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视频发布的《格力请回答》纪录片第 1 集 ——《勇敢的 “芯”》,将格力电器在芯片领域的探索与成果展现在大众面前,也让董明珠再度回应外界对格力造芯片的质疑成为科技与制造业领域的热门话题。
董明珠直言:“是大家把芯片看得太神秘!” 她强调,造芯片并非格力电器的贸然之举,而是中国制造企业的责任担当。

在大众认知里,芯片一直是高科技领域的代表,技术门槛高、研发难度大,格力作为一家以空调制造闻名的企业,宣布涉足芯片领域时,外界质疑声不断。董明珠回忆,当初表示要做芯片时,外界普遍怀疑格力的能力,认为其缺乏人才和技术积累,难以在芯片领域取得成功。
面对质疑,格力用实际行动做出回应,投入近百亿元,建成全球第二座、亚洲第一座全自动化碳化硅(SiC)芯片制造基地。这座芯片工厂从 2022 年 12 月启动打桩建设,仅用 10 个月就完成芯片厂房构建与设备安装,388 天实现全面通线,刷新了半导体建厂通线速度纪录。而且,工厂在关键核心工艺上采用超 70% 的国产化设备,融合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引入全自动缺陷检测系统,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
董明珠强调,格力建设芯片工厂没有使用国家一分钱,完全依靠自身实力。格力还凭借在空调领域积累的技术优势,自主制造了整套系统的环境设备。这些设备比传统进口设备更节能,不仅为格力自身降低成本,还能为其他半导体厂提供整套环境设备解决方案。
格力造芯,不只是为了填补技术空白,更着眼于产品和行业发展。董明珠表示,芯片对格力产品意义重大。通过提升芯片效率,格力产品能效大幅提高,以空调为例,格力将芯片设计与自身技术结合,产品更加完美,实现 “又好又省钱”。这意味着,格力造芯不仅推动自身产品升级,为消费者带来更优质、节能的产品,还为整个家电行业的技术革新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在人才培养方面,董明珠透露,格力芯片工厂几乎 100% 的人才都是格力自己培养的。格力借助生产和产品智能化的契机,让人才实现转型,快速组建起一支专业的芯片研发制造团队。这体现出格力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强大的企业凝聚力。
董明珠认为,格力造芯片只是刚刚起步,虽然起点很高,但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即使到了山顶,头顶还有星空。”一方面,格力始终把产品质量放在首位,确保产品合格率达到最高标准,这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另一方面,芯片技术更新换代快,需要持续关注用户需求和功能变化,不断进行升级迭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