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软件定义汽车(SDV)和电动汽车技术正在重塑汽车行业格局,推动汽车向高度个性化、安全化与高效化方向发展。据麦肯锡预测,到2030年汽车中软件价值占比将达到30%,届时全球汽车软件市场规模将高达840亿美元。“硬件预埋,软件升级”成为当下车企的主流策略,未来两年将成为L3及更高级别自动驾驶发展的关键节点。
ADI汽车事业部全球副总裁Yasmine King日前在“2025年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时指出,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已经发生重大转变——不再将汽车仅仅视作单纯的交通工具,而是更加追求车辆与基础设施之间的无缝连接,以及从汽车场景到家庭场景的顺畅过渡,并希望每次驾乘都有更多的亲切感、信任感和幸福感。

ADI汽车事业部全球副总裁Yasmine King
然而,在技术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诸多挑战:如何在推动更先进应用的同时优化汽车整体拥有成本?怎样在加速创新部署的情况下为消费者创造独特体验?汽车制造商(OEM)在转向标准化解决方案以加速开发并实现架构弹性的同时,如何保持自身品牌的差异化?以及如何构建更安全、更可持续且具有高终身价值包容性的汽车架构?
“汽车设计已演变成电气和软件设计领域的复杂挑战,而半导体创新能够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纽带。”Yasmine King还同时呼吁汽车产业必须重新思考价值创造和交付模式,以及构建迈向成功所需的合作伙伴关系。
汽车网链:驱动软件定义汽车的关键力量
软件定义汽车趋势下,传统汽车行业所拥有的域架构正向更为灵活和适应性更强的区域架构转变。这种转变不仅有利于在线升级,还能实现车辆各域传感器数据的全面融合。但Yasmine King强调说,要实现数据的顺畅流通和各子系统的无缝控制,更先进的汽车网链技术还需要具备以下三种核心能力:
- 流畅配置更新:简单而言,就是汽车软件的更新应该像智能手机一样便捷,汽车需具备实时适应和配置能力,以满足不断变化的使用需求和环境。汽车网链应如同人体神经系统,将各个子系统连接起来,实现无缝交互操作。
- 高效数据聚合:为实现真正的架构弹性,汽车还必须能够依据收集到的数据迅速做出明智决策。这就要求汽车网链具备强大的聚合能力,能够收集来自汽车内外部环境传感器的各类数据,并进行快速处理和分析,以应对瞬息万变的条件。
- 协同运作保障:协同在汽车系统中扮演着指挥者的角色,它将各个部分紧密结合。通过无缝协调各个硬件平台,确保车辆在各种工况下都能高效、安全运行,同时支持系统扩展,促进生态系统整合,凝聚第三方开发者和合作伙伴的力量,共同提升汽车的价值与功能,保障所有硬件和软件协同工作。
技术赋能:多场景应用助力汽车智能升级
作为半导体技术领域的重要参与者和技术供应商,ADI致力于提供系统级解决方案,助力构建支持边缘智能、可靠连接、高效电源管理、软件中心化以及在线升级(OTA)功能的电子电气(E/E)架构,提升消费者体验,推动出行变革。
软件定义汽车架构
以智能边缘平台为核心,能够无缝集成数据处理、安全特性、软件更新、连接和自主系统,有效提升汽车的安全性、效率和便利性。以汽车自适应前照灯应用为例,其工作依赖于前向摄像头采集的数据,以及对车辆转向和速度等信息的获取,进而实现光束的精准控制。
实现这些功能的技术之一便是ADI以太网到边缘总线E2B技术。该技术基于10BASE-T1S以太网标准,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单线缆替代复杂线束,减少30%的布线及ECU数量,实现软件功能的集中化部署。此外,该技术还支持时间敏感网络(TSN)时间同步技术,支持从车身控制(照明、车窗)到安全关键场景(线控转向、悬架控制)的全栈应用,同时兼容现有以太网生态。
