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数字化转型市场蓬勃发展,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全球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已经来到了持续发展阶段,这也促使了企业不断加大其在数字化转型的投入。其中 AI、机器视觉和 RFID 等先进技术在实现高效生产物流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2025年,全球制造业正经历一场静默的革命。从“黑灯工厂”到全自动物流仓,从AI驱动的质量检测到实时数据追踪的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已从概念落地为生产力的核心引擎。

据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的2024年V2版本《全球数字化转型支出指南》(IDC Worldwid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Spending Guide),2023年全球数字化转型投资规模超过2.1万亿美元,2028年预计达到4.4万亿美元,2023-2028年五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15.4%。

随着全球数字化转型市场蓬勃发展,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全球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已经来到了持续发展阶段,这也促使了企业不断加大其在数字化转型的投入。其中 AI、机器视觉和 RFID 等先进技术在实现高效生产物流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中国数字化转型支出持续增长

在中国,这一趋势尤为显著——据工信部数据,经过智能化改造,制造业研发周期缩短约20.7%、生产效率提升约34.8%、不良品率降低约27.4%、碳排放减少约21.2%。另一方面,在人工智能的赋能下,制造业从产品为中心向用户为中心转变、从刚性生产向柔性生产转变,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成为制造业新服务模式。此外,人工智能可帮助中国制造企业逐渐掌握技术研发、设计等高附加值产业环节的话语权,抢占制造业价值链高点。

在中国数字化转型支出中,硬件支出在五年预测中占比最大,未来五年将一直保持50%左右的投资份额。硬件将保持主导地位的趋势,特别是生成式AI的高速发展也对中国初期硬件基础设施支出起到了拉动作用。IDC预计,2028年中国数字化转型硬件市场支出将超过3,700亿美元。2023-2028五年复合增长率15.6%。

2023-2028年,中国数字化转型软件市场增速最高,五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9.8%。IDC预计,2028年中国数字化转型软件市场支出将超过1,200亿美元。国家和企业对软件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软件的SaaS化也是大势所趋,因此软件的增长高于平均市场增长,占数字化转型支出的比例也从2023年14.1%提升到2028年16.8%。

而在这场变革中,斑马技术(Zebra Technologies)凭借其深耕工业自动化的基因,正成为推动中国产业升级的关键力量。

AI与机器视觉:从“工具”到“流程重塑”

近日,在云南西双版纳召开的2025年斑马技术大中国区合作伙伴大会,成为了这场数字化变革浪潮中的焦点,斑马技术在大会上展现出其在推动行业数字化进程中的决心与实力。

斑马技术大中华区副总裁兼总经理于放反复强调:“AI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业务流程的重构。”这一观点在制造业场景中得到了印证。

“某全球领先的硅晶片企业,其工厂通过斑马技术的固定式扫描设备和AI视觉系统,实现了晶圆生产全流程的无人化操作。”于放举例道,工厂车间日常保持“黑灯”状态,仅在生产异常时自动触发警报与干预。

类似的案例正从汽车制造向电子、医疗等领域扩散。斑马技术大中华区技术总监程宁提到,斑马技术近期推出的AI增强型扫描设备,可在读取条码的同时识别商品外观,有效杜绝零售场景中的“低价条码贴高价商品”欺诈行为。这种“硬件预埋AI能力”的策略,正是斑马技术应对中国市场需求的关键——通过将算法直接集成至高通芯片中,使设备具备AI-Ready能力,企业无需额外算力即可实现边缘计算,显著降低部署门槛。

斑马技术大中华区副总裁兼总经理于放(左)与斑马技术大中华区技术总监程宁 接受媒体采访

RFID与云协同:破解物流“效率天花板”

物流行业作为制造业的“血脉”,对效率的追求近乎极致,但特殊场景(如冷链)需要高附加值解决方案。于放强调,企业不仅关注降本,更注重增效,这需要现代化设备来支持转型。

