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GTC大会未能完全打消资本市场对短期增长瓶颈的疑虑。在黄仁勋演讲期间,英伟达股价持续走低,最终收跌3.43%。

跟往年一样,AI算力是英伟达2025 GTC大会的主要话题内容。

北京时间2025年3月19日凌晨1点,英伟达GTC大会正式开幕。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发表了主题演讲,重点介绍了AI芯片产品的进展与规划,以及探讨了AI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

作为大会的亮点之一,英伟达发布了Blackwell Ultra系列芯片,性能较前代提升50%,配备288GB HBM3E内存,预计于2025年下半年量产。这些芯片将显著提升AI训练和推理的效率。同时,英伟达公布了新一代AI芯片命名为Rubin,预计2026年下半年推出。

除了系列AI算力芯片之外,英伟达还推出了全球首款开源人形机器人功能模型GR00T N1,GR00T N1是全球首款开源的人形机器人功能模型,其开放性和灵活性将极大地推动机器人技术的发展。

在本次大会上,黄仁勋表示,我们正处于生成式AI阶段,即将迈向一个代理式AI时代,随后是物理AI时代。他强调,代理式AI将推动AI从被动生成内容转向主动执行任务,而物理AI则意味着机器人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包括自动驾驶、人形机器人等领域。

重磅公布新一代AI芯片Rubin

跟此前传言的不一样,今年的Blackwell架构AI芯片并非GB300,而是直接命名为Blakwell Ultra。这或许与这款芯片仅更换了新的HBM内存有关,从Blackwell Ultra这一命名也能体现出来,即Blackwell大内存版本。

这款大内存版本AI芯片由两颗台积电N4P(5nm)工艺,Blackwell 架构芯片+Grace CPU封装而来,并且搭配了更先进的12层堆叠的HBM3e内存,显存提升至为288GB(高于普通Blackwell的192GB),和上一代一样支持第五代NVLink,可实现1.8TB/s的片间互联带宽。

基于存储的升级,Blackwell GPU的FP4精度算力可以达到15PetaFLOPS,基于Attention Acceleration机制的推理速度,比Hopper架构芯片提升2.5倍。

这款芯片支持AI推理和训练,适用于物理AI(如机器人和自动驾驶汽车)、AI智能体等场景,预计将在2025年下半年出货。

尽管从性能表现来看,Blackwell Ultra有一点“挤牙膏“的意思,但其推出受到市场的高度期待,许多科技巨头和云服务提供商(如AWS、谷歌云和微软Azure)已计划在其平台上使用该芯片。

Blackwell Ultra还将被整合到英伟达的Spectrum-X以太网和Quantum-X800 InfiniBand平台中,提供高速吞吐量,以满足AI工厂和云数据中心的需求。

不过,更值得关注的下一代AI芯片是Vera Rubin。据介绍,Vera Rubin将于2026年下半年发布,它将配备HBM4E内存和一个名为Vera的定制设计CPU。与其前身Grace Blackwell相比,Vera Rubin的性能有了显著提升,尤其是在AI推理和训练任务方面。

当与Vera搭配使用时,Rubin(从技术上讲是两个GPU合二为一)可以在进行推理(即运行AI模型)时处理高达50千万亿次浮点运算,是英伟达当前Blackwell芯片20千万亿次浮点运算的两倍多。此外,Vera的速度大约是英伟达Grace Blackwell GPU中使用的CPU的两倍。

而且,Rubin之后,Rubin Ultra将于2027年下半年推出,它是一套由四个GPU组成的套件,可提供高达100 petaflops的性能。

此外,未来还有Feynman GPU。但黄仁勋在主题演讲中没有透露Feynman架构的细节。该架构以美国理论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 (Richard Feynman) 命名。英伟达计划在2028年某个时候将Feynman推向市场,取代Rubin Vera。

由Blackwell Ultra构建DGX SuperPod“超算工厂“

此外,英伟达还推出了名为Dynamo的新开源软件,被称为“AI工厂操作系统”,进一步巩固其在AI领域的技术优势。

开源机器人功能模型GR00T N1

当前,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正在快速增长,预计预计到2029年,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将增长至324亿美元。英伟达自然也很重视这一市场的增长前景。

