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AI Agent成为水、电、煤一样的底层基础设施,人类将进入一个“智能泛在化”的时代——决策更理性、资源更普惠、创新更民主化。

2025年,被称为AI Agent(人工智能代理或智能体)的商业化元年。

过去几年来,伴随LLM应用不断趋于成熟,全球互联网及AI企业积极投入AI Agent研发。而进入2025年,AI Agent逐渐进入产品化和市场化阶段。

2025年1月,OpenAI发布了首款AI Agent——Operator,该系统能够执行复杂操作,如编写代码、预订旅行、自动电商购物等。此外,OpenAI还推出了深度研究功能(Deep Research),可在5-30分钟内完成专业报告。

3月6日,中国团队Monica发布了全球第一款通用Agent产品——Manus,其性能超越OpenAI,可以解决各类复杂多变的任务。

当前,AI Agent正在突破传统人机交互的边界,从“被动执行工具”向“主动协作伙伴”演进。这一技术不仅将通过技术特性与场景化落地的结合,重塑人与机器的互动方式,而且重构产业的硬件设计、软件生态与用户交互范式,成为驱动下一代智能终端的核心创新引擎,推动社会生产力和组织形态的全面升级。

国内外大厂纷纷角逐AI Agent

尽管人工智能的概念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经出现,特别是阿兰·图灵提出的著名的“图灵测试”,为AI Agent的萌芽奠定了理论基础。但到2017年以后,大型语言模型(如BERT、GPT-2、GPT-3等)的出现,才为AI Agent多样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2023年3月,OpenAI发布GPT-4以及AutoGPT,其中只需提供AI的名称、描述以及五个目标,AutoGPT便能自主完成整个项目。这意味着AI Agent的雏形诞生,也标志着大模型技术从理论走向实际应用的重要一步。

2024年,AI Agent技术密集发布,国内外科技巨头如微软、谷歌、苹果、OpenAI等都在积极布局AI Agent市场。

其中,微软在Ignite 2024技术大会上宣布建立全球最大的企业级AI Agent生态系统,已有超过10万家公司利用Copilot Studio创建或编辑AI智能体。谷歌也推出了商用AI Agent市场“AI Agent Space”,并计划在未来几个月内增加数百个人工智能代理产品。此外,Salesforce通过Agentforce平台为企业提供全面的客户服务和销售解决方案,进一步推动了AI Agent的商业化落地。

国内企业方面,百度、阿里、腾讯、智谱等也在加速布局AI Agent市场。百度推出了“扣子Coze”平台;阿里云推出了“ModelScope-Agent”框架;智谱则推出了AutoGLM系列AI Agent。这些产品均展示了强大的跨APP、跨设备任务执行能力。此外,字节跳动的火山引擎也推出了HiAgent,进一步推动了AI Agent在ToB市场的应用。

2025年初以来,AI Agent正逐步向超级智能体进化,具备更强的学习和推理能力,能够处理更复杂的任务。其中,OpenAI的Operator不仅支持浏览器级操作,还允许用户通过API接口进行开发。而微软研究院发布的多模态AI模型——Magma,进一步增强了AI Agent在数字和物理世界中的应用能力,还与具身智能还能产生良好的协同效应。

图表1:交互方式的颠覆性升级从“人适应机器”到“机器适应人”

资料整理:电子工程专辑

而DeepSeek的崛起不仅推动了AI Agent技术的商业化进程,还引发了全球AI格局的变化。作为一款先进的AI模型,DeepSeek通过其高效的推理能力和创新架构,显著提升了AI Agent的性能。比如,基于DeepSeek构建的AI Agent能够处理复杂的任务,支持多模态和多任务学习,适应多种复杂场景。此外,DeepSeek的开源特性降低了开发门槛,使得开发者无需适配多个大模型,从而大幅减轻了工作量。

当前,AI Agent正从静态执行者向动态决策者转变,具备更强的理解能力和适应性,其技术突破、产品发布和市场投资均显示出其巨大的商业潜力和应用前景。根据Grand View Reasearch数据,全球AI智能体市场在2023年的规模已达到38.6亿美元,并预计从2024年到2030年将以CAGR45.1%快速增长,2030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503亿美元。

手机产业与Agentic LLM深度融合

LLM是AI Agent实现的前提和基础。随着大模型推理能力的提升,AI Agent的技术基础不断夯实,为其在C端的加速落地提供了良好的先决条件,特别是将深刻改变手机产业。

目前,苹果、华为、三星等科技巨头也在积极推动AI Agent在手机端的应用。比如,苹果带头推出Apple Intelligence;华为也相应推出了Harmoney Intelligence。

在华为近日举办的“移动AI产业峰会”上,智谱副总裁林超婷指出,Agentic LLM正在改变整个手机产业,借助AI能力重新定义下一代互联网入口。将来,Agentic AI助手,可以像人一样可以收集和总结信息,听说读写和思考,记住个人偏好等。

