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郁葱葱的树木,烟雾缭绕的山丘,蜿蜒曲折的山路,这是杨拉(化名)平日里最常看到的风景,这里是长寿之乡巴马,这里恍若世外桃源,风景宜人。杨拉是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西山乡德州仪器(TI)希望小学四年级一班的学生,他的父母都在外打工,只有逢年过节才有机会和父母见一面。因为路远,杨拉平日里都住在学校。即使是放假,他也很少离开生活的村庄,去过最远的地方是父母打工的南宁。学校里的孩子大部分和杨拉一样,从出生到现在几乎没有离开过巴马,他们不知道山外有什么,也不知道山外的世界是什么样。
2018年11月15日对杨拉来说是特别的一天。这天,山路的那一头来了好多山外的叔叔阿姨,其中还有外国人。他们给杨拉所在的学校捐建了崭新的教学楼和全新的多媒体教室,也带来了自己和同学们从没上过的课程,把从未在书本上出现过的“芯片”一词带到了他的世界。
闻心语(化名)是杨拉隔壁班的同学,她特别喜欢今天的“芯动课”。她第一次知道原来手机和电脑都是由叔叔阿姨们手里拿着的那枚小小的芯片控制的。这个运用在众多电子设备的芯片,“是把沙子加热,把它溶解后,然后再用铁和塑料装成一个衣服帮它穿上”而成的。闻心语眉飞色舞地讲述着在课堂上的所见所得,和同学们兴奋地讨论着要用芯片发明一个什么样的机器人。
实际上,闻心语和杨拉今天上的课叫做“魔力芯动课堂”,是德州仪器(TI)发起和设计的公益助学课程。他们所在的学校是德州仪器在中国捐建的第六所希望小学。每到一处,TI的志愿者队伍都会将“芯片”、“电源”这些基本的科技知识带到偏远的地方,为当地的孩子们打开一扇科技之窗。在广西巴马,“魔力芯动课堂”的讲师由20余位TI各部门的经理和员工志愿者担任,TI全球教育技术总裁、教育事业及企业社会责任副总裁Peter Balyta博士、TI全球副总裁暨中国区总裁胡煜华女士都身在其中。
志愿者们通过卡通、短片、电子产品演示相结合的方式,形象地介绍芯片的制作过程和应用领域。四年级三班的陈睿(化名)在课上做了风动汽车,看着自己放进去电池后就能前行的小汽车,他的心里满是惊喜与好奇。在课堂上,陈睿观看了Peter带来的一支小短片,短片分享了在美国老师们是如何通过科技启发孩子们将数学应用于生活,Peter还带来了装有TI芯片的计算器机器人,帮助孩子们学以致用。陈睿暗暗梦想着用芯片设计一个做饭机器人,帮每天做饭的姐姐减轻一些负担。他憧憬着以后可以离开巴马,到北京去,成为一个科学家,探索各种奇妙的东西。TI志愿者们的到来,在许多像陈睿这样的孩子心间播下了科技的种子,帮助他们推开了一个全新世界的大门。
除了对芯片的探索,来自德国的Amir和其他TI志愿者还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妙趣横生的英语课。Amir和孩子们愉快的互动,通过有趣的农场小动物故事,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产生对英语的兴趣。在1个小时的课程里,孩子们不仅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科技的魅力和语言的趣味,更能通过与TI志愿者们的互动和游戏,看到更多世界的不同。六年级的罗秀婷(化名)特别喜欢来上课的两个“外国人叔叔”,她说长大后想离开巴马,想出国“去看看外面的世界”。TI志愿者们的出现为孩子的梦想了插上翅膀,让他们能以更加自信从容的姿态,融入这个快速发展的多元化时代。
德州仪器(TI)全球教育技术总裁、教育事业及企业社会责任副总裁Peter Balyta在落成仪式的开幕致辞中表示:“我们殷切期盼,在这座配备多媒体设备的新学校中,能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培养学生们对学习的终生热爱,并在数学、科学、阅读和写作领域不断探索。”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常务副秘书长杨晓禹先生在致辞中进一步表示:“德州仪器对中国教育的贡献不仅仅在于捐款多少钱,更重要的是把对科技产品带给世界的冲击力,赋予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让孩子们开阔眼界,在未来能够获得更多的发展。”
从来没有离开过广西的杨拉说,他以后想去北京,想去上海,还想去美国看看。TI带来的不只是全新的教学楼,也不只是短短一个小时的芯动课,更多的是科技浇筑的思维启发,是在孩子们眼前铺展开来的全新世界。在每双求知的眼睛里埋下唤作的梦想的种子,在未来的某一天,会生根发芽,开出梦想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