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专家指出,NOA 系统在检测到障碍物后,通常需完成 “感知 - 决策 - 执行” 闭环。根据行业标准,L2 + 级系统应预留至少 3-5 秒的驾驶员接管时间。此次事故中……

2025 年 3 月 29 日晚,安徽铜陵德上高速发生一起小米 SU7 标准版碰撞事故,车辆与隔离带水泥桩碰撞后起火燃烧,导致车内三人遇难。4 月 1 日,小米公司通过官方渠道公布事故细节,披露车辆事发时处于 NOA (Navigate on Autopilot)智能辅助驾驶状态,并详细列出系统日志与时间线。

此次事件引发公众对智能驾驶系统可靠性、人机协同机制及新能源汽车安全性能的讨论。

雷军发文,承诺不会回避

4月1日晚间,小米CEO雷军回应此次事件。

雷军表示:29日晚上的这起事故,我的心情非常沉重。三位年轻女孩不幸离世,这样的消息,对她们的家人、朋友,乃至我们每一个人,都是难以承受的悲痛。我代表小米,表示最深切的哀悼,也向她们的家人致以诚挚的慰问。我们团队第一时间成立了专项小组,30日赶赴了现场,31日配合警方调取并提交了我们掌握的车辆数据。由于事故还在调查,我们一直没有接触到事故车,很多问题此刻还没有办法回答。

“等到此时,我觉得我不应该再等了,我必须站出来,代表小米承诺:无论发生什么,小米都不会回避,我们将持续配合警方调查,跟进事情处理的进展,并尽最大努力回应家属和社会关心的问题。谢谢大家的关注和批评,你们说的每一句话,我们都听见了,记下了,我们会用行动回答大家的问题。”雷军表示。

事故过程与系统响应分析

根据小米公布的技术细节,事故前车辆以 116km/h 时速开启 NOA 功能行驶。事发路段因施工修缮,车道被路障封闭并改道至逆向车道,系统于 22:44:24 检测到障碍物并发出风险提示,同时主动减速。驾驶员于 22:44:25 接管车辆,进行转向和制动操作(左打 22.06 度方向盘,制动踏板开度 31%),但最终以 97km/h 时速与隔离带水泥桩发生碰撞。从系统预警到碰撞仅间隔 4 秒,而驾驶员实际操作时间仅 1 秒。

技术专家指出,NOA 系统在检测到障碍物后,通常需完成 “感知 - 决策 - 执行” 闭环。根据行业标准,L2 + 级系统应预留至少 3-5 秒的驾驶员接管时间。此次事故中,系统减速至碰撞前的 97km/h,实际减速度约为 - 4.7m/s²,接近常规紧急制动(-8 至 - 10m/s²)的一半,可能存在减速策略保守或执行延迟问题。此外,障碍物识别算法在施工改道场景下的适应性存疑,未能提前预判逆向车道的路障。

小米将目前所知并提交给警方的信息,摘要公布如下:

3月29日 22:27:17 NOA激活,车速116km/h

3月29日 22:28:17 轻度分心报警

3月29日 22:36:48 NOA发出脱手预警提示“请手握方向盘”

3月29日 22:44:24 NOA发出风险提示“请注意前方有障碍”,发出减速请求,并开始减速

3月29日 22:44:25 NOA被接管,进入人驾状态,方向盘往左转角22.0625度,制动踏板开度31%

3月29日 22:44:26 方向盘往右转角1.0625度,制动踏板开度38%

3月29日 22:44:26-28之间 车辆与水泥护栏发生碰撞

3月29日 22:44:28 车端Ecall触发

3月29日 22:44:39 车端Ecall接通,确认事故发生,并报警、呼叫120急救服务

3月29日 22:45:06 与车主取得联系,确认非车主驾驶

3月29日 22:47:15 调配120成功

3月29日 约23时许 120抵达现场

电池安全与燃烧原因推测

从上面的信息可以看出,碰撞发生后,小米公司立即启动了紧急救援程序,与车主取得联系,并报警、呼叫120急救服务。车端Ecall系统触发并成功接通,确认事故发生。然而,据网友爆料,车辆撞击护栏后车门锁死,电池爆燃,导致车内人员无法及时脱困。

