,我们现在进入MCU市场,可以说是在原来已有的细分市场上“做厚”。相比其它公司,我们在多元化方面的积累更深厚。
有很多市场一直存在,但是很难被阳光普照到。这些市场也是非常大的。
本文下一页:MCU单月300万颗,闪存单月1.7亿颗
{pagination}
MCU单月300万颗,闪存单月1.7亿颗
孙昌旭:短短几年时间,兆易创新在MCU市场已成为国内的领头羊。MCU市场强手如云,兆易是如何突破的?
朱一明:现在,我们MCU的出货一个月突破300万美金,也就是一个月超过300万颗。Momery出货量巨大,一个月做1.7亿颗。当然,memory单价较低。
我们进入MCU的前提是所有MCU公司的私有内核都在转向ARM的公共内核,这样欧美厂商也失去了多年积累的内核优势,包括他们花很大投入打造的生态链以及对大学教育的投入。这样,我们与他们几乎在同一起跑线上了。我们选择的切入点是做ARM的Cortex M3的核,不做Cortex M0,定位直接与欧美半导体竞争,比如意法半导体。我觉得Cortex M0的市场几乎会被Cortex M3所替代,我们现在Cortex M3内核的MCU都是以Cortex M0的价格出货,后者的空间几乎没有了。我认为对于Cortex M0来说,低功耗的Cortex M0 plus才有空间。
为什么我们会这样判断呢?因为按照ARM的思路,是计划用16位的Cortex M0去替换8位传统的MCU。但是,Cortex M0需要版权税,如何去替代8位传统MCU?所以空间不大。我们直接拿32位的Cortex M3内核来做MCU竞争力更强。并且,Cortex M0的门数与 M3的门数差别也不是很大,最后在一个SoC中,这两个内核占的面积都是非常非常小的,所以对成本的影响差别也不大。
我们明年准备推出基于Cortex M4内核的MCU,Cortex M7我们觉得还远了一点。低功耗方面,我们推Cortex M0 plus的MUC。我们认为ARM推的Cortex M3系列内核MCU是非常成功的,会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市场的主流。
昌旭:物联网市场很多,中国公司如何抓住自己的定位?
朱一明:我认为未来的物联网也会分为两类:一类是像高通、博通等公司比较擅长的、与连接芯片高度相关联的市场,他们玩起来比我们优势大得多,他们是正规军,大规模作战;另一类则是与细分应用相关的我们称之为“小山头的农村市场”,这会是一些IP化的东西,需要一个一个山头去攻破。在主流市场上,国际公司还是具有很大的优势;在分散市场中国公司有一些接地气的优势。
连接技术是物联网的一个重要技术,但是我认为它会是多种技术并存。5G是它的一个重要分支。不过,现在物联网最大的问题是OS还没有统一,通信协议还没统一,这个市场很难爆发,目前的机会还是在做一些特殊的市场。对于我们来说,难点在于每一种操作系统都会占用MCU不同的资源,所以,我们需要排队去赌某个阵营,这一点目前还看不清楚。
此外,物联网所用的传感器技术也还在不断的变化,我们要重点关注哪个技术、投资哪个技术,也还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所以,对我们来说,还是先把应用做好一点。应用是不会变的。以上这些可变的因素现在还看不清楚。我自己的判断是2020年物联网才会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而指数级成长的拐点在2018年。
本文下一页:紫光收购memory产业链对兆易没有影响
{pagination}
紫光收购memory产业链对兆易没有影响
孙昌旭:您说企业是猪,资本是翅膀。资本的翅膀可以让你飞起来,不用总在地上爬。创业以来,兆易如何与资本合作?IPO后,会不会受制于资本而影响您的决策?
