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调整的核心背景是华为车 BU 的实体化独立……

近日,华为官网及余承东个人社交平台认证信息更新显示,其 “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车 BU)董事长” 职务正式卸任,仅保留 “华为常务董事、终端 BG 董事长” 身份。

华为官网显示,余承东出生于196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硕士。1993年加入华为,历任3G产品总监、无线产品行销副总裁、无线产品线总裁、欧洲片区总裁、战略与Marketing总裁、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等。现任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

在微博、抖音等平台,余承东的身份认证信息也同步进行了调整,取消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的描述。

截至目前,华为方面对此暂未做出回应。

这一调整标志着华为汽车业务战略深化 —— 车 BU 核心资产注入合资公司深圳引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引望”),实现独立市场化运营,而余承东将聚焦终端业务与鸿蒙智行生态,推动华为汽车业务进入 “双轨制” 发展阶段。

车 BU 独立运营尘埃落定,引望成市场化新载体

此次调整的核心背景是华为车 BU 的实体化独立。2024 年 1 月,华为注册成立全资子公司引望,作为车 BU 独立运营的法人载体。2025 年 3 月 31 日,引望完成关键工商变更:华为持股比例从 100% 降至 80%,引入赛力斯汽车(10%)和阿维塔科技(10%)作为战略股东;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出任引望董事长,余承东与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担任副董事长,董事会成员涵盖多方车企高管,形成 “华为控股 + 车企参股” 的开放治理结构。

引望的定位是 “汽车产业共同参与的开放平台”,整合华为车 BU 的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核心技术,目标是打造 “需求 + 供给” 融合的共同体,而非单一技术输出方。华为承诺未来 8 年对引望保持不低于 5% 的持股,并明确 “不开展同类竞争业务”,以消除车企对 “华为造车” 的顾虑。

平安证券预测,引望成熟后年营收或达 1275 亿至 1650 亿元,有望成为智能汽车时代的 “新博世”。

从 “单兵突进” 到 “生态协同”,余承东角色再升级

余承东的卸任并非意味着他不再参与华为汽车相关业务,而是华为在汽车领域战略调整的关键一步:

  • 终端 BG 与鸿蒙智行的核心负责人:余承东将专注终端业务(如手机、消费电子)与鸿蒙智行生态,后者涵盖问界、智界、享界、尊界四大品牌,2024 年鸿蒙智行年销量达 44.5 万辆,其中问界 M9 上市首月订单超 2 万辆,成为 30 万元以上高端市场的标杆。
  • 引望副董事长推动技术共享与生态共建:作为引望管理层核心成员,余承东将参与智能汽车技术的市场化推广,促进华为与赛力斯、阿维塔等合作伙伴的深度协同。

这一调整延续了华为 “不造车,帮车企造好车” 的战略。此前,华为车 BU 通过零部件供应、HI 模式(全栈智能解决方案)、智选车模式(鸿蒙智行)三轨并行,其中前两者归属车 BU,智选车归属终端 BG。

引望的独立运营,意味着 HI 模式与零部件业务从华为体系剥离,形成 “引望技术开放平台 + 终端鸿蒙智行生态” 的双轨架构,前者面向全行业输出技术,后者聚焦 C 端用户体验。

盈利突破与风险化解,华为汽车进入 “质变期”

2024 年华为车 BU 实现销售收入 263.53 亿元,同比激增 474.4%,首次盈利,远超预期。引望的股权多元化改革不仅缓解了华为的研发投入压力(2019-2023 年车 BU 累计投入超 206 亿元),更通过车企入股绑定核心合作伙伴 —— 赛力斯与阿维塔分别作为智选车模式与 HI 模式的代表,其入股标志着 “技术共创、利益共享” 机制落地。

值得关注的是,余承东的 “网红式营销” 曾推动华为汽车快速破圈,但也带来争议。2025 年 3 月小米 SU7 事故后,其过往 “智驾安全性超人类 10 倍” 的言论被重新审视。卸任车 BU 董事长后,余承东将更聚焦生态架构与资源整合,减少个人 IP 对业务的直接影响,推动华为汽车从 “激进扩张” 转向 “稳健运营”。

引望的独立被视为华为汽车业务从 “成本中心” 转向 “利润中心” 的关键一步。随着奇瑞等更多车企计划入股,引望有望成为跨品牌的智能汽车技术共享平台,打破传统供应链的零和博弈模式。然而,如何平衡华为技术主导权与合作伙伴的自主性,避免重蹈 “安卓系统与谷歌” 的生态争议,将是引望面临的长期挑战。

结语

余承东在华为的职业生涯与华为的崛起高度绑定。自2019年华为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以来,余承东一直主导该业务的发展,并推动了鸿蒙智行生态的建立。

