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IC Shanghai 2025期间举办的“2025国际绿色能源生态发展峰会”上,瑞能半导体碳化硅首席应用工程师李金晶发表了“SiC MOS的关键特性和驱动设计要点”主题演讲

随着全球对高效能和可持续能源解决方案的需求不断增长,SiC MOS技术凭借其在高效率、高温性能及快速开关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成为推动绿色能源转型的关键力量。然而,作为一种新兴的功率半导体技术,它在驱动设计方面也面临着诸多不同于传统硅基器件的挑战。

3月28日,在国际集成电路展览会暨研讨会(IIC Shanghai 2025)期间举办的“2025国际绿色能源生态发展峰会”上,瑞能半导体碳化硅首席应用工程师李金晶发表了“SiC MOS的关键特性和驱动设计要点”主题演讲,为我们详细解读了这些技术挑战及其应对策略。

瑞能半导体简介

据介绍,瑞能半导体(其前身为飞利浦半导体及后续的恩智浦半导体)于2019年成功推出系列车规级半导体产品。至2024年,该公司已形成五大核心产品线,涵盖IGBT、硅MOS、晶闸管、硅高压二极管以及碳化硅二极管与碳化硅MOS等产品。2025年,其在北京投资建设了新的晶圆厂。

SiC MOS关键特性

李金晶表示,硅IGBT主要应用于低频领域,其电压等级普遍在1200V以下;而硅MOS的工作频率范围较宽,可从100Hz延伸至100kHz以上,但其高压性能通常局限在800V以下,更适用于低压应用。

针对碳化硅产品,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具有更高的阻断电压能力,可适用于更宽的电压范围。目前瑞能半导体的碳化硅系列产品已覆盖650V、750V、1200V至2200V等多个电压等级。

其次,具备快速的开关性能,碳化硅MOS可支持10kHz甚至100kHz以上的高频应用。

第三,得益于材料特性,碳化硅器件具有优异的高温性能,现有碳化硅模块和单管产品的结温可达200℃。

此外,碳化硅器件的高频特性还能带来系统设计的优势,通过降低电感和电容的体积,有效提升整个系统的能量密度。

瑞能碳化硅技术成熟度

目前,瑞能已量产并推向市场的碳化硅产品基于平面栅结构,现已发展至第二代,同时第三代产品也正在逐步进入市场。从第一代到第三代均是基于平面栅的结构,主要优化了Cell Pitch和二极管正向导通VSD的特性。具体来说,产品的RDS(ON),SP已经从4.5 mΩ·cm2降低至3.1 mΩ·cm2,甚至2.2 mΩ·cm2

此外,瑞能正在同步研发下一代采用沟槽栅结构的产品。“不过,由于当前沟槽栅技术在某些方面仍需突破,特别是在可靠性的研究上还需进一步验证,因此尚未获得推广。现阶段,瑞能的产品主要还是采用平面栅技术。”李金晶表示。

瑞能SiC MOS技术特点

据介绍,瑞能碳化硅主要有四大特点:

首先,瑞能致力于追求更高的RDS(ON),SP能量密度,目前已经能够达到与国际主流供应商相当的水平。

其次,瑞能在栅氧的实用性上进行了优化,确保产品在+15V或+18V电压下均能稳定支持。这对于IGBT在充电桩和光伏领域的替换性和适用性提供了更大的便利性。

第三,瑞能产品的栅极电压范围广泛,适用于工规领域从-12V到+24V的应用需求;针对车规领域,栅极电压范围则为-10V到+24V,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最后,瑞能特别针对碳化硅RDS(ON)在高温条件下的特性进行了优化,以确保产品在常温和高温环境下RDS(ON)的变化比保持在一个较小范围内,从而保证了在高温条件下应用的优势。

李金晶从以上四个主要角度进一步介绍了该公司具体的技术细节:

第一,优化了沟道电阻和JFET等相关电阻,从而改善了RDS(ON)特性和温度特性。

第二,瑞能现采用银烧结技术,相较于传统的焊锡工艺,这种技术能够将结的厚度从50μm减少到大约15μm,确保了更高的导热性能。

第三,在栅氧层的优化上取得了进展,这不仅增强了抗干扰能力,还因为振荡效果更佳,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稳定性。

第四,特别针对RDS(ON)随温度变化的特性进行了优化。李金晶解释说,瑞能在25℃至175℃范围内的增长系数大约为1.5,相比之下,竞争对手的产品则通常在1.8到2之间。这意味着瑞能的产品在高温条件下的效率和实用性更为优越。此外,从125℃到175℃也表现出正温度系数,这保证了碳化硅MOS在并联应用领域中的性能表现。目前,瑞能的碳化硅产品已经在客户侧实现了三并联、四并联的应用。

