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机器人独角兽——达闼机器人被曝深陷停摆危机,出现了资金流动性问题、员工欠薪、裁员以及多地办公场所关闭等现象。
有媒体报道称,达闼机器人广州分公司自2024年初起便已关门多时,水电供应中断,大楼内空无一人,类似情况也发生在上海总部及北京、深圳等多地分支机构。此外,联合创始人已离职,公司内部管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达闼机器人还涉及数百名员工的长期欠薪问题,员工们已卷入长达一年的讨薪拉锯战。
过去几年,达闼机器人完成了多轮融资。然而,有人分析,尽管公司在2019年B轮融资后成为独角兽企业,并在2023年获得超过10亿元人民币的C轮融资,但其商业化进展缓慢,依赖政府和企业采购试点工程,未能形成可持续的规模化收益模式。此外,公司核心产品人形机器人的高成本和商业化落地难题进一步加剧了其财务压力。

达闼机器人自2024年起便陷入资金链断裂的危机。天眼查数据显示,公司涉及20余起司法案件,被执行总金额高达3530.9万元。
达闼机器人于2015年在上海成立,黄晓庆作为创始人,带领团队从通信领域跨界进入智能机器人行业。达闼的核心技术包括云端机器人架构、智能柔性关节、云端智能操作系统等。其云端大脑通过AI、数字孪生等技术实现自我学习和进化能力。公司推出了多款人形机器人和功能型机器人,如XR-4、Ginger 1.0等,广泛应用于公共服务、农业采摘、教育等领域。在2023年完成C轮后,达闼估值一度达到223亿元,甚至成为了当时国内估值最高的机器人独角兽企业。
对于公司陷入停摆的传言,达闼创始人、董事长黄晓庆在公司微信公众号发表文章回应称:“尽管短期内遭遇资金流动性挑战,我们仍坚持在机场服务、医疗辅助等领域完成交付。2025年待签约及新融资额达2亿—3亿元。”
目前,达闼机器人已经推出全球蓝牙58关节人形机器人Ginger2.0,已获斩数千订单;国内首创的68关节双足人形机器人研发进展顺利,预计2025年底进入试运行阶段。与此同时,公司自主研发的“海睿云计算”已完成DeepSeek深度融合,实现机器人全场景自动化升级。
尽管达闼机器人面临一些短期挑战,但其在云端机器人领域的领先地位和持续的技术积累,使其有望在未来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