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电子工程专辑》的独家对话中,华邦电子产品总监朱迪用“冰火两重天”来形容2024年存储行业留给自己的感受。他预测2025年端侧AI产品将进入爆发期,落地速度将比过去两年更快,会带动更多中小容量存储的需求。

2024年,诸多不利市场因素的叠加让半导体行业的前行之路走的并不轻松。但即便如此,华邦电子仍然在当年实现了营收增长。其中,得益于中国大陆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汽车业务更是获得了超乎预期的增幅,车用大容量NOR Flash以及应用于前视一体机的LPDDR4产品贡献良多。另一个营收亮点则来自可穿戴式产品领域,高容量SPI NAND在一些头部品牌手环、手表上的成功量产,直接助推其月出货量冲上百万颗量级。

新产品开发和制程技术升级,是护航华邦2024年业绩增长的两翼。新产品开发方面,代表性产品包括LPDDR4、Octal NOR和OctalNAND等产品;制程技术升级成果也十分显著,例如DRAM产品成功从25纳米升级至20纳米,NOR Flash从58纳米演进至45纳米,NAND Flash进步至24纳米工艺。这些进展不仅极大地增强了华邦整体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还为华邦向客户提供更加出色的存储解决方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带来了显著的益处。

在与《电子工程专辑》的独家对话中,华邦电子产品总监朱迪用“冰火两重天”来形容2024年存储行业留给自己的感受。一方面,与AI训练相关的云端大容量HBM市场火热;而另一方面,消费类嵌入式产品市场面临同质化和价格竞争的压力,竞争异常激烈。市场整体表现虽然略强于2023年,但与此前业内普遍预期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华邦电子产品总监朱迪

“总体而言,在2024年消费类产品领域中,价格竞争成为了行业焦点,某些特定市场的竞争更是惨烈。”但朱迪认为这种单纯依靠价格竞争的模式,既不长久,也不利于行业的长远发展,“华邦更希望通过提升产品力来赢得市场竞争,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保持产品创新力度,坚持高标准品质保障,并深入了解客户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发满足其需求的产品,成为了华邦的核心关注点。

2025年存储产业会不会变得更好?

朱迪对此的看法是,首先,从宏观经济的角度分析,半导体行业涉及到的能源、通货膨胀等负面因素有望在2025年逐渐消退并得到改善。因此,整体市场表现将比过去两年更为乐观,从而加速促进行业复苏,带动需求增长,这是大环境改善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其次,具体到电子类行业,考虑到AI发展势头依然强劲且持续,无论是大模型所需的高算力、存力和运力,还是边缘侧和端侧AI硬件产品落地,都对各类型存储产品提出了新的需求。朱迪预测2025年华邦所专注的端侧AI产品将进入爆发期,落地速度将比过去两年更快,尤其是今年1月在CES展会上备受瞩目的AI眼镜、接入AI大模型的可穿戴式产品(如耳机等)、以及机器人产品,都是被十分看好的新兴市场,会带动更多中小容量存储的需求。

“智能眼镜类穿戴式产品,对于存储有着独特且具体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低功耗、小尺寸以及高带宽、高速度等方面。”朱迪解释说,眼镜类产品体积小巧,系统集成度高,电池容量有限,每一个器件都必须轻薄短小并具备低功耗特性。同时,在边缘AI应用中,存储器件还需要支持更高的算力,以满足运算和数据处理的需求。因此,高带宽特性对存储器件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

不过,这些要求彼此之间存在“矛盾”,设计人员需要在不同要素之间取得适度的平衡,并不容易。但幸运的是,华邦拥有与这些要求相契合的产品。例如,具备高带宽、低功耗特性的CUBE产品;以及非常适合智能眼镜的LPDDR4、HYPERRAM™、1.2V NOR Flash等产品。

此外,AI PC和AI手机也是各大厂商及存储企业非常关注的领域。尽管这些设备的销量可能不会大幅增长,但每台设备所使用的存储容量却一定会增加。“有一种观点我很认同,就是尽管目前AI PC尚未出现杀手级应用,但从长远来看,特别是在商用环境下,企业在购置或更新电脑时,会倾向于进行超前准备,积极选择具备AI功能、更大存储容量、以及更高算力的PC产品。”朱迪说。

但他也同时强调称,长期坚持产品创新和客户至上理念,始终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是推动华邦电子业绩增长的另一个核心动力。“正是对品质的执着追求,才赢得了客户的高度信赖与支持。”

华邦会有哪些新动作?

