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三星电子会长李在镕抵达北京,出席了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此次访问是李在镕获无罪判决后首次海外行程,被视为其寻求拓展全球业务的重要战略举措。
在本次年会上,李在镕与包括小米CEO雷军、苹果CEO库克、高通CEO安蒙等全球企业领袖共同探讨合作方案。然而,李在镕和雷军的一张合影在产业圈引发热议。
热议的话题点在于,十年前雷军为一块屏幕“喝光五瓶红酒”的无奈,到李在镕主动造访小米工厂。十年之期,中韩产业链的“攻守易形”,彰显了中国产业链的崛起与小米的全球影响力。

“五瓶红酒”化解供应链危机
小米与三星的“十年恩怨”要从10年前说起。2015年至2016年间,小米因供应链管理问题陷入危机。
当时,旗舰机小米5因高通芯片延迟交付陷入产能危机。然而,一场更致命的打击接踵而至——三星突然宣布对小米断供AMOLED屏幕。
据《一往无前》等资料记载,小米供应链团队在一次与三星的谈判中态度强硬,甚至与三星高管发生激烈争执,导致三星宣布断供AMOLED屏幕。彼时,三星几乎垄断高端AMOLED市场,断供直接威胁小米手机的市场竞争力,尤其是旗舰机型小米5的产能。
为了保障小米5量产,雷军迅速采取紧急措施,展开“灭火”行动。他连夜飞往深圳,在饭局中喝光五瓶红酒向三星中国高管赔罪,并多次飞往韩国总部沟通,以求恢复供应OLED屏幕。
最终,在当时金立CEO卢伟冰、OPPO创始人陈明永等业内高层协助斡旋下,三星同意恢复供应,但产能需两年后才能释放。小米被迫转向国产LCD屏幕,并加速供应链多元化。
自此供应链危机之后,小米也开始推进供应链多元化,特别是引入京东方、华星光电等国产供应商,屏幕合作商从1家增至6家。在这一过程中,中国OLED产业崛起,为小米快速成长提供了很好的显示供应链支撑。
与此同时,小米在内的中国手机厂商也纷纷转向国产OLED产业链,进一步推动了中国OLED产业的发展。到2024年,中国厂商在全球智能手机OLED市场的份额突破50%,打破了韩国企业的垄断,使中国手机产业链形成良性的闭环。
而十年后,小米不仅摆脱供应链危机,而且迅速壮大。2024年,小米智能手机业务全球出货量达1.69亿台,同比增长15.7%,全年营收达1918亿元,同比增长21.8%。根据Canalys数据,2024年小米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为13.8%,连续18个季度稳居全球前三,并且是2024年全球前三厂商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品牌。
“三星到了生死存亡关头”
尽管三星仍然是全球科技产业界的巨无霸,但李在镕近期在三星内部发出“三星到了生死存亡关头”的提醒。
当前,三星面临芯片价格暴跌和手机市场份额萎缩的双重压力。根据2024年财报,三星电子2024年营收和盈利水平不及预期。其中,2024年,三星电子在全球DRAM(存储器)市场的占有率从上年的42.2%下降到41.5%;在全球电视市场的占有率从上年的30.1%下降至28.3%;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占有率也从19.7%降至18.3%。
跟三星电子的境况相反,除了智能手机不断创出佳绩之外,新能源汽车也正成为小米未来重要的产业版图。
自2024年首款车型SU7上市以来,小米汽车迅速在市场上崭露头角。首款车型SU7上市不到一年交付量突破20万台,创新能源汽车领域新纪录。
2025开年来,小米汽车市场仍然表现优秀,累计交付超4万辆。预计今年小米需要完成35万辆的年度交付目标,但其目前产能显然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据悉,小米北京亦庄工厂一期(年产能15万辆)已于2023年投产。而二期工厂的建设正在加速推进,部分地基已建成,车间车身封顶仪式已完成,预计2025年推出首款SUV车型。
基于曾经的OLED供应链危机的深刻教训,小米汽车在供应链方面进行了广泛布局,包括整车、智能化和零部件领域。其供应链合作伙伴包括比亚迪、宁德时代、欧菲光等知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与此同时,小米还通过战投部门和顺为投资等方式,在新能源整车、智能驾驶和芯片领域进行了广泛投资,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布局。
毫无疑问,未来小米汽车将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重要力量。而尽管三星与小米之间在手机、TV、白色家电等是竞争对手,但其需要小米消化其车载屏幕与存储芯片产能,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生态链的合作伙伴。
小米获得供应链核心议价权
当前,小米的产业版图正在通过全球化战略、高端化布局以及生态链扩展赢得巨头的支持。而三星的到访,可不是仅仅“老朋友叙旧”,除了智能手机屏幕之外,其还想深度参与到小米汽车供应链中来。
几年前,三星就在调整其汽车半导体开发战略,将重点放在人工智能芯片上,同时放缓传统汽车半导体项目的开发速度,甚至探索收购大陆集团的部分汽车电子业务,以进一步扩展其在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和车载显示等领域的市场份额。
2024年初起,三星的Samsung System LSI部门开始为大众汽车供应关键的Exynos Auto芯片,这款系统芯片在车载信息娱乐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2025年3月,三星发布了Exynos Auto UA100超宽带(UWB)芯片,支持厘米级测距,用于提升新一代汽车的智能互联功能。
当然,李在镕此次访华不仅参观小米工厂,还与比亚迪等车企会面,凸显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重视。但对小米和三星而言,小米汽车智能系统需大容量存储,三星DRAM/NAND芯片是核心选项;三星正与现代、特斯拉合作开发5nm自动驾驶芯片,未来或与小米技术整合。
毫无疑问,目前小米汽车已经成为全球零部件厂商争抢对象,其快速爬坡能力强化了议价权。而三星要想进入小米汽车供应链,还面临着来自高通的竞争。
目前,小米汽车的智能座舱搭载了高通骁龙8295芯片,该芯片是高通第四代座舱平台,为小米SU7车型提供了强大的算力支持。同时,高通与小米在自动驾驶领域展开了深入合作,共同探索智能驾驶解决方案。这种合作可能包括开发“去英伟达”的智能驾驶方案,以减少对英伟达供应链的依赖。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高通公司总裁安蒙也到访小米汽车工厂,由雷军、林斌等高层接待。
从这些巨头的到访,可以看到小米的“供应链朋友圈”在不断扩大,其在手机、汽车等领域供应链整合效率将不断提升。而巨头之间的会晤不仅是商业利益的交换,更是技术、市场、生态多重力量博弈的缩影。未来,随着小米汽车产能释放和三星、高通的深度介入,全球智能汽车格局或将迎来新一轮洗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