在ADAS系统中,ADI的千兆多媒体串行链路(GMSL)技术同样至关重要。作为一种高速视频连接解决方案,GMSL通过单根屏蔽同轴线实现6Gbps数据传输,同步输送视频流、控制信号与设备供电(PoC)。现场演示中,GMSL将多路鱼眼摄像头和立体摄像头数据流高效聚合至MIPI端口,满足机器人360°环视、立体避障等高带宽需求。除了降低布线复杂度外,GMSL还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实时链路的稳健性,同时满足严格的安全和电磁干扰(EMI)要求。
电池管理系统(BMS)
作为电池组背后的“大脑”,ADI的电池管理系统(BMS)能够精确测量每个电芯的充电状态、健康状态以及随时间变化的性能特性,为主机厂提供关键的数据洞察。这对于提升车辆性能、优化充电体验以及延长电池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优化电池使用和实现梯次利用,还能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ADI提供有线和无线两种电池管理系统解决方案。在分析电动汽车的整车成本与效率时,会涉及到制造流程,无线电池管理系统(wBMS)能够助力主机厂实现机器人装配制造,提升电池包装配及产线效率,同时还能为汽车本身带来减少线缆、减轻重量及节点故障率、提高灵活性、轻松扩展电池包设计等优势,将能更好地优化整车拥有成本。
目前,ADI无线BMS方案已通过CAL-4认证,具备顶级的网络安全性能,能够减少线束使用,减轻汽车重量,简化电池包设计。此外,ADI先进的异常检测能力有助于实现工厂自动化,支持高效、可靠的电池生产。
集成电源管理解决方案
随着汽车系统的日益复杂,具有更小外形尺寸、增强散热封装和智能集成的先进电源解决方案变得尤为重要,设计人员需要在平台概念早期阶段就将电源管理功能纳入系统设计。
ADI的集成电源管理解决方案以eFuse技术为基础,具有自动校准和诊断功能,可扩展至其他分布式电源系统组件,尤其适用于尚处于起步阶段的48V应用领域,能够有效平衡系统复杂性和成本。ADI的自适应电源管理和动态负载平衡技术还能将智能化引入配电环节,减轻线束重量,降低系统成本。
紧密合作:加速汽车产业创新发展
从系统级思维出发进行汽车设计,是Yasmine King反复强调的理念。
“我们将汽车视为一个具有凝聚力的集成装置,而非简单的零部件集合,从而能够识别并简化整个系统中的复杂痛点。”因此,ADI希望在整个汽车生态系统中开展紧密合作,共同应对行业挑战,简化系统复杂性,增强行业弹性,塑造未来移动出行的新格局,为消费者提供卓越价值。
ADI中国区汽车业务市场总监陈晟援引相关机构的数据表示,中国汽车销量从1993年的110万辆猛增到2023年的3100万辆,成长速度令人印象深刻。而对半导体来说,过去,一辆传统燃油车中的半导体价值约为300-500美元,电动化汽车时代达到了1000美元,而智能化汽车将有望突破2000美元。
“对ADI来说,我们的核心策略就是要持续发挥自身在高速、高性能、高稳定性、高可靠性方面的优势,不断创新迭代相关技术,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尽最大可能从系统层面帮助他们优化设计,降低成本。”陈晟说,这其中有很大的施展空间,是ADI的优势所在,也是ADI为什么在中国市场会受到很多主机厂以及Tier 1用户欢迎的原因。
在谈及本地化布局策略时,陈晟认为有两点十分关键:一是快速反应能力,二是强化本地研发实力,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快地聆听客户呼声,进而提供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这样的思路其实是非常清晰的,毕竟随着系统复杂性的增加,行业对系统级解决方案的需求愈发强烈,半导体公司更加需要能够与客户建立更深入的互动,加速为他们带来的价值,进而加速促成了一种新的客户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