黄仁勋在本次主题演讲中,正式发布了人形机器人功能模型GR00T N1,宣布“机器人的时代已经到来”。这是全球首款开源的人形机器人基础模型,标志着机器人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全球开发者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和平台,推动了人形机器人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GR00T N1的特点包括支持多模态输入(如自然语言、视频和现场演示),能够处理多种任务并适应不同的人形机器人形态。它结合了真实数据和合成数据(由英伟达的Omniverse平台生成),显著降低了数据采集的成本和时间。开发者可以通过Hugging Face和GitHub下载其训练数据和任务评估场景,进一步推动了开源社区的合作。

GR00T N1的开源特性为全球开发者社区提供了合作和竞争的机会,降低了开发成本,激发了创新。这一模型不仅在社交情感和物理环境方面取得了突破,还展示了未来人形机器人在家庭服务、工业自动化和医疗保健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

黄仁勋在演讲中也提到,“通用机器人时代已经到来”,并表示借助GR00T N1的核心技术和机器人学习框架,全球的机器人开发人员将进入AI时代的下一个前沿。

同时,英伟达还推出了Simulation Frameworks,这是一套加速机器人开发的工具框架,旨在通过高度仿真的虚拟环境提高研发效率。这些工具框架与GR00T N1的结合,进一步推动了机器人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此外,黄仁勋宣布与谷歌DeepMind和迪士尼合作开发名为Newton的开源物理引擎。Newton旨在帮助机器人更好地学习和处理复杂任务。

值得一提的是,英伟达在机器人领域正展现更大的野心,其将布局了模型、数据、算力三要素,俨然将成为一个具身智能版的垄断巨头。

物理AI时代到来

英伟达在2025年CES大会上正式宣布了“物理AI”时代的到来,这一概念标志着人工智能技术从单纯的感知和生成阶段,进入到能够进行推理、规划和行动的新阶段。物理AI的核心在于赋予AI系统理解物理世界的能力,使其能够与现实环境动态交互,并执行复杂的任务。

值得一提的是,英伟达推出的Cosmos平台是物理AI的重要里程碑。Cosmos是一个生成式世界基础模型平台,通过数百万小时的驾驶和机器人视频数据训练,能够生成虚拟世界的未来状态,并为自动驾驶和机器人应用提供支持。这一平台不仅降低了开发成本和时间,还通过生成高仿真的3D数据,加速了算法训练和系统优化。

在本次主题演讲中,黄仁勋提出,AI技术将经历三个阶段:当前的生成式AI(Generative AI)、即将到来的代理式AI(Agentic AI),以及未来的物理AI(Physical AI,即机器人主导的时代)。他强调,代理式AI将推动AI从被动生成内容转向主动执行任务,而物理AI则意味着机器人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包括自动驾驶、人形机器人等领域。

他认为,AI将进入代理式AI时代,随后是物理AI时代,即机器人时代,AI扩展定律显示计算需求在超快提速。

根据英伟达的预测,AI扩展定律显示计算需求呈指数级增长。黄仁勋介绍,2024年美国四大云服务商采购了130万块Hopper架构芯片,而2025年Blackwell芯片订单已增至360万块,预计到2028年数据中心资本支出规模将突破1万亿美元。黄仁勋称客户对Blackwell架构的需求“难以置信”,并宣布该架构已全面投产。

在本次大会上,黄仁勋还宣布,英伟达将扩大与通用汽车的合作。通用汽车将运用英伟达的技术帮助开发自动驾驶汽车,用英伟达的技术训练AI制造模型。同时,英伟达推出了专注于汽车安全的AI解决方案,名为英伟达Halos。另外,英伟达还将与思科和T-Mobile等公司合作,研究和开发用于下一代无线网络6G的AI原生网络。

整体来看,2025年英伟达GTC大会展示了公司在AI、量子计算、机器人技术和自动驾驶等领域的技术突破,不仅巩固了英伟达在AI算力领域的领导地位,也为未来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指明了方向。

然而,本次GTC大会未能完全打消资本市场对短期增长瓶颈的疑虑。在黄仁勋演讲期间,英伟达股价持续走低,最终收跌3.43%。

英伟达股价下跌的核心矛盾在于:技术突破的长期价值与资本对即时回报的诉求之间的错配。尽管黄仁勋强调数据中心需求强劲,但市场对AI芯片需求的可持续性存在疑虑。特别是开源小模型(如DeepSeek-R1)的兴起可能降低对高算力芯片的依赖,且部分客户转向自研芯片。