2024年11月,智谱AI发布了三款Agent产品,包括AutoGLM、GLM-PC和GLM-Web,分别面向手机、PC和网页端。这些产品通过语音交互实现信息查询、旅游出行、英语学习等功能,展示了AI在自然交互方面的进展。

目前,智谱已经与三星展开了基于Agentic LLM的相关合作,Agentic LLM让三星最新手机Galaxy S25系列能够同时处理文本、语音、图像和视频等多模态数据,并能够使用工具,具备自主行动能力。比如,三星Galaxy S25系列的“语聊视界”功能,Agent可自主处理多模态数据(文本、语音、视频)并完成智能通话,无需用户逐步操作。

值得关注的是,Agentic LLM与手机的融合也在推动硬件架构的重构。为支持Agent的并行任务处理能力,手机SoC需增强NPU(神经网络处理器)与内存带宽。比如,高通X85调制解调器通过AI赋能优化连接性能,提升Agent在多任务场景下的稳定性。

同时,手机摄像头、麦克风、陀螺仪等硬件的协同工作也被重新设计,以支持Agentic LLM对环境的实时感知。华为就与智谱合作开发的5G-A网络优化方案,使Agent能更高效调用多模态数据。

此外,折叠屏手机的普及(2025年中国出货量预计达1000万部)为Agentic LLM提供了更大交互界面。比如,三星Galaxy Z Fold系列结合Agent的分屏任务管理能力,实现多应用并行操作(一边视频会议一边文档编辑)。

目前,AI Agent的普及正在重塑手机市场的竞争格局。全球手机厂商纷纷布局AI智能体技术,如三星、小米、vivo、OPPO和荣耀等均已推出具备生成式AI能力的旗舰机型。

根据IDC预测,2025年中国新一代AI手机出货量将达1.18亿部(占比40.7%),核心驱动力包括本地化AI部署与多模态交互需求。而手机厂商通过集成Agentic LLM,实现端侧低成本的复杂任务处理(如实时视频编辑、个性化推荐),减少对云端算力的依赖。

未来,Agentic LLM可能成为新一代“超级入口”,集成传统App功能。比如,苹果iOS 18.1将Siri升级为具备屏幕感知与跨应用操作能力的Agent,用户无需单独打开地图、日历等应用即可完成复杂任务。

2025年是AI Agent发展关键年

2025年被普遍认为是AI Agent商业化应用的元年。其中,Gartner就将“Agentic AI”列为2025年十大战略技术趋势之首,并预测到2028年,15%的日常工作决策将由AI Agent自主完成。

天风证券也认为,端侧AI有望成为下一代流量入口的关键,手机、耳机等硬件厂商正在集体加入大模型能力,以Apple intelligence为首,三星、华为等硬件厂商正在探索在其新系统中集成自然语言处理能力,或有望简化硬件交互流程。长期来看,专业化端侧与全能云端协同或是端侧AI的最优解,AI Agent则是端侧AI的重要一环。

而由腾讯研究院联合多家机构发布的《2024数字科技前沿应用趋势》报告,也明确指出AI Agent将成为下一代技术平台。

当前,AI Agent正从“工具”演变为“伙伴”,其发展将重塑人机交互范式,并在科研、商业、社会治理中释放巨大价值。比如,在医疗领域,AI Agent可以提供个性化学习助手和辅助诊断;在教育领域,可以实现智能化教学支持。这些应用场景的拓展进一步推动了AI Agent的商业化进程。

图表2:AI Agent典型场景

资料整理:电子工程专辑

与此同时,未来,AI Agent将继续朝着通用人工智能(AGI)的方向发展。其核心目标是实现自主性、反应性和社交能力,能够在复杂环境中独立完成任务。3月6日,中国团队Monica发布全球首款通用型AI Agent产品Manus,在权威的GAIA基准测试中创下新纪录,性能远超OpenAI的同类产品。

根据该团队介绍,这款AI Agent可以“通过独立思考和系统规划,在自己的虚拟环境中灵活调用各类工具,能够独立思考、规划并执行复杂任务,覆盖更多领域和达成更高的执行质量,比如,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繁琐的文件批量处理、个性化的旅行规划以及专业的数据分析。

通用人工智能(AGI)被认为是未来技术的核心驱动力之一。AGI具有无限的优势、卓越的适应性和创造力,能够重新定义现代工业、提高技术产出,并解决全球复杂性问题。这种技术的普及可能会引发类似蒸汽机、电力和互联网那样的社会变革。

可以预见,未来,很多智能设备上都会有一个AI智能体,它将集合各类数据,满足用户随时随地的需求;它将是企业的“AI程序员”,协助开发人员完成一系列繁琐工作;或是“数据分析员”,自动汇集分析企业数据,挖掘数据金矿价值。

尽管目前AI Agent总体仍处发展初级阶段,但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和应用场景的拓展,其有望成为推动各行业智能化转型的重要力量。未来,AI Agent的终极价值将通过能力增强(Augmented Intelligence)释放创造力:医生聚焦疑难病例诊断而非病历整理;教师专注启发思维而非批改作业;城市规划者借助Agent模拟验证方案而非手动处理数据……

