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4 月 7 日,一封落款为 "WS HR Team WH" 的内部邮件在社交平台广泛传播,邮件称“微软因地缘政治调整全球战略,将于2025年4月8日起停止中国区运营”,并同步终止项目团队工作。
经多方核实,该邮件实际来自微软在华合资企业上海微创软件股份有限公司(Wicresoft),“WS是Wicresoft的缩写,这个邮件不是微软的,具体不清楚,从邮件看是一间软件服务外包公司。”一位业内人士称。

这次涉及约 2000 名员工的外包项目团队被裁撤,补偿方案为 N+1。微软中国随即发表声明称 "停止在华运营" 系误传,强调微创软件为独立实体,其业务调整不代表微软中国策略变化。
二十年合作关系,多地办公区同步启动解约
微创软件成立于 2002 年,由微软与上海市政府联合创办,微软前中国总裁唐骏参与创立,定位为微软全球技术服务外包商。爱企查显示,浙大网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微软公司分别持有上海微创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约51%、49%的股份。
作为微软在华第一家合资公司,其业务长期聚焦微软产品售后服务、技术支持及外包开发,涉及 Windows、Office 等核心产品线,80%以上业务依赖微软。公司官网显示,微创在全球 36 个城市设有交付中心,员工总数超万人,服务了全球2500余客户。此次受影响的中国区团队主要承接微软客户服务及本地化开发业务。
据内部员工透露,上海、无锡、大连等地办公区同步启动裁员程序。上海微创某员工表示:"今日到岗即被告知微软相关业务暂停,项目组四五百人排队约谈。" 无锡办公区涉及三层楼面约1000名员工,直接签合同走人,补偿方案统一为 N+1。
微创在邮件中表示,将优先为员工提供越南、日本、匈牙利等地的海外岗位,并称此举是 "紧跟微软全球战略布局"。但多数基层员工表示,海外转移门槛高(如语言、签证限制),实际选择有限。
有媒体致电微创官方电话,未得到正面回应,仅表示“以公司通知为准”。
中美博弈,外包模式遭遇地缘挑战
此次事件正值中美科技摩擦升级期。微软中国近年已多次调整在华策略:2024 年 5 月收缩 Azure 云团队,数百名员工被要求迁至海外或离职;2024年7月,中国区线下渠道从460家缩减至51家;2025年4月,关闭张江人工智能实验室,结束与上海政府合作。
业内分析指出,美国第 14117 号行政令对数据跨境传输的限制,可能是微创软件调整的重要诱因。该行政令要求限制敏感数据向 "受关注国家" 传输,直接影响外包服务商的数据处理能力。
"微软 - 微创的合作模式本质是技术离岸外包,但地缘政治风险正在改变这种分工。" 科技行业分析师指出,微软通过外包降低成本的同时,也在分散地缘风险。此次调整反映出跨国企业在数据主权、合规运营等方面面临的新挑战。值得注意的是,微创软件在越南、匈牙利等地的交付中心仍在扩张,暗示其正将业务向第三国转移。
微软在华面临结构性调整
尽管微创与微软有部分业务合作,然而该公司与微软中国并无直接联系。微软强调 "中国区运营正常",但业内人士认为,此次外包团队裁撤可能是微软在华业务重构的前奏。
随着国产替代加速,微软在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等领域的市场份额正面临挑战。微软中国某高管表示:"我们仍在寻找合规前提下的业务机会,但地缘环境确实增加了运营复杂度。"
对于被裁的员工来说,部分人士表示将转投互联网或国产软件企业。微软未回应中国用户后续服务安排,但业内推测业务或转移至微创海外团队,响应效率可能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