与2024年一样,制程演进和产品线拓展,仍然是华邦在2025年的重头戏。朱迪透露说,制程演进方面,华邦将持续推动DRAM技术向20纳米乃至16纳米发展,NAND Flash和NOR Flash分别向24纳米和45纳米工艺演进,目前整体进度顺利。

产品线方面,如前所述,2004年推出的4Gbit DDR4每月量产规模已经达到百万级。在此基础上,华邦计划在2025年中推出8Gbit DDR4产品,以进一步丰富DRAM产品线;LPDDR4方面,20nm 8Gbit LPDDR4产品已在去年第四季成功实现客户送样,有望在今年实现批量交付;HYPERRAM™在2025年会使用更先进的制程工艺,确保其容量、速度和功耗等指标实现相应的提升。

更多1.2V产品的发布也令人期待。从市场上第一个支持1.2V 的SpiNOR闪存W25Q64NE,到RV系列NOR Flash产品,再到面向车载领域的Octal NOR和OctalNAND产品,2025年,上述产品的容量、规格将会更加丰富和完整,为客户提供更多的选择。

2024年,中国大陆新能源汽车年产销首次跨越1000万辆大关,在乘用车市场,新能源新车销量占比已经连续6个月超过50%,成为推动存储产品数量和容量快速增长的直接原因之一。

为此,针对车用客户对高性能的要求,在确保同样具备安全功能的基础上,华邦新推出的车规级W77T安全闪存进一步提供了高性能的8线SPI接口,以及独有的Flash ECC和JEDEC SPI CRC功能,且向下兼容信任根、安全存储,满足ASIL-D最高等级功能安全的同时,也符合车用领域的ISO 21434和ISO 26262车规级标准。2025年,这些产品都有望在整车上实现落地量产。

牢牢抓住中国大陆市场发展红利

“得益于中国大陆浓厚的创新氛围、蓬勃发展的业态以及完备的产业链,相较于海外市场,端侧AI技术快速落地与广泛应用的步伐更快,尤其是智能眼镜、智能机器类产品。这对华邦来说肯定意味着更多的机遇。”不仅于此,朱迪还特意谈到了两类中国大陆市场较为普遍,而在海外市场尚缺乏或较为稀缺的产品类型:FTTR(Fiber to the Room,全屋光纤)和5G RedCap。

他指出,尽管FTTR类家用网关产品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独立路由器市场,但从存储市场的角度来看,家庭网络设备的增多对于存储市场是有积极正向效果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三大运营商FTTR用户已经突破2000万大关,预计到2027年,中国大陆的FTTR用户数将会达到1.3亿,FTTR整体市场渗透率会达到30%,发展速度远超海外同类产品。

考虑到光纤在中国大陆的普及率已经极高,行政村光纤和4G覆盖率均超98%,运营商若想要进一步挖掘和拓宽市场,推广全屋光纤无疑是一个重要方向。从实际需求来看,我们日常观看高清视频、畅玩网络游戏等,都对高带宽和低延时有着严格的要求。因此,应用需求的增长与运营商网络建设的推进将形成良性互动。一方面,应用面的拓展将促使运营商不断完善网络,实现更全面的覆盖和更快的网速;另一方面,当硬件设施准备就绪后,也将推动更多创新应用生态的蓬勃发展。

“从我们的产品线、客户产品以及主芯片的角度来看,2024年已经开始涌现出一些5G RedCap模组和创新方案,2025年会进入正式的商业化节奏。”朱迪认为2025年将有很大可能成为5G RedCap正式商业化的元年,华邦非常期待5G RedCap继续复制4G Cat.1的成功轨迹,成为中国物联网领域新的高速增长点。

从应用层面来看,5G RedCap的技术路线特点非常契合工业、电力市场、可穿戴设备以及无线摄像头等多个市场领域。随着2G、3G网络逐步退网,5G网络成为主流,运营商自然期望通过引入5G RedCap产品进一步提升5G网络利用率。