当AI Agent成为水、电、煤一样的底层基础设施,人类将进入一个“智能泛在化”的时代——决策更理性、资源更普惠、创新更民主化。正如计算机科学家Alan Kay所言:“预测未来的最好方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而AI Agent正为我们打开这扇大门。

责编:Jimmy.zhang
本文为EET电子工程专辑原创文章,禁止转载。请尊重知识产权,违者本司保留追究责任的权利。
您可能感兴趣
据悉,本轮资金将主要用于推动下一代先进人工智能芯片的技术研发,加速智能产品量产进程,并加大市场推广力度。
这一成果标志着量子计算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迈出关键一步,为破解大模型 “算力焦虑” 开辟了全新路径。
此次合作被视为汽车与高科技企业融合的标杆案例,可能带动更多车企与机器人公司合作,例如在物流、售后等领域。分析师预测,未来3-5年,“具身智能+汽车”将催生千亿级市场,尤其在特种车辆(如消防、勘探)和高端乘用车领域。
随着AI发展为传感器带来更多需求,博世预计到2030年,其软件和服务相关的销售额将达到数十亿欧元。2024年,博世集成微控制器和软件的MEMS传感器交付超10亿个,预计到2027年,将有90%的传感器产品将搭载集成功能......
三星电子联席CEO韩钟熙(Han Jong-Hee)于2025年3月底突然去世,引发公司管理层紧急重组。三星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三星电子计划通过此次高管改组,尽量减少 DX 部门的领导真空。”
Alphawave作为高速数据传输技术领域的领先企业,成为多家巨头争夺的目标。据报道,全球最大的半导体IP厂商ARM也曾希望收购Alphawave,以获取先进的串行器/解串行器(SerDes)技术......
Silicon Labs(芯科科技)和Arduino宣布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旨在通过Arduino Nano Matter开发板(基于芯科科技的MGM240系列多协议无线模块)的两阶段合作来简化Matter协议的设计和应用
随着数据中心耗电量急剧增加,行业更迫切地需要能够高效转换电力的功率半导体。
Keysight AI(KAI)系列端到端解决方案,旨在帮助客户通过使用真实世界的AI工作负载仿真,从而验证AI集群组件来扩展数据中心的AI处理能力。
Diodes首次推出先进的锑化铟(InSb)霍尔器件传感器系列,可检测旋转速度和测量电流,适用于笔记本电脑、手机、游戏手柄等消费产品应用,以及各种家电中的电机。
在通信的世界里,有一种神奇的“魔法”叫做SDN(Software Defined Network,软件定义网络)。它就像是一位高明的指挥家,让原本错综复杂的网络变得井然有序,高效运行。然而,对于许多人
芝能智芯出品英飞凌科技搞出了大动作,宣布以25亿美元现金收购Marvell Technology的汽车以太网业务,也是汽车半导体行业的一次重要整合。通过此次收购增强其在软件定义汽车(Software-
点击左上角“锂电联盟会长”,即可关注!1研究概述锂离子电池在循环过程中产生的体积膨胀会显著影响其电化学性能和机械稳定性,而外部压力边界条件作为调控电池退化行为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探究
点击上面↑“电动知家”关注,记得加☆“星标”!电动知家消息,4月9日,零跑汽车发布官方声明,近日,网传乌兹别克斯坦技术监管局发布警告信,称零跑C16未能通过其关于电磁兼容性的检测。针对此事,零跑汽车经
点击上面↑“电动知家”关注,记得加☆“星标”!电动知家消息,4月9日,据保时捷公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交付报告显示,其全球交付量同比下降了8%,而在中国市场,这一跌幅更是扩大至42%,几乎创下近十年来
点击上面↑“电动知家”关注,记得加☆“星标”!电动知家消息,4月10日,据央视财经报道,面对关税风暴,德国奥迪汽车公司决定:暂停向美国经销商交付新车。美国政府于2025年4月3日起对所有进口汽车及零部
视频推荐Q1,我们全新推出M3562核心板、ZIO系列插板式模组和GCOM88系列串口服务器等新品,分享了包括AWTK-WEB、嵌入式开发笔记和CAN总线等技术文章及精美的系列短视频。工业自动化Eth
搞科研,最怕的就是每天“眼睛读文献,脑袋想方案”。以为只要文献读的够多,准备就足够充分,就能找到好选题,写出好文章。实际上是在用“勤奋读文献”掩盖“不敢开始干”的焦虑。过来人都知道:科研成果是干出来的
美光科技启动 “关税附加费” 征收计划,全球存储产业震荡2025 年 4 月 9 日凌晨,美国存储芯片巨头美光科技正式对美国客户征收 “关税附加费”。这源于特朗普政府 2 月推行的 “对等关税” 政策
点击上面↑“电动知家”关注,记得加☆“星标”!电动知家消息,4月9日,最高人民检察院通报,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原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王志远涉嫌受贿一案,由安徽省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移送检察机关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