本次的卸任,是华为汽车业务 “去个人化”、走向成熟治理的标志。随着引望的独立运营与鸿蒙智行的深化布局,华为正从单一技术供应商向生态平台构建者蜕变。这场看似 “减负” 的调整,实则是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 “谋全局” 的关键落子。

对于余承东本人而言,此次调整是其职业生涯的又一次转型 —— 从终端业务的 “救星”、车 BU 的 “开拓者”,变为横跨终端与汽车生态的 “架构师”。 放下“大嘴”标签、转向幕后布局,或许是华为汽车业务迈向成熟的关键一步。

责编:Luffy
您可能感兴趣
此次合作被视为汽车与高科技企业融合的标杆案例,可能带动更多车企与机器人公司合作,例如在物流、售后等领域。分析师预测,未来3-5年,“具身智能+汽车”将催生千亿级市场,尤其在特种车辆(如消防、勘探)和高端乘用车领域。
此次部署也体现了人形机器人在工业领域的突破性应用。目前,Walker S1已在比亚迪、奥迪一汽等多家工厂进行实训,展现了其在协同搬运、分拣及检测等任务中的高效表现。
ADI汽车事业部全球副总裁Yasmine King日前在“2025年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时指出,汽车设计已演变成电气和软件设计领域的复杂挑战,而半导体创新能够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纽带。
陈红雷重点介绍了一款带有压摆率控制的智能栅极驱动器——ACFJ-3405,其能够帮助系统降低开关损耗进而优化系统效率及EMI表现。
市场需求的强劲驱动是晶圆厂扩张的核心动力。AI、高性能计算、汽车电子、物联网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对先进制程和成熟制程的需求持续增长。
Allegro认为,安森美的收购要约“不够充分”,即目前的收购价格不足以反映其价值,并表示除非必要,否则不会对此发表进一步评论。
Silicon Labs(芯科科技)和Arduino宣布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旨在通过Arduino Nano Matter开发板(基于芯科科技的MGM240系列多协议无线模块)的两阶段合作来简化Matter协议的设计和应用
随着数据中心耗电量急剧增加,行业更迫切地需要能够高效转换电力的功率半导体。
Keysight AI(KAI)系列端到端解决方案,旨在帮助客户通过使用真实世界的AI工作负载仿真,从而验证AI集群组件来扩展数据中心的AI处理能力。
Diodes首次推出先进的锑化铟(InSb)霍尔器件传感器系列,可检测旋转速度和测量电流,适用于笔记本电脑、手机、游戏手柄等消费产品应用,以及各种家电中的电机。
在通信的世界里,有一种神奇的“魔法”叫做SDN(Software Defined Network,软件定义网络)。它就像是一位高明的指挥家,让原本错综复杂的网络变得井然有序,高效运行。然而,对于许多人
点击左上角“锂电联盟会长”,即可关注!白宫发言人卡罗琳·莱维特在新闻发布会上证实,美国将于今晚午夜对中国征收 104% 的关税。她在讲台上表示:“如果中国伸出援手并达成协议,特朗普将会非常慷慨,但他会
点击上面↑“电动知家”关注,记得加☆“星标”!电动知家消息,4月10日,据央视财经报道,面对关税风暴,德国奥迪汽车公司决定:暂停向美国经销商交付新车。美国政府于2025年4月3日起对所有进口汽车及零部
新经济,新格局,新动能,数字化力量正在重构开关电源产业生态,驱动全链革新。 随着技术的迭代,未来开关电源的研发正朝着智能化、高频化和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作为行业领先的开关电源智造企业,创联
点击左上角“锂电联盟会长”,即可关注!本文作者以容量20Ah的LiFePO4/石墨软包装电池为实验对象,将25℃、45℃下循环老化电池的极片与新鲜电池对比,分析微观形貌和结构变化。将不同老化状态的电池
点击上方“C语言与CPP编程”,选择“关注/置顶/星标公众号”干货福利,第一时间送达!最近有小伙伴说没有收到当天的文章推送,这是因为微信更改了推送机制,导致没有星标公众号的小伙伴刷不到当天推送的文章,
在现代科技的浪潮中,光子学与电磁学作为关键的前沿领域,正经历着多学科交叉融合带来的深刻变革。从光子晶体到二维材料,从拓扑光子学到非厄米光学,这些新兴方向不仅拓展了光学的研究边界,也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
在全球数据中心加速向高效化、集约化转型的背景下,高频中大功率UPS(不间断电源)市场需求持续攀升,对能效、功率密度及可靠性的要求亦日益严苛。近日,英飞凌宣布与深圳科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化合作,通过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