SiC MOS驱动设计的关键参数

针对碳化硅的驱动设计,以下是一些与驱动相关的参数及考虑因素:

首先,在设计碳化硅驱动时,需要关注碳化硅VDS的最大DESAT电压。这是因为器件手册中通常会对这一参数设定限制。例如,对于1200V的碳化硅器件,其最大DESAT电压应不超过1200V;同理,650V和750V的器件也分别不应超过650V和750V。在实际应用中,必须确保关断尖峰或反向恢复尖峰不会超出这些阻断电压的限制。

其次,需要注意VGS,max。由于碳化硅器件的开关速度更快,这可能导致在桥式电路导通时出现dv/dt米勒干扰,进而产生正向或负向电压。考虑到碳化硅栅氧层的可靠性相对IGBT较差,因此需要保证实际使用的栅极电压不超过其规定的最大电压范围。

最后,要仔细检查VGS(th)阈值电压,尤其是在图腾柱等结构中,由于存在米勒电容,伴随dv/dt变化会产生米勒干扰。如果Vth或设计的buffer不够大,可能会导致上下桥臂发生误导通的问题。

SiC MOS的驱动设计要点

针对驱动设计,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考虑:

首先,在选择一款驱动时,必须考虑其电流能力。由于碳化硅器件的开关速度非常快,如果驱动电流不足,会导致内部MOS从理想的开关饱和状态进入恒流状态。这种情况下,即使外部电阻只有2.4Ω,与5.1Ω的损耗相比也没有太大差异。这是因为当驱动器无法提供足够的推电流和拉电流时,剩余的电压降就会被驱动器内部的DrMOS消耗掉,使其进入恒流区工作。因此,实际上使用2.4V与5.1V的外部电阻在性能表现上没有明显区别。

“例如,TI的驱动芯片时,即便是同一系列中不同型号(如2A、5A和1A、9A)之间,它们内部NMOS以及关断使用的MOS的阻抗也存在显著差异。通常情况下,为了实现轨到轨驱动,在正半周时会采用一个PMOS和一个NMOS并联的方式。而在米勒平台之前,我们主要关注的是NMOS的驱动特性。”李金晶举例说。

其次,则是驱动电压的选择。鉴于每家驱动器的设计及碳化硅MOS内部集成参数特性的差异,在选择驱动电压时需从应用角度进行考量。

瑞能推荐工程师在使用其产品时采用-4V至+18V的驱动电压范围。“为何选择-4V作为负压值?这是因为相较于部分友商产品(建议使用-8V或-10V),瑞能的工业类产品能够支持低至-12V的负压,从而在负压方面提供了很大的buffer。然而,由于瑞能的碳化硅设计工艺采用的是平面栅结构,其Vth相较于沟槽栅较低,平面栅的Vth通常介于2.0至2.6V之间,而沟槽栅则可达到3.5至4.5V之间。因此,沟槽栅Vth的buffer较大,而平面栅的buffer较小。基于此,我们建议用户选用-3V或-4V的负压,以利用更大的负压裕量,进而减小关断损耗。”李金晶说。

对于正压而言,瑞能的产品既支持+15V也支持+18V的驱动电压,但是推荐使用+18V作为驱动电压。“瑞能在产品选型时标定的RDS(on)参数是在+15V条件下测得的。若采用+18V驱动电压,则可以额外获得约10%导通损耗减少的收益。”李金晶表示,“然而,在此还需提及为何不建议将正向电压设置得更高。虽然更高的正压确实可以减小导通损耗且对关断损耗无影响,但其缺点亦不可忽视。具体而言,使用+18V而非+15V驱动电压时,由于碳化硅材料本身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其短路能力相对较弱。此外,驱动功率也会相应增大。”

类似地,负压的选择也是如此。若负压值设定过高,则可能超出VGS的负压范围,进而影响碳化硅器件的使用寿命。此外,较大的负压还会导致VSD反向流过的问题。在图腾柱结构中,通常使用体二极管进行死区续流。当负压从-3V或-4V进一步增加时,VSD的压降也会增大,从而导致死区损耗增加。

第三,在进行导通电阻调整的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四点:

1) 关于导通电阻的选择,必须关注反向恢复尖峰。尽管碳化硅体二极管的反向特性通常较好,使得人们有时会忽略其反向恢复损耗,但实际上,碳化硅体二极管在小电流条件下也可能产生较大的反向恢复尖峰。尤其是在高温环境下,反向恢复尖峰可能超过VDS的1200V。因此,建议在系统电流处于最大值的10%-20%的状态下检查最大电压。此外,在最大系统电流条件下也应观察反向恢复尖峰的情况。

2) 在调整驱动电阻时,还需关注对桥的影响,特别是在图腾柱结构中。如果使用的是反激拓扑,由于其对桥是一个电感,该电感会限制电流的变化,因此问题不大。然而,在图腾柱结构中,上下桥均为开关管,此时需要特别注意导通对对桥的影响。因为导通时产生的dv/dt会对对桥的VGS造成正向过冲,这可能导致上下桥出现误导通或误短路的风险。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考虑对桥VGS的干扰问题。此外,还需要在系统最大电压和最大电流条件下,或者至少在20%的系统电流条件下,检查是否存在足够的buffer,并确保接近但不超过Vth阈值。特别是在高温环境下,这一点尤为重要。常温下,Vth可能处于典型值2.5左右,但在高温条件下,Vth会有所下降,这是平面栅和沟槽栅结构的普遍特性。

3)、4),另外两点涉及驱动电阻不能调得过快。尽管在系统未加载电压和电流时波形看起来很好,但当系统实际加载功率后,可能会引入一定的串扰,导致驱动波形出现明显抖动。

第四,类似地,关断电阻调整也需要注意以下四点:

1) 在关断之后会产生一个关断尖峰,需要考虑最大的系统电压和最大的系统电流。然而,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来看,最大的系统电流可能出现在过流保护(OCP)点。由于系统设计中的电流采样误差、器件误差、电流传感器误差以及采样电阻误差,最大电流点可能需要增加buffer。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检查关断尖峰是否超过阻断的最大电压。通常情况下,设计时都会留有一定的裕量。

2) 需考虑对对桥的影响。在关断过程中,对桥存在负电压。瑞能的产品一般保证-12V的耐压水平,因此使用-5V、-6V或-8V通常没有问题。但是,对于一些厂商提供的产品,其负压可能是-8V或-10V。如果负压超出规格,虽然短期内不会出现明显问题,但会影响长期可靠性,无法保证整个生命周期内的鲁棒性。

3) 需要结合整个系统的EMI特性来调整关断电阻,不能将其调得过于极限。否则当系统加载功率和电压后,波形或系统可能会出现问题。

4) 当遇到米勒干扰时,尤其是为了追求效率而将米勒电容调节到极限值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驱动芯片解决这个问题。

为什么会存在米勒效应

李金晶解释说,首先,当对桥导通时,本桥会产生一个反向的dv/dt。尽管本桥被拉至-8V、-4V或-3V,但由于碳化硅的开关速度非常快,导致dv/dt很大。这个大的dv/dt乘以米勒电容会产生一个米勒电流,该电流流过关断电阻时会产生压降。因此,即使关断驱动端为-3V或-4V,米勒端可能已经上升到+2V或+1V,使得裕量变得很小。在追求效率且无法通过其他方式解决碳化硅问题时,只能通过驱动芯片来实现米勒设计。许多驱动芯片包含米勒钳位功能,但主流驱动芯片的米勒钳位电压通常约为2V,在高温条件下对于碳化硅阈值电压来说存在一定风险。因此,需要检查驱动芯片是否提供更低的米勒钳位电压,如1.5V或1.8V。米勒钳位的主要作用是在检测到驱动栅极存在米勒干扰时,通过一个较低阻抗路径直接将电压拉低。由于米勒钳位的MOS管具有更强的通流能力,它可以迅速将电压拉回到电源轨(例如-3V或-4V),从而避免因驱动电阻带来的压降问题。

其次,在实际使用环境中,我们还需考虑短路情况,特别是像电机这种应用场景。由于功能安全的要求,必须确保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因此需要具备短路保护功能。对于车规级应用,如汽车电驱系统,同样需要这类短路保护。

短路保护——DESAT(去饱和)

短路可以分为一类、二类和三类不同的特性。

DESAT作为一种主流的短路保护设计方法,为了更好地对其进行说明,李金晶列举了一些友商的典型驱动设计。

现有情况下,例如TI的驱动设计或英飞凌的驱动设计,为了降低成本,通常不选择SPI接口——SPI接口的驱动芯片允许调整DESAT电流源(如从500μA到2mA)。然而,如果选择低成本的驱动芯片,其DESAT电流是固定的。鉴于碳化硅器件本身的短路能力较弱,并且DESAT电路还需为米勒电容充电,如果恒流源电流较小,则需选择较小的米勒电容以保证DESAT动作时间。在这种情况下,需考虑以下几点:

首先,当碳化硅MOS进入饱和区时,开关状态下的导通时间必须足够长,以避免在未完全导通之前发生误动作。其次,即使在静态条件下调整了BLANK电容(如22pF或30pF),一旦上高压后,高压噪声可能会导致DESAT误动作。例如,22pF的电容可能在高压下出现误动作。

为了应对因恒流源不可调而导致的DESAT误动作问题,可以通过外加一个电流源来解决。有两种常见的方式:第一种方式是通过OUTH增加电流源。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OUTH与驱动芯片的DESAT米勒电源保持一致,只有当OUTH开启时,电流源才会向米勒电容充电。然而,其缺点是由于碳化硅MOS在导通时会抽取米勒电容的电,可能导致OUTH瞬间压降。

第二种方式是通过VCC直接增加电流源。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VCC本身具有储能电容,提供较强的电流能力。然而,其缺点在于VCC上的BLANK电容在一上电时就可能充满,dv/dt能否将BLANK电容抽到0V或特定电压值,这需要实际测试验证,否则会导致BLANK的动作时间缩短。

其他短路保护方式

除了DESAT方式外,还有其他几种短路保护方式。例如,两级关断逐步降低输出电压,减少瞬态电流冲击;过流保护检测电流超过设定阈值时自动切断电源;TVS钳位通过TVS接地端主动钳位,在现有的一些汽车应用中非常实用。这些方法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进行选择和组合,以实现最佳的短路保护效果。

瑞能SiC MOS产品Roadmap——650-1200V SiC MOSFET产品系列

据介绍,瑞能从650V到1200V的SiC MOS产品系列均符合工业规格,涵盖了SOT429(TO247-3L)、SOT429(TO247-7L)、TO263(D2PAK-7L)、TSPAK(TSC)、TOLL和TOLT(TSC)等多种封装形式,能够与主流厂商如英飞凌或ST的产品进行对标。

1700-2000V SiC MOSFET产品系列

针对高压段部分,瑞能正处于研发阶段,尤其是针对高压光伏储能应用,提供了1700V和2200V的产品供选择。目前,该公司的2200V产品已经推出了40mΩ的版本,而1700V产品则包括30mΩ和40mΩ版本,尽管尚未量产,但预计今年内可以推出市场。

SiC MOSFET产品系列

在车规级产品方面,相较于国际友商,瑞能并未开发650V的车规级产品,而是直接推出了750V的产品。随着现代汽车电池电压的提升,例如吉利汽车的最大电压可达450至460V,额定电压约为400V,在这种情况下,使用650V的碳化硅MOSFET将导致安全裕量过小。因此,该公司主要推广750V的产品,它可以替代650V的产品,并且全系列产品均已覆盖。1200V和1700V的产品主要用于DC-DC转换器、车载充电器(OBC)中的反激电路或电驱系统的功能安全PSU。考虑到这些应用的工作电压范围较广(从100V至1000V),变压器匝数比通常为10:1或更高,这就要求MOS在关断时能够承受较高的反向抑制电压及尖峰电压,因此需要达到1700V才能满足这些应用场景的需求。

SiC功率模块产品系列

此外,除了单管产品外,瑞能还提供一系列模块产品。目前该公司有B1模块、B2模块、半桥模块、四包模块以及升压模块等。相比单管产品,模块的优势在于更高的生产线集成度和更佳的工业自动化应用效果,但成本相对较高。单管方案则对并联杂散电感和电流均衡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单管方案还是模块方案,瑞能现在都能够提供支持。