云计算是实现数字化目标和支持混合工作模式的关键技术,是中国未来几年发展战略重心之一。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企业数字化的战略需求逐步提升,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云服务来支持其业务运营,加强云相关(Cloud-Related)市场数字化投入已成为主要趋势。

2023-2028年,云相关市场支出在数字化转型整体支出中的占比逐年提升,2023年云相关市场支出占数字化转型整体支出的15.7%,2028年占比将达到20.0%,五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1.4%。

斑马技术致力于提供一线工作流程的数字化和自动化解决方案,帮助用户实现产业升级和转型,在此领域的布局凸显其技术整合能力。以某头部冷链物流企业为例,其采用斑马技术的RFID标签与温感设备,实现了疫苗运输全程温控数据自动上传云端,异常情况响应时间从小时级缩短至秒级,异常处理效率提升90%。

与此同时,斑马技术与阿里云、菜鸟等本土云厂商的合作,正将海外成熟的云端解决方案本地化。例如,双方联合开发的智能仓储管理系统,通过AI预测货品流转路径,将仓库空间利用率提升40%,出库效率提高35%。

程宁表示,“RFID技术可破解物流效率天花板,但需结合场景选择最优路径。”

场景化攻坚:从“技术领先”到“落地为王”

从最终用户的角度来看,离散制造(Discrete Manufacturing)和流程制造(Process Manufacturing)行业仍是数字化转型的支出主体,二者支出规模合计占比超过25%。其中,机器制造(Robotic Manufacturing)和自主运营(Autonomic Operations)又是数字化转型投资较高的应用场景。

尽管技术储备雄厚,斑马技术对中国市场的策略却格外务实——聚焦细分场景,拒绝“空中楼阁”。

于放坦言:“AI落地的最大挑战,是用户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为此,斑马技术将2025年定义为“场景化解决方案元年”,重点攻坚汽车制造与电子制造两大领域。

汽车制造作为制造行业中的支出主体,数字化转型进程发展迅速。GenAI技术促进车联网体系向智算型基础设施升级,智能算法推动更加先进的自动驾驶方案,均推动了汽车制造的数字化转型进程。斑马技术推出的全供应链AI视觉方案,可实时识别零部件装配误差,并与MES系统联动自动调整生产线。而在电子制造业,三维视觉系统正逐步取代传统扫描设备,用于精密元器件的质量检测。

值得关注的是,斑马技术在过去的一两年时间持续在并购一些软件和AI方面的公司,包括2022年并购的Matrox Imaging以及一些机器人公司,推动了以软件和 AI 为先的战略,为其提供了更开放的AI开发生态。

“AI 的应用正在改变用户的使用方式和习惯。语言交互从传统指令升级为大语言模型(LLM)的自然对话,这是AI带来的根本性变革。”程宁透露,公司正与本土ISV(独立软件开发商)合作,针对中国中小型制造企业推出“轻量级AI工具包”,帮助企业以低成本实现质检、库存管理等环节的智能化转型。

全球化与本土化双轮驱动

尽管面临中美关系不确定性、产业链外移等外部挑战,斑马技术2024 年在大中华区依然实现了正增长,特别是在下半年表现突出。

面对中国制造业出海浪潮,斑马技术的全球化基因成为差异化优势。公司战略调整聚焦于细分新兴行业,如零售、医疗和户外运动品等,同时继续服务大型制造业企业。

一家出海东南亚的服装品牌,因其海外门店需符合多国产品认证标准,最终选择斑马技术的全球认证设备,实现国内外仓储管理系统无缝衔接。

“中国客户要求高,但成功经验复制到海外同样有效。”于放指出,“中国制造业外迁并非简单产能转移,而是技术标准与数字化经验的整体输出。斑马技术要做的,是成为成为‘China+1’战略下,这条全球化链条上的‘数字化底座’。”

合作伙伴大会上亮相的新品——如搭载多模态AI交互能力的工业平板、支持毫米级识别的机器视觉相机——也预示着其技术护城河的进一步拓宽。

斑马技术大中华区副总裁兼总经理于放

未来挑战:技术狂飙与用户认知的“时差”

