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半导体工艺越来越先进,55/65nm,40nm甚至28nm工艺都已经逐渐广为采用,在以往SoC设计不曾遇到的问题逐渐浮现;传统的SoC设计方式往往不敷使用,面对新的挑战,往往需要新的架构、设计方法来面对。
绕线壅塞(Routing Congestion)即是SoC设计逐渐浮现的一个新问题,这问题大概在进入65nm、40nm之后成为后端Place and Route (P&R)工程师的梦靥。
随着工艺(Process)往前推进Logic面积能减小,对线宽(wire width)帮助有限(线宽若缩小,R值提高,RC Delay反而会增加)。此外,SoC功能却不断提升、复杂化,芯片中IP数量增加,线宽没减少,绕线越来越多。对于一些常用的IP附近(ex:DDR Controller),Routing Congestion成为严重问题。
为处理Routing Congestion,在P&R中往往需要:
·拉开IP的间隙来绕线,甚至需要拉长Wire绕线或增加Metal Layer数来绕线;如此,不但Die Size增加、光罩数增加,因为Wire增加/增长,功耗增加。更重要的是die cost的增加。
·还因为拉长Wire使得Timing更不易收敛(Closure),往往需要降低频率/Performance来妥协。这使得芯片产出效能远不如预期目标,在市场上竞争力减弱。
·对后段工程师最痛苦的是处理Routing Congestion的多次来回(iteration),繁复无聊的重复P&R。Routing Congestion处理不当,Floor planning可能全部重来,受影响的IP可能也得调整IP形状或Re-synthesis,甚至得调整pin、pad location,Power Budget受影响,这对整个Project的影响是Tape out时间大幅推迟,延后产品上市时间。
时序收敛(Timing Closure)是在先进工艺上另一个常见的问题。
会选择先进工艺,很多是从功耗或成本考量,因此工程师倾向于选择耗电低或面积小的Library,这暗示所选择的Library的频率表现会较慢。然而,配套的CPU、DDR却是越来越快,因此对Bus频率的要求却是越高。这形成了一个冲突。
·传统架构的Bus面对这样的冲突往往无能为力,频率上不去,无法达成时序收敛(Timing Closure)。最常见的解法是消极的降低频率以收敛时序。因此产品往往性能往往不如原先预期。
·为达成时序收敛,来回所进行多次的ECO,会大幅推迟Tape out时间。进一步影响产品上市的时间。
在传统SoC选择Bus,往往是采用IP供应商伴随IP/EDA采购所附上的Bus IP或者是自家自行发展的技术。然而,在进入先进工艺后的SoC设计,前述绕线壅塞(Routing Congestion)及时序收敛(Timing Closure)的问题,会越来越难解决。后端(back-end)的工具在这里的表现已经达到瓶颈,因此往往希望前端(Front-end)的工程师在芯片设计时,考虑后端可能面临的问题,选择适当的架构来减轻后端可能面临的问题。
在面临前述痛苦后,包含LGE、Qualcomm、Samsung、TI、Toshiba、Freescale…等许多国际大厂纷纷于近两年内,选择放弃原先Bus Architecture,导入Arteris领先的Network on Chip(NoC)技术来解决上述问题。全球前十大半导体厂商中已有六家选择使用Arteris NoC IP,应用于汽车、视频、网络、平板和手机处理器等多个市场。这种可缩放的架构,对于仅需数个IP的简单设计、或是超过100个IP的复杂设计,皆可适用。
Arteris NoC支持包括AMBA AHB、APB和AXI,以及OCP、NIF和PIF等在内的各种业界常见协议。Arteris的专利架构可突破传统bus和crossbar Interconnect作法的限制,设计者可针对每一个设计项目打造其最佳的设计。Arteris提供无限的灵活度,可打造出最小、最快速且最低功耗的Interconnect。透过Arteris的GUI工具可以轻而易举地进行设计与验证,只须数天或什至数小时的时间就可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