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TION_5:HP
过去5年内,汽车电子部门成为ADI成长最为迅速的战略市场之一,占公司整体营收的比例从10%上升至18%,其仰仗的领先技术包括安全气囊和碰撞检测、ESC/ESP、防翻滚、ADAS、车载信息娱乐、DSP主动降噪、动力总成、锂电池管理等。日前,ADI公司副总裁兼汽车电子事业部总经理Mark Gill就行业现状、发展策略、产品规划等话题,接受了本刊独家专访,
ADI公司副总裁兼汽车电子事业部总经理Mark Gill
很多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汽车市场并没有实现预期中的增长,ADI是否也感觉到了这一压力?您认为主要原因来自哪里?
从目前的业绩来看,除了7、8月的传统淡季略显疲软外,我们整体上还是实现了超过行业10%的平均增长幅度,这要得益于整车厂对ADI芯片和方案的大规模采用。中国和全球经济确实出现了一些不稳定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消费者购车的意愿。但我个人觉得这是暂时的,半年或是一年之后这种情况就会有所好转,汽车销量应该会出现反弹,我对此非常乐观。汽车主被动安全、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智能化信息娱乐系统三个方面将会是我们未来的投资重点。
与工业、通信、医疗、消费电子等行业一样,汽车产业只是ADI全球业务中的一部分,您认为和竞争对手相比,ADI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
您说的很对,上述这些领域都是ADI的重要支柱行业。对汽车业务来说,这样的布局,首先会使得我们能够将在其他产业积累的新技术、新产品,快速投入到汽车产业的产品开发和应用中。
然而更重要的是,汽车芯片开发周期很长,所以ADI更关注5-10年以后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一方面,通过与全球汽车零部件一级供应商加强合作,满足终端客户的需求;另一方面,我们会直接与整车企业沟通,不但了解他们在产品设计里的难点和痛处,还会一起畅谈他们对未来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思考、判断和需求,这对我们较早开发新技术,并及时转化为成熟的车规级产品非常重要。
在去年对您的采访中,我们了解了很多ADI在汽车电子方面的创新产品。最近ADI有没有推出一些新的解决方案?
首先要提到的是AD728x锂电池监控管理芯片,它既能满足刚才谈到的传统新能源车,混动或者纯电动车300 多伏的应用,也能够满足24伏、48伏的应用,非常有前景。
业内精度最高、速率最快的磁性角度传感器ADA4571是另一个亮点。这颗传感器经过汽车应用认证,集成了一个定制型混合信号调理IC以及采用各向异性磁阻(AMR)的检测元件,可在电机应用中实现直接、非接触式和无磨损的角度测量,包括电动辅助转向、48V系统启动机发电机,电机控制等汽车系统。相比竞品,ADA4571具有高分辨率的特点,其精度高四倍(最大值0.5度),速率快60%,功耗低40%。
更安全、更绿色、更智能,是ADI汽车电子事业部的发展愿景。作为当前汽车安全领域最火热的话题,您认为今后几年内哪些应用会成为ADAS市场的发展热点?
在汽车安全领域,ADI核心产品可分为用于被动安全的气囊和碰撞检测及防侧滑装置的陀螺仪传感器、低G/高G加速度传感器,以及预防前车碰撞、交通标识识别,盲点检测与行人物体检测的主动安全方案,包括前向视觉方案,24GHz/77GHz雷达系统和从RF器件、模拟前端,锁相环直至DSP的所有关键部件。
目前看起来可能有两个应用会成为下一步发展的热点。一个是盲点检测系统BSD,另外一个是24GHz/77GHz雷达ADAS技术。盲点监测BSD主要基于车辆侧面和后方的雷达传感器进行工作,是驾驶辅助系统中的一项关键功能,在低速状态时覆盖车身周围360°路况。一些车厂配备的主动安全循环检测体系中还包括自适应巡航控制、车道偏离警告、停车声纳等。
24GHz雷达技术未来几年在中国仍能发挥非常好的用处,因为它成本低、性能又能满足需求,这点已经被很多车厂所认可。ADI除了在24GHz雷达信号链上拥有完整解决方案和参考设计的同时,也在积极开发第三方资源来培育生态系统,特别是希望能够在算法软件方面做出改进和优化,以适应中国路况条件。
很多厂商目前都在积极开发汽车轻量化技术,ADI在这方面有哪些进展?汽车轻量化是否将成为未来发展趋势?
我们在2014年底发布了首款采用ADI汽车音频串行总线(A2B)新技术的器件AD2410,可通过单根非屏蔽双绞线电缆传输高清音频和控制数据,以及时钟信号和一定的电力。与现有的总线架构不同,A2B可以菊花链的形式将多个AD2410从机连接至一个主机,从而减轻75%系统重量,因此,特别适用于在车内多个音频信号节点之间传输高保真音频信号,可用于车厢内主动噪声消除、麦克风波束形成等应用。
ADI主动降噪技术是另一个很好的例子。要想最大程度减少发动机噪声、胎噪、路噪以及风噪带来的影响,与其花费大量精力在发动机调校、减少车厢共振、填充昂贵隔音材料,不如通过芯片技术做主动降噪,既节约成本,又不影响效果,也为厂家带来新的卖点。
“Go to China Market”是ADI一直奉行的重要市场战略,您也谈到了汽车电子部门未来会强化与本土第三方的合作,以实现参考设计本地化。有没有对此更深入的解读?
“Go to China market”意味着ADI会加大中国市场的开发、投资、合作力度。比如我们最近强化了与中国车厂,科研院校、本土软件开发设计公司之间在雷达技术、信号处理、软件算法开发等方面的合作,也与合作伙伴设立联合实验室,通过多样化的合作方式从事可量产的技术研发项目。此外,ADI在北京、上海设有研发中心,很多产品都是在听取了本土团队的建议后进行开发的。接下来,我们会投入更多的资源去强化本土第三方协作,这和公司的整体思路是高度一致的。
本文来自《电子工程专辑》2015年11月《汽车电子》特刊,拒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