事故后车辆爆燃,引发了大众对电池安全的质疑。SU7 搭载的 CTP(Cell to Pack)电池技术通过结构优化提升能量密度,但碰撞后电池包变形可能导致热失控。根据现场图片,车辆前部严重损毁,推测碰撞冲击力可能破坏电池模组结构,电解液泄漏遇高温或短路引发燃烧。

网友发布的事故车辆图片

此外,车门锁死问题尚未明确,用户手册显示 SU7 配备应急机械解锁装置,但极端情况下能否有效启用仍需验证。

行业数据显示,新能源车碰撞后燃烧概率约为 0.0001%,但高速碰撞引发的结构性破坏可能显著增加风险。比亚迪、宁德时代等企业已通过 “不起火电池” 技术降低热失控概率,但小米 SU7 的电池安全设计需进一步接受检验。

网友发布的事故车辆图片

智能驾驶要负多少责任

此次事故凸显智能驾驶系统的局限性。NOA 功能虽能处理常规路况,但施工改道等非常规场景仍是行业痛点。特斯拉 Autopilot、小鹏 NGP 等系统均曾在类似场景下出现误判。

专家指出,当前 L2 + 级系统依赖高精度地图与实时传感器融合,但施工改道导致地图数据滞后,激光雷达在雨雾天气下性能衰减,均可能影响系统决策。

驾驶员状态监控也是关键。系统日志显示,事故前 17 分钟内多次发出分心报警与脱手预警,但驾驶员未及时响应。人机协同设计存在矛盾:系统既鼓励驾驶员保持注意力,又通过辅助操作降低驾驶强度,易导致 “自动化依赖”。欧盟最新法规要求 L3 级系统必须配备 DMS(驾驶员监测系统),但 L2 + 级无强制要求,企业在用户教育与技术约束间需找到平衡。

武汉理工大学智能交通系统研究中心特设研究员田凯长期关注驾驶“人因”与安全分析,他对记者表示,此次事故责任认定的关键在于调查车辆碰撞前5秒的详细过程,主要包括驾驶员的情况、车辆的控制和辅助驾驶系统以及外部环境三个方面。

“在车辆情况的调查上,首先是视觉感知系统是否准确识别了前方障碍物,识别后,预警是否及时和清晰,是否触发了AEB(自动紧急刹车系统)等。AEB介入条件比较多,夜间情况下,没有激光雷达,距离感知会受限。”田凯表示,“另外比较关键的是,事故车辆处于NOA智能辅助驾驶状态,这通常需要在驾驶员的监控下运行。在使用辅助驾驶功能前,车辆是否明确提醒了这一功能的适用范围和操作条件。”

田凯表示,此次事故发生在夜晚的高速施工路段,多种不确定性因素叠加导致极端驾驶场景,有可能超出了目前辅助驾驶功能可以覆盖的场景。“用户在开启辅助驾驶之后,还是需要去监控动态的驾驶任务。否则一旦发生事故,驾驶员短时间内难以顺畅接管系统。车企在宣传自动驾驶和辅助驾驶功能时,对用户应该有一个正确的引导。”

行业技术上的改进方向

场景化算法优化:针对施工改道、临时路障等场景,需增强多传感器融合感知能力,提升异常工况识别精度。

人机交互升级:强化 DMS 系统,通过红外摄像头与生物识别技术实时监测驾驶员状态,必要时强制接管。

电池安全冗余设计:优化碰撞能量吸收结构,采用热阻材料延缓热扩散,完善紧急断电与解锁机制。

数据透明化:建立第三方数据存证平台,确保事故数据真实性,避免车企自证清白的争议。

断电下的逃生机制:在新能源汽车的设计中,应更加注重极端情况下的应急逃生机制。

小米公司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成立专项小组,积极配合警方调查,并向家属提供支持与帮助。公司还强调将继续全力配合警方工作,确保事件处理公开透明。然而,事故的负面影响已对小米股价造成冲击,4月1日午后小米集团股价一度跌超5%。

目前,铜陵警方已成立专项调查组,事故责任认定需结合车辆数据、现场勘查及第三方鉴定结果。此次事件为智能驾驶技术发展敲响警钟,行业需在技术可靠性、法规完善与用户教育层面协同改进,方能实现 “安全第一” 的自动驾驶愿景。

