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4 月 9 日,意大利经济部长詹卡洛・焦尔杰蒂(Giancarlo Giorgetti)公开指责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管理层在公布 2024 年第四季度负面业绩的前一天抛售所持公司股票,涉嫌内幕交易。他同时表态,意大利政府正式反对现任 CEO 让 - 马克・谢里(Jean-Marc Chéry),称其领导下的公司业绩 “未能达到预期”。
作为法意合资的半导体巨头,意法半导体由两国政府通过控股公司共同持有 27.5% 的股份。焦尔杰蒂的指控迅速引发市场震动,当日公司股价盘前波动加剧。
4 月 10 日,意法半导体监事会发布声明,明确否认内幕交易指控。声明指出,相关股票出售行为是在公司静默期内由 “股票计划管理人通过自动程序完成”,与管理层个人决策无关。监事会同时重申对 CEO 谢里及管理团队的信任,称其 “正采取必要措施应对行业挑战”。

董事会人事博弈升级:意大利政府提名遭独立成员否决
此次争议的导火索可追溯至董事会人事任命冲突。此前,意大利政府提名该国经济部官员马塞洛・萨拉(Marcello Sala)进入意法半导体监事会,试图加强对公司的监管。萨拉作为意大利经济部长的核心助手,在处理国企事务中扮演关键角色。
然而,监事会三名独立成员以 “不符合董事会多元化标准” 为由,集体否决了这一提名,尽管法国政府方面对萨拉的任命表示支持。监事会主席尼古拉・杜富尔科(Nicolas Dufourcq)强调,独立成员的否决权 “是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尊重专业决策而非政治干预。
意大利政府对此反应强烈,随即宣布撤回对谢里的支持,并公开施压要求法方共同更换管理层。这一举措被视为两国在半导体产业控制权上的直接博弈 —— 意法半导体作为欧洲芯片产业的支柱企业,其战略决策长期受到两国政府的双重影响。
业绩承压下的降本改革与战略调整
面对汽车、工业芯片市场的持续低迷,2024年,意法半导体多次下调业绩预期,导致股价大幅下跌。2025年1月,公司推迟了2025年业绩目标的公布,但同步推出多项降本增效措施以缓解压力。
例如,2025-2027 年计划投资聚焦于 300 毫米硅片、200 毫米碳化硅等先进制造基础设施,并通过自动化与 AI 技术提升研发效率,押注汽车与工业芯片的长期需求复苏。同时,预计约 2800 名员工将通过自愿离职实现减员,并关闭部分低效产线,目标到 2027 年底节省 “数亿美元” 成本。
谢里在声明中表示,制造布局调整将强化公司在欧洲的战略资产,为未来集成设备制造商(IDM)模式奠定基础。尽管面临政府压力,他强调意大利和法国的业务 “仍是全球运营的核心”,试图平息外界对产能外迁的担忧。
市场反应与未来挑战
截至 4 月 10 日,意法半导体股价在两日波动中累计下跌近 7%,反映出投资者对政商关系紧张的担忧。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股东此前已就 2024 年业绩披露问题对公司提起集体诉讼,指控管理层 “误导性陈述” 导致股价暴跌,此次内幕交易争议进一步加剧了信任危机。
行业分析师指出,意法半导体的困境折射出欧洲芯片企业在全球竞争中的双重压力:既要应对地缘政治对供应链的干扰,又需在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等传统优势领域抵御亚洲厂商的冲击。意大利政府的 “逼宫” 行为,或将加速公司管理层更迭,而新的战略调整能否平衡两国利益与市场需求,仍需时间检验。
随着 5 月 28 日年度股东大会的临近,管理层变动与战略转向可能成为下一轮博弈的焦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