朱一明:我们的定位是持续经营,沿着细分市场做大做强。所以,需要资本市场,还需要并购,这能让我们飞是更快。并购的原因是:当你的团队基因不在某个重要技术上时,而你又一定需要这个技术,这时最好的方式就并购。
所以,我们自己也在做产业链投资与生态链投资。目前我们有成立一个兆易资本(Giga Device Capital),参股投资一些初创公司,为未来布局,比如投MRAM类的初创公司。这个投资公司每年做2-3个案子,主要是布局新技术与专利。做这个投资公司的原因是可以帮助我们快速了熟悉了解新兴的技术与市场。此外,我们还与华创、华登、武岳峰、启迪等资本都有合作,投资一些产业链公司。目前与半导体大基金还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关系。
我认为中国半导体未来五年是黄金时间,但是现在有些泡沫横生,有可能像山洪爆发,原来大家盖房子盖得好好的,也冲没了。“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好坏的时代。”我认为。
至于IPO后我们还能不能自己作决策,我认为影响不大,中国资本市场与美国资本市场还是不一样,上市公司不会那么受到投资人的控制。
昌旭:作为中国最大的memory芯片厂商,紫光收购memory产业链对兆易创新有什么影响?
朱一明:没有影响。因为我们做的都是特殊市场,没有定位在commodity市场。中国一定还是需要一些Special市场。我们现在以Nor为主,慢慢地也在向NAND推进。现在也面临一个关口:是继续在Nor市场,做到数一数二的位置?还是向一个更大的市场进军?我们的看法是:做每一个行业都要做到它的第一名,市场空间还是很大的。玩NAND市场很难玩到第一名,所以我们仍坚持以Nor市场为主。现在在西安研究NAND产品,美国也有团队在研究,但是也是以差异化的市场为主。
我们是武汉新芯的最大的客户。我们在新芯与中芯国际都有代工,今年前者略多一些。
本文下一页:几种新兴memory技术的趋势,三星pk英特尔
{pagination}
几种新兴memory技术的趋势,三星pk英特尔
昌旭:近几年,memory技术发展很快,您对各种新兴技术的趋势如何预测?
朱一明:先简单地分析一下。
我们对mMemory还是很看好的,所以我们自己也投了一个创新的mMemory的公司。mRAM过去的规划是替代DRAM,如果不能替代DRAM,未来就做做小众的市场,把SRAM替换掉也是有可能。
fMemory还是比较nich,不会有太大的市场。
英特尔在下一代的CPU上已为PMemory留下接口。参考英特尔的资料,其性能比Nand快一千倍,但是成本又比DRAM便宜很多。所以,我们认为,至少未来在服务器中,PMemory会替代DRAM成为一个主流的技术。
而我们的思路是反过来看,PMemory这一趋势形成后,我们可以去做那些特殊的应用,我们决不会与去英特尔拼。不过,从我个人的理解,目前PMemory的缺点主要是在85度以上的温度时会不稳定;另外,写周期相对短一些。
所以,Memory产业这几年发生了很多重大的变化。第一个就是英特尔这个用于PMemory的cross point技术,如果真的2016年投入商用,就是划时代的变化。
第二个就是3D Nand。这个对于存储领域绝对是一个划时代的进步。主流公司都在往这个方向走。我们兆易创新美国的团队也在研究这个方向。三星也是3D NAND的最大推动者,第一个量产的厂商。未来在其它新兴的memory技术上,三星仍可能会是量产的首个推动者,他们大规模经济化的能力实在很强。韩国在memory这个市场地位仍是不可动摇。
第三个就RRAM,但是这个我个人认为还有一些问题。
从我们角度来看,在memory上做前沿的投资,这个非常重要。要根据公司的实力有的放矢的干,不能为了梦想盲干(呵呵,小编就不评论了)。
本文下一页:收购日本公司首先要有机会陪喝酒
{pagination}
收购日本公司首先要有机会陪喝酒
昌旭:兆易创新如何打造一个国际性的品牌与市场?未来在海外的并购思路如何?