对制造业而言,AI技术带来的变化不仅大,而且速度快,企业需要快速适应和抓住机会。尽管看起来对斑马技术这样的方案提供商来说,企业转型升级带来的市场前景广阔,但仍需应对两大挑战。

一是技术迭代速度与用户接受度的不平衡。程宁援引Gartner数据称,尽管97%的企业计划部署AI,但测试后放弃率也非常高,主因在于“流程改造远超预期”;

二是本土竞争的加剧,尤其在价格敏感的物流领域,极兔、顺丰等企业自研设备的趋势,迫使斑马技术更聚焦高附加值场景,如半导体制造、医药冷链等。

对此,于放的回应颇具战略定力:“斑马技术不做‘技术军备竞赛’,而是做‘场景的翻译者’。”无论是AI、RFID还是机器视觉,技术的价值终将回归到“技术的价值在于解决具体问题,而非空谈大模型。”这种务实主义,或许正是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最需要的答案。

采用斑马技术的创新产

斑马技术大中国区合作伙伴大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行业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也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注入了新的活力。

大会上,斑马技术合作伙伴推出了多款创新产品,其中杭州安托未来科技有限公司与斑马技术联合发布的全球首款接入 DeepSeek 的 AI 资产盘点车备受瞩目。

该盘点车配备 4 个高灵敏度 RFID 阅读天线,可快速精准识别 5 - 10 米范围内的资产标签,其 90 度可上翻天线设计解决了高层货架扫描难题。前置智能摄像头结合物体识别 AI 算法,能记录资产实时状态,为资产管理提供全方位支持。这一创新产品不仅体现了斑马技术在固定资产管理领域的深厚积累,也展示了其与合作伙伴紧密协作的成果。

斑马技术以“一双球鞋的旅行”为主题的展示区,展示了一双鞋从生产到零售各个环节中用到的数字化管理技术,涵盖条码打印、数据采集、RFID 等领域。

机器视觉质检仪器,能够从各个角度判断出不良品;叉车上的RFID读取器,能够精准判断这项货物是否存在缺少、错漏。值得一提的是,该方案中采用的条形码打印机还有无背贴的绿色环保款,不但减少了耗材用量,还实现了高效的即打即贴。

物流、仓储和零售环节最看重拣货的正确和数量统计,在扫码、RFID双保险加持下,没有一双鞋会被放错货架,无论售出还是退货的产品,也都会在数据库中被准确记录。而这一切都可以基于人力成本降低的前提下,由AI和机器人来完成,正如于放所言,“中国的物流是价格敏感型市场,但AI将重塑仓储管理和机器人应用逻辑。

结语

对于大家最关心的产业何时复苏,于放直言,“(2025年)制造业的复苏是温和的,但AI驱动的流程改造将带来爆发式机会。

据悉,斑马技术的业务分为以斑马为主导(Zebra-led)和以合作伙伴为主导(Partner-led)两类,二者在业务总量上各占一半,而合作伙伴主导的项目数量远超斑马主导的项目。

在中国,斑马技术通过神州数码、英迈国际和佳杰等大型分销商拓展业务,拥有四百多家认证企业及众多未完成认证但有业务往来的合作伙伴,其中半数合作时间超10年。于放表示,“中国市场离不开合作伙伴覆盖,但合作模式从‘单向输出’转向‘双向共赢’。”

当全球制造业在效率与成本的平衡木上艰难前行时,斑马技术以AI与物联技术的深度融合,为中国企业提供了一条“鱼与熊掌兼得”的路径。从西双版纳人声鼎沸的会场,到漆黑一片的无人晶圆工厂,这场静默的革命,正在重新定义“制造”二字的未来。