责编:Luffy
您可能感兴趣
此次合作被视为汽车与高科技企业融合的标杆案例,可能带动更多车企与机器人公司合作,例如在物流、售后等领域。分析师预测,未来3-5年,“具身智能+汽车”将催生千亿级市场,尤其在特种车辆(如消防、勘探)和高端乘用车领域。
这一规范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在智能汽车基础地图数据传输安全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它不仅为相关企业提供了可操作的安全保护路径,还有效防止了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篡改、泄露或伪造,从而保障了智能驾驶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此次部署也体现了人形机器人在工业领域的突破性应用。目前,Walker S1已在比亚迪、奥迪一汽等多家工厂进行实训,展现了其在协同搬运、分拣及检测等任务中的高效表现。
ADI汽车事业部全球副总裁Yasmine King日前在“2025年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时指出,汽车设计已演变成电气和软件设计领域的复杂挑战,而半导体创新能够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纽带。
陈红雷重点介绍了一款带有压摆率控制的智能栅极驱动器——ACFJ-3405,其能够帮助系统降低开关损耗进而优化系统效率及EMI表现。
市场需求的强劲驱动是晶圆厂扩张的核心动力。AI、高性能计算、汽车电子、物联网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对先进制程和成熟制程的需求持续增长。
Silicon Labs(芯科科技)和Arduino宣布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旨在通过Arduino Nano Matter开发板(基于芯科科技的MGM240系列多协议无线模块)的两阶段合作来简化Matter协议的设计和应用
随着数据中心耗电量急剧增加,行业更迫切地需要能够高效转换电力的功率半导体。
Keysight AI(KAI)系列端到端解决方案,旨在帮助客户通过使用真实世界的AI工作负载仿真,从而验证AI集群组件来扩展数据中心的AI处理能力。
Diodes首次推出先进的锑化铟(InSb)霍尔器件传感器系列,可检测旋转速度和测量电流,适用于笔记本电脑、手机、游戏手柄等消费产品应用,以及各种家电中的电机。
在通信的世界里,有一种神奇的“魔法”叫做SDN(Software Defined Network,软件定义网络)。它就像是一位高明的指挥家,让原本错综复杂的网络变得井然有序,高效运行。然而,对于许多人
欢迎下周五来深入聊聊低空经济的投资机会、落地机会,产业链哪些环节已经成熟?哪些环节还有提升空间?欢迎深入交流,文末报名。低空经济作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近年快速发展,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达1.5万亿元
点击左上角“锂电联盟会长”,即可关注!白宫发言人卡罗琳·莱维特在新闻发布会上证实,美国将于今晚午夜对中国征收 104% 的关税。她在讲台上表示:“如果中国伸出援手并达成协议,特朗普将会非常慷慨,但他会
新经济,新格局,新动能,数字化力量正在重构开关电源产业生态,驱动全链革新。 随着技术的迭代,未来开关电源的研发正朝着智能化、高频化和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作为行业领先的开关电源智造企业,创联
视频推荐Q1,我们全新推出M3562核心板、ZIO系列插板式模组和GCOM88系列串口服务器等新品,分享了包括AWTK-WEB、嵌入式开发笔记和CAN总线等技术文章及精美的系列短视频。工业自动化Eth
大侠好,欢迎来到FPGA技术江湖,江湖偌大,相见即是缘分。大侠可以关注FPGA技术江湖,在“闯荡江湖”、"行侠仗义"栏里获取其他感兴趣的资源,或者一起煮酒言欢。本系列将带来FPGA的系统性学习,从最基
点击左上角“锂电联盟会长”,即可关注!2025年4月7日晚间,宁德时代(股票代码:300750)发布公告,宣布了一项重磅的股份回购计划。公司拟使用不低于40亿元且不超过80亿元的自有或自筹资金,通过集
在现代科技的浪潮中,光子学与电磁学作为关键的前沿领域,正经历着多学科交叉融合带来的深刻变革。从光子晶体到二维材料,从拓扑光子学到非厄米光学,这些新兴方向不仅拓展了光学的研究边界,也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