责编:Franklin
本文为EET电子工程专辑原创文章,禁止转载。请尊重知识产权,违者本司保留追究责任的权利。
您可能感兴趣
上海贝岭在功率半导体上也重点布局了器件技术支持能力的应用平台,具备较为完善的系统应用评估能力,应用平台从中低压到高压、小功率到大功率、工规到车规,可以覆盖功率器件主流应用场景。
在 2025 年 3 月 28 日由 Aspencore 主办的 IIC Shanghai 2025“国际绿色能源生态发展峰会”上,安森美半导体中国区服务器及 AI 电源业务开发经理高翔先生强调了电力技术创新在推动人工智能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消费市场之一,在SiC领域需求旺盛。 "AOS看准这一机遇,计划为中国市场提供1200V和1700V的SiC产品,这些产品专门为电驱部件和辅助模块等汽车零部件设计,与中国市场需求高度契合。"Sheridan博士表示。
面对当下气候变化引发的自然灾害、资源枯竭、人口增长与少子高龄化等社会突出问题,罗姆不但适时提出“Electronics for the Future”愿景,还在2020年制定了新的企业经营愿景,专注于功率电子和模拟技术,助力客户实现产品“节能”和“小型化”,以解决社会课题,并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
日本罗姆半导体公司更换了其首席执行官(CEO),这一决定是由于公司面临财务困难和经济挑战。罗姆半导体预计在2024财年将出现60亿日元的净亏损,这是自2012年以来公司首次遭遇全年亏损......
作为“满足可持续性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核心技术”,碳化硅产品的升级和创新对于提升系统能效、降低系统成本、提高系统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可再生能源发展和电网升级、电动汽车普及和扩展、以及工业/消费类应用的能效与智能提升三大领域。在这一低碳化转型过程中,英飞凌希望能够成为客户首选的零碳技术创新伙伴。
随着摩尔定律的效应逐渐趋缓,半导体产业正转向结构、材料与系统级创新,以“P-P-A-C”四大指标取代尺寸缩小为核心。泛铨科技以EELS技术深入分辨3D NAND结构,展现在化学键与元素价态分析中的独特优势……
Wolfspeed 作为碳化硅材料与器件领域的领先制造商,正式发布了第 4 代碳化硅 MOSFET 技术平台。该平台通过优化开关特性,针对性解决了高功率设计中普遍存在的效率瓶颈与热管理难题。
意法半导体与英诺赛科签署氮化镓技术开发与制造协议
双方签署氮化镓(GaN)技术联合开发协议,致力于为AI数据中心、可再生能源发电与存储、汽车等领域打造面向未来的功率电子技术。英诺赛科可借助意法半导体在欧洲的制造产能,意法半导体可借助英诺赛科在中国的制造产能
‍‍近日,艾比森发布2024年度业绩: 公司营业总收入为36.63亿元,同比下降8.58%; 归母净利润为1.17亿元,同比下降62.98%。插播:加入LED显示群,请联系凌语VX:hangjia18
与去年的情景一模一样,今年315后,又有无数网友冲到雷军的评论区下刷屏,希望小米能够入局卫生巾行业。有意思的是,去年雷军与小米一众高管还在拒绝跨界,今年企查查APP上就显示,小米已取得的“小米”商标中
对于点击上面↑“电动知家”关注,记得加☆“星标”!电动知家消息,3月1日,小米汽车官方宣布,2025年3月小米汽车交付量超29000台。小米官方表示:目前小米汽车产能提升顺利,我们有信心达成35000
3月31日,华为在官网发布了2024年年报。2024年全年,华为实现全球销售收入8621亿元,同比增长22.4%;其中“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全年营收263.53亿元,同比暴涨了474.4%!根据年报
近日,特斯拉CEO马斯克宣布,其将于5月底正式辞去美国政府效率部职务。 3月27日,马斯克对福克斯新闻记者表示,他相信自己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也就是在5月底卸任之前,完成削减1万亿美元政府开支的目标。
3月31日,黑芝麻智能发布2024年度业绩公告。           数据显示,2024年,黑芝麻智能的营业收入为4.74亿元,同比增长51.8%;年内利润为3.13亿元,同比扭亏为盈;经调整亏损13
对于点击上面↑“电动知家”关注,记得加☆“星标”!电动知家消息,4月1日,恒大汽车今日在港交所公告,间接全资附属公司恒大恒驰新能源汽车(上海)有限公司收到日期为 2025 年 3 月 26 日的决定书
前几日,“燕窝第一股”燕之屋交出了一份糟糕的财报。财报披露,2024年,燕之屋实现营收20.5亿元,同比增长4.37%,年内利润为1.6亿元,同比下滑24.18%。对比此前的业绩来看,这一年燕之屋营收
对于点击上面↑“电动知家”关注,记得加☆“星标”!电动知家消息,3月1日,小鹏汽车发布3月交付数据,2025年3月,小鹏汽车共交付智能电动汽车33,205辆,同比增长268%。小鹏汽车已连续第五个月交
3月31日,中国信通院发布的报告显示,2025 年 2 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 1966.2 万部,同比增长 37.9%,其中,5G 手机 1798.2 万部,同比增长 43.5%,在同期手机出货量中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