毫无疑问,资本市场将关注后续Blackwell芯片的交付进度、开源生态的应对策略,以及物理AI领域的商业化进展。这是一场技术亮剑与资本信心的博弈。

 

责编:Jimmy.zhang
您可能感兴趣
尽管英特尔Panther Lake处理器技术突破与市场策略兼顾了短期竞争(如对抗台积电N2)与长期生态布局(如AIPC),但需谨慎应对量产爬坡与外部供应链风险。
紫光展锐明确计划于2025年实现“盈亏平衡”并完成IPO。目前已完成股改、股东会设立及股权融资交割,进入上市辅导申报阶段。
阿里达摩院旗下的玄铁RISC-V品牌自2月28日在北京举办“玄铁RISC-V生态大会”以来,间接引发了国内IC界对RISC-V技术的关注度上升。
不仅如此,特朗普政府据报正在制定更严格的芯片限制措施,意图扩大拜登政府的政策,加强对中国的技术限制。
AMD日前在嵌入式世界大会(Embedded World 2025)上宣布推出第五代AMD EPYC™(霄龙)嵌入式处理器9005系列,再度扩展其x86嵌入式处理器产品组合。
DeepSeek前两个月爆火,市场似乎就对英伟达失去了信心。从最近的GTC来看,这样的信心丢失该如何去解读?未来AI芯片市场还有多大潜力?
Silicon Labs(芯科科技)和Arduino宣布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旨在通过Arduino Nano Matter开发板(基于芯科科技的MGM240系列多协议无线模块)的两阶段合作来简化Matter协议的设计和应用
随着数据中心耗电量急剧增加,行业更迫切地需要能够高效转换电力的功率半导体。
Keysight AI(KAI)系列端到端解决方案,旨在帮助客户通过使用真实世界的AI工作负载仿真,从而验证AI集群组件来扩展数据中心的AI处理能力。
Diodes首次推出先进的锑化铟(InSb)霍尔器件传感器系列,可检测旋转速度和测量电流,适用于笔记本电脑、手机、游戏手柄等消费产品应用,以及各种家电中的电机。
点击左上角“锂电联盟会长”,即可关注!1研究概述锂离子电池在循环过程中产生的体积膨胀会显著影响其电化学性能和机械稳定性,而外部压力边界条件作为调控电池退化行为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探究
点击上面↑“电动知家”关注,记得加☆“星标”!电动知家消息,4月9日,零跑汽车发布官方声明,近日,网传乌兹别克斯坦技术监管局发布警告信,称零跑C16未能通过其关于电磁兼容性的检测。针对此事,零跑汽车经
/记得星标我/比大部分人早一步看见未来刚刚,在中国移动2025云智算大会上,我获悉了一组数据,非常关键的一组数据——中国移动已建成全国最大通智一体化算网基础设施,覆盖"通、智、量、超"四算融合的算力网
雷神EM-i超级电混,与比亚迪DM-i、本田iMMD、荣威DMH、五菱灵犀混动,同属单档串并联混动构型。它有发动机、P1发电机、P3电机三个动力部件,分为纯电、增程/串联、直驱/并联三种工作模式。 雷
美光科技启动 “关税附加费” 征收计划,全球存储产业震荡2025 年 4 月 9 日凌晨,美国存储芯片巨头美光科技正式对美国客户征收 “关税附加费”。这源于特朗普政府 2 月推行的 “对等关税” 政策
“做芯片一定要瞄准国际最先进的产品,并且要避免只做‘一代拳王’。”芯擎科技创始人、董事兼CEO汪凯博士向《高工智能汽车》如此表示。芯擎科技创始人、董事兼CEO 汪凯博士早在2018年,芯擎科技就推出了
大侠好,欢迎来到FPGA技术江湖,江湖偌大,相见即是缘分。大侠可以关注FPGA技术江湖,在“闯荡江湖”、"行侠仗义"栏里获取其他感兴趣的资源,或者一起煮酒言欢。本系列将带来FPGA的系统性学习,从最基
点击左上角“锂电联盟会长”,即可关注!2025年4月7日晚间,宁德时代(股票代码:300750)发布公告,宣布了一项重磅的股份回购计划。公司拟使用不低于40亿元且不超过80亿元的自有或自筹资金,通过集
点击上面↑“电动知家”关注,记得加☆“星标”!电动知家消息,4月9日,最高人民检察院通报,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原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王志远涉嫌受贿一案,由安徽省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移送检察机关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