责编:Luffy
本文为EET电子工程专辑原创文章,禁止转载。请尊重知识产权,违者本司保留追究责任的权利。
您可能感兴趣
此次合作被视为汽车与高科技企业融合的标杆案例,可能带动更多车企与机器人公司合作,例如在物流、售后等领域。分析师预测,未来3-5年,“具身智能+汽车”将催生千亿级市场,尤其在特种车辆(如消防、勘探)和高端乘用车领域。
此次部署也体现了人形机器人在工业领域的突破性应用。目前,Walker S1已在比亚迪、奥迪一汽等多家工厂进行实训,展现了其在协同搬运、分拣及检测等任务中的高效表现。
虽说现在谈到机器人,大部分人的关注点就集中在AI大模型、GPU/AI芯片之上,但机器人大脑之外的其他控制芯片也很重要——机器人躯体之上的控制芯片现在已经发展成什么样了?
该标准旨在为养老机器人的设计、制造、测试和认证提供统一规范,推动全球养老机器人产业的健康发展,通过明确养老机器人的功能与性能分类,确保其在互联家居环境中的有效应用。
2月以来,一些人形机器人头部企业高薪案例值得关注。其中,宇树科技招聘机器人感知算法工程师、机器人控制算法专家等岗位,月薪可达7万元至10万元。智元机器人SLAM算法专家月薪4-7万元,年薪超百万(15薪制)。
世界各地的先进晶圆厂现在都有机器人帮助优化晶圆制造设备的关键维护任务。
Silicon Labs(芯科科技)和Arduino宣布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旨在通过Arduino Nano Matter开发板(基于芯科科技的MGM240系列多协议无线模块)的两阶段合作来简化Matter协议的设计和应用
随着数据中心耗电量急剧增加,行业更迫切地需要能够高效转换电力的功率半导体。
Keysight AI(KAI)系列端到端解决方案,旨在帮助客户通过使用真实世界的AI工作负载仿真,从而验证AI集群组件来扩展数据中心的AI处理能力。
Diodes首次推出先进的锑化铟(InSb)霍尔器件传感器系列,可检测旋转速度和测量电流,适用于笔记本电脑、手机、游戏手柄等消费产品应用,以及各种家电中的电机。
芝能智芯出品英飞凌科技搞出了大动作,宣布以25亿美元现金收购Marvell Technology的汽车以太网业务,也是汽车半导体行业的一次重要整合。通过此次收购增强其在软件定义汽车(Software-
点击左上角“锂电联盟会长”,即可关注!白宫发言人卡罗琳·莱维特在新闻发布会上证实,美国将于今晚午夜对中国征收 104% 的关税。她在讲台上表示:“如果中国伸出援手并达成协议,特朗普将会非常慷慨,但他会
2025年4月9日至11日,以“科技引领,“圳”聚创新”为主题的第十三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CITE2025)在深圳会展中心盛大举办。作为国内知名的液晶显示面板高新技术企业,龙腾光电已连续十三年受邀参
点击左上角“锂电联盟会长”,即可关注!本文作者以容量20Ah的LiFePO4/石墨软包装电池为实验对象,将25℃、45℃下循环老化电池的极片与新鲜电池对比,分析微观形貌和结构变化。将不同老化状态的电池
美光科技启动 “关税附加费” 征收计划,全球存储产业震荡2025 年 4 月 9 日凌晨,美国存储芯片巨头美光科技正式对美国客户征收 “关税附加费”。这源于特朗普政府 2 月推行的 “对等关税” 政策
扫码立即报名4月22日,飞凌嵌入式“2025嵌入式及边缘AI技术论坛”将在深圳举行,论坛以“新生态,智未来”为主题,旨在汇聚行业智慧,探讨嵌入式技术与边缘AI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应用。飞凌嵌入式邀请到了瑞
点击上方“C语言与CPP编程”,选择“关注/置顶/星标公众号”干货福利,第一时间送达!最近有小伙伴说没有收到当天的文章推送,这是因为微信更改了推送机制,导致没有星标公众号的小伙伴刷不到当天推送的文章,
在全球数据中心加速向高效化、集约化转型的背景下,高频中大功率UPS(不间断电源)市场需求持续攀升,对能效、功率密度及可靠性的要求亦日益严苛。近日,英飞凌宣布与深圳科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化合作,通过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