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四方联盟成型,可能重塑全球电动车产业格局。目前合作仍处初期阶段,需关注2025年3月可能的协议签署进展。

近日消息,在日产-本田合并失败后,鸿海集团迅速提出四方合作意向。据日经新闻披露,鸿海集团于2月21日向本田发出合作邀约,并计划将日产及其控股的三菱纳入合作框架,目标是通过整合资源降低研发成本、缩短产品上市周期。

当前,本田、日产和三菱在电动车领域面临技术迭代缓慢、成本高企及中国市场销量下滑等问题。数据显示,2025年1月,本田和日产在华销量同比降幅均超30%。此前三家公司曾尝试合并以应对挑战,但因控制权争议(本田提议全资收购日产遭拒)于2025年2月13日宣布终止合并谈判,转而以战略合作形式继续协作。

作为全球电子代工巨头,鸿海近年来加速向电动汽车领域转型,提出“3+3”(电动汽车、数字健康、机器人+人工智能、半导体、新一代通信)战略。2023年其电动汽车业务营收占比不足5%,亟需通过合作扩大市场份额和技术能力。

目前,鸿海已推出MIH(Mobility in Harmony)开放式电动车平台,可供合作伙伴快速开发车型。若四方联盟成立,本田、日产或可借助该平台推出平价电动车,而鸿海则获得日本车企的底盘调校与安全技术经验。

同时,鸿海在电子元件、电池管理系统(BMS)及半导体领域具备优势,而日本车企在电机、电控系统积累深厚。比如,鸿海通过旗下半导体子公司(如京鼎精密)保障车规级芯片供应,缓解日本车企的芯片短缺压力。

鸿海集团相关人士透露,鸿海已向本田公司提出合作的方案。为强化电动汽车(EV)业务,鸿海正在寻求与日产汽车合作,并且正在考虑组建鸿海、本田、日产汽车与三菱汽车4家企业的合作联盟。

该人士还表示,将首先以电动汽车为中心寻求业务方面的合作,如果四家公司合作实现,未来有可能发展为资本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销售疲软,日产汽车将2024年的预期营业利润从1500亿日元(约为9.7 亿美元)下调至1200亿日元(约为7.8 亿美元),2024年11月,日产汽车也已将2024年的预期营业利润从5000亿日元(约为32.4 亿美元)下调。

在与本田汽车谈判破裂后,日产汽车被迫制定扭亏为盈的新计划,新战略包括削减数十亿美元的成本,并紧急寻找新的合作伙伴。日产首席执行官内田诚也表示:“如果不依赖未来的合作伙伴关系,生存仍然会很困难。”

实际上,在本田公司与日产汽车开始业务合并谈判之前,鸿海集团就已策划介入日产汽车的经营管理,希望与日产汽车在全球范围内合作开发电动汽车。有消息称,鸿海已与日产汽车的最大股东雷诺就收购日产汽车36%股份一事进行了磋商。

对于收购事宜,鸿海方面表示,目标“不是收购,而是合作”, 希望通过合作方式与日产等日本汽车制造商进行电动汽车的设计和生产合作,并没有推出自己汽车品牌的计划。

然而,相对日产亟待需求合作伙伴,本田可能没有那么的“急切”。本田公司的一名高管对此回应称,本田与鸿海合作所能带来的效益将极为有限,并称“(鸿海集团)不是我们考虑的合作伙伴”。

不过,若四方联盟成型,可能重塑全球电动车产业格局。目前合作仍处初期阶段,需关注2025年3月可能的协议签署进展。若成功,这将是传统车企与电子代工巨头跨界合作的标志性案例,为行业提供“轻资产转型”新范式。

