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4 月 2 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 34% 的 "对等关税",使累计税率高达 54%。与此同时,美国还对所有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 越南的关税将高达46%,泰国关税为36%,印度尼西亚关税为32%,印度关税为26%,日本关税为24%,韩国关税为25%,欧盟国家关税将升至20%。
特朗普当天还宣称:“如果你希望你的关税税率为零,那么你就应该在美国生产你的产品。”随后他在社交媒体发文重申:“今天,是美国的‘解放日’。”

尽管特朗普顾问们坚称,关税将使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制造能力回归美国。但经济学家警告说,关税可能会减缓全球经济,增加经济衰退的风险,并使普通美国家庭的生活成本增加数千美元。
这一举措更是被 WTO 专家称为“史无前例的单边主义行径”。“对等”一词英文为reciprocal,既可译为“互惠”,也可译为“对等”。以往贸易机制安排中,中文译法多为“互惠”,体现贸易“伙伴”互利共赢的精神。但在美国特朗普政府“关税大棒”语境下,中文译法以“对等”更能客观体现和突出贸易“对手”之间的平等待遇。
4 月 4 日,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迅速亮剑,宣布自 4 月 10 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 34% 关税,并同步实施稀土出口管制、不可靠实体清单等 12 项反制措施,标志着中美科技贸易战进入新阶段。
科技领域反制组合拳解析
稀土管制精准打击
稀土是计算机芯片以及电动汽车电池的原材料,中国此次将钐、钆、铽、镝、镥、钪、钇等 7 类中重稀土纳入出口管制,直击美国半导体、新能源汽车和国防工业命脉。
数据显示,中国控制着约69%的稀土元素开采,以及约90%的精炼。而美国 80% 的稀土依赖进口,其中 58% 来自中国。中国对稀土的管制,可能会影响美国半导体制造、磁铁、光学器件和激光技术,此举迫使美国加速推进《稀土供应链法案》,但短期内难以突破中国在稀土分离技术上的垄断地位。
AI 基础设施遇阻
特朗普主推的“星际之门”AI 项目因关税政策面临资金链断裂风险。微软、亚马逊等科技巨头原计划投资 5000 亿美元扩建数据中心,现因服务器、芯片等设备成本飙升,不得不暂缓扩建计划。伯恩斯坦研究预测,美国数据中心建设成本将增加 15-20%,AI 研发进度可能滞后 18 个月。
科技产业承压
尽管此次关税暂未涉及芯片,但白宫已启动专项审查。中国海关同步对从美国和印度进口的医用 CT 球管展开反倾销调查,同时中国还对跨国化工巨头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发起反垄断调查。业内人士指出,这可能引发美国半导体行业的连锁反应,倒逼台积电、三星等代工厂重新评估在美投资计划。
此外,中方本次还将斯凯迪奥公司等11家美国实体,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禁止相关企业从事与中国有关的进出口活动,及在中国境内新增投资;将高点航空技术公司、环球世界物流公司、Source Intelligence公司、美国繁荣联盟、内华达山脉公司等16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
全球科技供应链重构加速
东南亚 "阳澄湖战术" 失效
特朗普政府同步对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加征 46% 高额关税,彻底堵死科技企业通过第三国转口的路径。苹果公司已紧急调整供应链,计划将部分 MacBook 生产线回迁美国,但预估成本将增加 12-15%。
欧盟成新博弈焦点
中国同步宣布扩大对欧盟技术合作,德国蔡司、荷兰 ASML 等企业获得优先市场准入。欧盟委员会表态将坚持 "战略自主",拒绝选边站队,但内部对美国《芯片与科学法案》的抵触情绪持续升温。
在英国,“捷豹路虎”(Jaguar Land Rover)宣布将“暂停”所有对美出货,以“应对新的贸易条款”。
数字货币暗战升级
中国央行数字货币(DC/EP)跨境支付系统加速落地,在中美贸易结算领域形成新的制衡力量。美国财政部不得不加快数字美元研发,但其区块链技术落后中国约 2 年时间。
中国外交部发文阐明立场
4月5日,中国外交部发布《中国政府反对美国滥施关税的立场》文章,全文如下:
近期,美国以各种借口宣布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贸易伙伴滥施关税,严重侵犯各国正当权益,严重违反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严重损害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严重冲击全球经济秩序稳定,中国政府对此强烈谴责,坚决反对。
美国有关做法违背基本经济规律和市场原则,罔顾多边贸易谈判达成的利益平衡结果,无视美国长期从国际贸易中大量获利的事实,将关税作为实施极限施压、谋取私利的武器,这是典型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经济霸凌行径。美国打着所谓追求“对等”“公平”的旗号搞零和博弈,本质上是追求“美国优先”“美国特殊”,是以关税手段颠覆现有国际经贸秩序,以美国利益凌驾于国际社会公利,以牺牲全世界各国的正当利益服务美国的霸权利益,必然遭到国际社会普遍反对。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中国人民崇尚以诚待人、以信为本。我们不惹事,也不怕事,施压和威胁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确方式。中国已经并将继续采取坚决措施,维护自身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应是互利共赢。美国应顺应两国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期待,从维护两国根本利益出发,停止以关税为武器对华经贸打压,停止损害中国人民的正当发展权利。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二大商品消费市场,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我们将继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实施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实现互利共赢。
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必经之路。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为推动全球贸易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开放合作是历史潮流,世界决不会也不应该退回到相互封闭、彼此分割的状态。互利共赢是人心所向,以邻为壑的经济霸凌终将反噬自身。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均衡的方向发展,是国际社会共同责任。
发展是世界各国的普遍权利,而不是少数国家的专利。国际上的事情应该由大家共同商量着办,世界前途命运应该由各国共同掌握。贸易战、关税战没有赢家,保护主义没有出路。各国应当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共同反对各种形式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相信世界上绝大多数相信公平与正义的国家,都会选择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作出符合自身利益的选择。世界要公道,不要霸道!
专家解读
特朗普政府以“追求公平贸易”为名,推出了所谓的“对等关税”政策。该政策旨在通过国家、商品和非关税壁垒三个层面的“对等”措施,解决美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不平衡问题。然而,这一政策被广泛批评为违背经济学基本原理和世贸组织规则,是一种典型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行为。
“以这样的速度和幅度发布我们的反制措施,意味着中方已经提前做好了充分准备,对美反制的工具和措施充足。同时,我们整个经贸领域的韧性也更强。”对外经贸大学崔凡教授指出:“中国反制措施展现出三大特点 —— 法律依据充分、产业指向精准、工具箱储备充足。”
数据显示,中国 2024 年对 “一带一路” 国家科技产品出口占比已达 52%,形成新的增长极。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测算,若关税战持续 12 个月,美国科技企业市值将蒸发 1.2 万亿美元,相当于 GDP 的 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