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4月13日,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表示,特朗普政府对电子产品如智能手机、电脑等实施的关税豁免措施是“暂时性的”,这些产品将很快被纳入所谓的“半导体关税”范畴,并预计在一两个月内正式实施。
这一说法是对当地时间4月11日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豁免部分产品进口税率所作出的新的回应。美国CBP当时低调修改税则,豁免了包括智能手机、电脑、内存芯片及一些半导体制造设备在内的约20种产品的进口税率,不受早前宣布的所谓“对等关税”影响,且未指定国家。
政策实施存在不确定性
卢特尼克澄清,这些豁免并非永久性,而是为了推动关键电子产品的本土化生产,以确保国家安全。他强调,这些豁免只是缓刑,未来将征收专门针对半导体行业的关税,目的是促使相关产业回归美国。

他表示,“所有这些产品都将归入半导体这个类别,被征收一种特殊的重点关税,以确保这些产品实现回流。我们需要半导体,我们需要芯片,我们需要平板——我们需要这些东西在美国制造。”
这意味着美国对半导体征收关税是将这些电子产品的制造业带回美国的努力的一部分。
卢特尼克也补充道,“(特朗普总统的)做法是,将这些产品从‘对等关税’中豁免出来,但会将它们归入半导体关税,这大概会在一两个月后实施。”
他还称,“我们不能受制于外国,也不能依赖外国来提供我们需要的基本产品。所以这不是一种永久性的豁免。”
对于“临时豁免”,特朗普本人也否认了这些关税豁免相当于“例外”,而是辩称这些产品被转移到了不同的关税“类别”。他暗示,美国政府仍可能对半导体行业和更广泛的电子产品供应链征收单独的关税。
尽管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可能会进一步扩大范围,涉及更多商品类别,比如汽车、药品、钢铁等商品,但鉴于特朗普在其关税政策上一贯反复无常的态度,目前这些政策的实施仍存在不确定性。
或为对华贸易政策松动
不过,半导体行业对关税政策非常敏感。研究机构指出,对半导体征收关税将损害美国本土芯片制造商的利益,例如AMD、博通、英伟达等公司。此外,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也强烈反对这一政策,认为其不仅会增加美国消费者购买半导体产品的成本,还会削弱美国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目前,美国政府尚未明确豁免的持续时间,以及从中国进口的智能手机是否仍受20%关税影响。
有分析认为,美国此举旨在减轻这些科技巨头因高额关税带来的成本压力,避免其股价进一步下跌。自特朗普宣布对这些产品加征关税以来,苹果公司市值蒸发了6400亿美元,iPhone的价格可能飙升至3500美元。此次豁免有助于缓解科技企业的财务负担,并为其供应链调整争取时间。
同时,高额关税可能导致消费者终端产品价格上涨,从而引发选民不满和市场反弹。特别是智能手机和电脑等消费电子产品是日常必需品,加征关税会直接影响普通消费者的购买力。通过豁免这些产品的关税,美国政府试图避免因激进的关税政策而失去选民支持。
也有分析认为,这次关税调整被视为特朗普政府修正此前“对等关税”政策的一部分,标志着美国在对华贸易政策上的某种松动。此举不仅有助于缓解中美贸易摩擦,还可能为未来进一步调整关税政策奠定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