责编:Jimmy.zhang
您可能感兴趣
若交易达成,安森美将获得Allegro在磁传感器领域的技术与客户资源,显著增强其在汽车和工业市场的垂直整合能力。
“物理智能(Physical AI)”,黄仁勋在CES 2025上发表主题演讲时提出的新概念。他指出,即将全面到来的“Physical AI”时代,将是在1000万工厂、20万仓库、15亿汽车和卡车及海量人形机器人之上应用的下一波万亿规模市场驱动力。
这一里程碑标志着意法半导体和三安正朝着于2025年年底前实现在中国本地生产8英寸碳化硅这一目标稳步迈进,届时将更好地满足中国新能源汽车、工业电源及能源等市场对碳化硅日益增长的需求。
预计到2030年,随着ADAS、智能座舱等技术的普及,高端芯片市场将迎来新的增长点。然而,短期内,产能过剩问题仍将是行业的主要挑战。
日本罗姆半导体公司更换了其首席执行官(CEO),这一决定是由于公司面临财务困难和经济挑战。罗姆半导体预计在2024财年将出现60亿日元的净亏损,这是自2012年以来公司首次遭遇全年亏损......
美国汽车创新联盟认为该新规难以实现,并质疑其技术可行性。现有技术条件下,要求车辆在时速高达62英里/小时(约100公里/小时)的情况下自动刹停并避免碰撞几乎是不可能的。
TEL宣布自2025年3月1日起,现任TEL中国区地区总部——东电电子(上海)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经理赤池昌二正式升任为集团副总裁,同时兼任东电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总裁和东电光电半导体设备(昆山)有限公司总裁。
预计在2025年,以下七大关键趋势将塑造物联网的格局。
领域新成果领域新成果4月必逛电子展!AI、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汽车、新能源、半导体六大热门新赛道,来NEPCON China 2025一展全看,速登记!
本次股东大会将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形式召开,股东们可选择现场出席或线上参会。
插播:历时数月深度调研,9大系统性章节、超百组核心数据,行家说储能联合天合光能参编,发布工商业储能产业首份调研级报告,为行业提供从战略决策到产品方向、项目资源的全维参考!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订阅又一地
在 AI 时代,高校正逐渐成为 AI 创新的重要策源地。AI 的强大潜力不仅能够推动科学研究,提升研究效率和加速进程,还能在教育领域实现个性化学习,模拟复杂实验场景,拓宽学习方式。聆听全球专家的分享,
点击上方蓝字谈思实验室获取更多汽车网络安全资讯01摘要近年来,电子控制单元(ECU)不再局限于简单的便利功能,而是将多种功能整合为一体。因此,ECU 拥有比以往更多的功能和外部接口,各种网络安全问题也
差分运算放大电路,对共模信号得到有效抑制,而只对差分信号进行放大,因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差分电路的电路构型    上图是差分电路。    目标处理电压:是采集处理电压,比如在系统中像母线电压的采集处理,
回顾2024年,碳化硅和氮化镓行业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进步,并经历了重要的变化。展望2025年,行业也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更好地解读产业格局,探索未来的前进方向,行家说三代半与行家极光奖联合策划
插播:历时数月深度调研,9大系统性章节、超百组核心数据,行家说储能联合天合光能参编,发布工商业储能产业首份调研级报告,为行业提供从战略决策到产品方向、项目资源的全维参考!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订阅刚开年
据报道,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在西班牙巴塞隆纳的全球发表会上表示,小米汽车计划于2027年进军海外市场。小米的立足之本在于深耕本土市场,作为一家中国车企,唯有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方能谈及海外扩张。因此,小
今日光电     有人说,20世纪是电的世纪,21世纪是光的世纪;知光解电,再小的个体都可以被赋能。追光逐电,光引未来...欢迎来到今日光电!----追光逐电 光引未来----来源: 逍遥设计自动化申
今日光电     有人说,20世纪是电的世纪,21世纪是光的世纪;知光解电,再小的个体都可以被赋能。追光逐电,光引未来...欢迎来到今日光电!----追光逐电 光引未来---- 来源:时光沉淀申明:感
2025年3月11-13日,亚洲激光、光学、光电行业年度盛会的慕尼黑上海光博会将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3号入口厅N1-N5,E7-E4馆盛大召开。本次瑞淀光学展示方案有:■ MicroOLE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