朱一明:我们的思路是中美双轮驱动,抓住了中国与美国,就抓住了全球市场。上海有工艺开发,西安在做Nand的一些研发。美国目前已有不错的业务,有两个office,将来可以通过并购来增厚。
我们目前在欧美日韩台的销售队伍都用的是当地人。美国有研发团体与销售团队,海外其它地方目前还是营销为主。海外市场有超过30人。
过去几年,海外的市场增长很快,已占我们销售额的20%。但是目前主要是memory,后面要大力推MCU,我们会在美国与欧洲(目前主要是英国)找design house,事实上,欧美design house也很多。
我们正在努力打进国际汽车电子供应商队伍。成为汽车电子供应商,就必须保证能供货十年以上,这个的前提是必须有一个工厂能保证给你供货十年。。。这个进入门槛就非常高了。但是,进入难的市场,被挤退出去也不是那么容易,并且获利的周期也会很长。汽车,未来会是一个爆炸性的市场,并且,中国做汽车电子的公司也不多。我们很看好这个市场。我们有些产品已做进日本汽车市场,获得ACK-100认证等,这些都为我们进入汽车市场打下基础。虽然早期是Flash进入,但是为后面MCU进入作了铺垫。
昌旭:有没有考虑收购日本的MCU厂商?
朱一明:日本的生态还是熟人市场,他们对熟悉的人才会信任。在日本市场,能喝酒表示关系已经熟悉了,而在韩国市场,喝了酒并不代表任何意义。
其实,最后并购公司最难的是在管理。能够收购一个牛逼的公司已经很难了,最后你会发现,管理这个牛逼的公司会更难。这就好比结婚与过日子,费了好大功夫追到一个姑娘,结果发现过日子才是更需要磨合的。
所以,并购失败的案子非常多。但是,纵观过去优秀的半导体公司,都是通过不断收购来成长壮大的。跨境并购会更难一些。不过,作为海归团队,我们这一点具有优势,因为我们了解美国文化,硅谷有很多朋友,他们的公司未来都有合作的机会。
本文下一页:“兆易十年”遇到的第一个贵人是谁?
{pagination}
“兆易十年”遇到的第一个贵人是谁?
昌旭:2015年是兆易创新创业十年,有哪些特别困难的时候?是如何渡过来的?
朱一明:我从美国做工程师,到回国创业,要转向市场销售,这个转变也是蛮大的。所幸,我们一开始选择了卖IP,这个相对来说是面向工程师的纯to B的市场,不需要太多市场营销技巧。我们的第一个客户是福州瑞芯微电子,他们的CEO励民是我们的第一个贵人。他们现在也是中国芯片的翘楚。
后来我们觉得卖IP的模式不适合我们,于是我们转向自己做芯片了。自己做芯片,产品定义也是很难的。最早做的SRAM产品,但是这个技术很快就没有市场了,好在锻炼了团队。
再后来,选择专注于Nor 闪存业务,是公司成立近三年后的事,也就是花了近三年的时间摸索,最后才定下这个大方向。最难的时候是,大家都看不到希望了,刚做出Nor的产品,2008年又遇见全球经融危机。
不过,好在幸运之神还是偏向我们的,那时正好有一个日本的公司找e2ROM产品的外包团队,于是我们与另外两个美国设计团队PK,由于我们可以设计出大的温度范围和高密度,最后战胜了对手,赢得了这一重要的设计外包定单,也渡过了经济危机。不仅如此,也让投资人看到了信心,于是第二年2009年又获得了新的投资。我们这一路走来,投资人助力十分重要。
接着,另一个机会又降临,Nor的最大厂商Spansion申请破产保护(不过,他们后来也渡过了难关)。由于他们的破产保护,一些大的客户找到我们,于是我们开始与国际上的一些大客户合作。比如Sandisk的SSD中也用到我们的Nor闪存。
昌旭:您认为一个创业团队有很多牛人的专家是成功的条件吗?
朱一明:从我这几年创业,以及我参与投资的创业团队来看,一个团结的团队比牛人组成的团队重要得多。我看到的很多大牛人组成的团队,最后失败的例子很多。我们在美国看到的,死掉的全是牛人团队。其实在大公司里,每人看一小块,重要的是协作精神。最怕的是团队的每一个人都很牛逼。
牛人团队能造就的最重要的就是高估值。
本文为《电子工程专辑》原创,版权所有,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