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相关苹果供应链厂商否认了关于“中国组装美国iPhone机型产线停工”的传闻,并明确表示:“中国产线并未停工,该消息纯属误传。” 这一回应迅速平息了市场的部分恐慌情绪。
该消息由天风证券分析师郭明錤在社交平台发布,内容指出中国境内负责组装美国iPhone机型的产线已于4月9日停止生产,且尚未有恢复生产的明确时间表。他认为,产线是否复工可视为美国是否暂时移除对中国“对等关税”的信号。
由于事件引起广泛发酵,该言论迅速引发全球资本市场震荡,部分投资者担忧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可能影响苹果供应链稳定性。

此次传闻的特殊性在于,苹果的生产线动态与中美贸易政策直接关联。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刚于4月11日公布关税豁免清单,智能手机、电脑等产品被移出125%的“对等关税”征收范围,涵盖iPhone、Mac等苹果主力产品,但AirPods、HomePod等配件仍被排除在豁免名单之外。
4月14日,郭明錤对此事回应,称其表述存在关键限定条件被外界忽视的情况。根据其最新回应,原意并非指“中国所有iPhone组装产线停线”,而是特指“负责组装美国市场iPhone机型的产线自4月9日起暂停生产”。这一限定范围在原始信息传播过程中被模糊化,导致市场对苹果供应链稳定性的误判。
郭明錤表示,“我没有说‘中国所有iPhone组装产线停线’。iPhone在中国有供应全球市场的组装产线,出口市场包括美国和非美国。
我说的是,位于中国且专门组装iPhone美国机型的产线停线,不是中国‘所有’iPhone组装产线停线,不是指出口到‘非美国’市场的iPhone组装产线停线,更不是指iPhone零部件产线停线。
每个国家的iPhone都有规格些许差异,所以组装产线会分开。
4月9日开始征收中国出口到美国的125%的关税,当时没人能预测这状况会维持多久。在那当下,难道生产iPhone美国机型的组装线还继续生产吗?有谁能承受125%的关税?如果不能出口,那生产活动还要继续吗?
如果有人去问‘专门用来组装iPhone美国机型的中国产线’是否有停线,得到的答案是4月9日后没有停线,请记得接着问上述问题。
所有受到关税影响的产业都是一样的行动,就算没有产业研究管道,看很多媒体报道近期出口状况,应该不难判断上述问题。
现在美国政府暂时降低来自中国的iPhone整机进口关税到20%,就算不考虑到接下来的半导体关税,在实务上,4月9日刚停线 (中国生产iPhone美国机型的组装产线),总得花一点点时间确认,是不是真的可以用20%税率通关,再决定要不要重启组装产线吧?
而且,20%关税其实很高,难道从145%降到20%后,20%的关税就突然变得没有压力,所以可以立刻重启组装产线并出货到美国也没关系了?Apple的硬件毛利率平均是30-40%,这20%的关税对Apple来说没有压力?
另外,如果又提到印度iPhone组装产线有来急单,那这急单哪里来?难道是征收关税后,市场需求就突然成长了?当然不是。实际上,就是中国生产iPhone美国机型的组装产线停线后,把订单转移到印度,造成所谓的急单效应,所以从零部件的角度,整体出货状况当然看起来没有异状。”
iPhone组装产线的生产状况不仅关系到苹果公司的产品供应和市场布局,也对整个智能手机产业链产生深远影响,尤其在当前复杂的市场环境下。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公布的豁免清单,无疑是这次事件中的另一个重要变量,包括苹果公司的iPhone、Mac、iPad、Apple Watch等设备在内的众多产品,将不再受到此前针对中国进口商品实施的125%所谓“对等关税”的影响。此前因关税威胁,苹果市值一度蒸发6400亿美元。
不过美国“豁免清单”政策调整需14-21天传导至企业生产端,后续关税变化也有可能会进一步发生变化。
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表示,特朗普政府对电子产品如智能手机、电脑等实施的关税豁免措施是“暂时性的”,这些产品将很快被纳入所谓的“半导体关税”范畴,并预计在一两个月内正式实施。
相关链接参考:政策反复!美商务部长声称电子产品关税豁免是“暂时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