在该领域,华邦的策略一是与国内领先的SoC厂商携手,将DRAM(包括LPDDR4和LPDDR3)集成到5G RedCap主芯片中;二是借助与客户在KGD方面的合作,与主芯片厂商共同打造参考设计,并以整体方案的形式推广到客户端,从而获得首发导入机会。

不过,朱迪也坦承,成本可能会成为暂时阻碍5G RedCap大规模推广的因素。毕竟消费类产品用户对于价格相当敏感,现有的2G/3G模块市场成本非常低廉,RedCap要想大规模起量,必须努力降低成本。为此,他呼吁称,产业链上下游一方面要共同努力,通过技术创新和资源整合来降低成本;另一方面,要不断拓展RedCap市场的规模效应,从而进一步推动成本的下降。

生态链为先

除了产品外,对存储产业来说,最核心之处在于身处的产业链是不是能够实现上下游贯通?当受到外部不确定因素影响时,会不会出现供货或者是供应链的断层?因此,对存储芯片公司而言,如何确保供应链的完整成为最重要,甚至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朱迪对此表示认同并指出,作为产品中的核心组件,存储芯片与主控SoC芯片的协同至关重要。这种重要性不仅体现在技术融合层面,也深刻影响着商务合作与生态建设。过去几年里,华邦与众多领先的SoC厂商携手,通过联合举办论坛、参展等活动,深化彼此间的密切合作,共同探索前景广阔的应用,通过技术创新开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品质产品。

因此,在2025年,持续深化与业界领先SoC厂商合作的策略不会改变。在此基础上,华邦还将更加关注SoC上下游企业,尤其是IDH方案公司和IP公司。因为前者不仅提供方案设计,还负责软硬件适配,确保解决方案能够精准对接客户需求,实现市场响应的精准落地。而通过与IP公司的合作,会有更多类似HYPERRAM™、LPDDR4这样的行业首发创新产品被快速推向市场,便于更多SoC厂商通过购置IP,实现与华邦新型存储产品的无缝对接,加速新产品的上市时间。

当然,在面对市场和客户需求波动时,华邦的IDM模式也发挥了巨大作用,不但在产能调配和产品组合上具备先天优势,还能够迅速响应客户需求,保障客户生产不掉线,维护供应链安全。此外,新增的高雄厂进一步提升了产能,并针对多地供应实际需求进行了布局优化,为客户提供稳定的产品供应。

朱迪在采访最后中还特意强调了华邦对于ESG理念的重视。“从2015年成立华邦企业社会责任(CSR)推行委员会,到2022年调整组织为永续发展委员会,我们希望在推出如紧凑型100BGA封装LPDDR4产品、1.2V NOR Flash、HYPERRAM™等节能环保产品的同时,也要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实施节能环保措施,契合华邦‘以绿色半导体技术丰富人类生活的隐形冠军’的愿景。”他说。

责编:Lefeng.shao
您可能感兴趣
4 月 8 日,网络传言称 “三星晶圆厂暂停所有中国业务”,引发市场对中国半导体供应链稳定性的担忧。
美光科技(Micron)等美国企业的海外生产基地向美国出口的存储产品也被纳入征税范围,直接触发了美光的​​双重涨价策略。
三星电子联席CEO韩钟熙(Han Jong-Hee)于2025年3月底突然去世,引发公司管理层紧急重组。三星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三星电子计划通过此次高管改组,尽量减少 DX 部门的领导真空。”
SK海力士位于韩国京畿道利川市的M10F工厂的产线已经完成改造,最初计划于2025年第一季度完成设备安装,第四季度量产HBM3E,较原计划提前9个月......
该成果首次证明集成量子存储器在功能上超越传统光纤方案,解决了长期困扰量子通信的信噪比难题。
随着韩华半导体的加入,SK海力士在HBM领域的设备供应链多样性进一步增强,同时也表明韩华的技术能力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Silicon Labs(芯科科技)和Arduino宣布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旨在通过Arduino Nano Matter开发板(基于芯科科技的MGM240系列多协议无线模块)的两阶段合作来简化Matter协议的设计和应用
随着数据中心耗电量急剧增加,行业更迫切地需要能够高效转换电力的功率半导体。
Keysight AI(KAI)系列端到端解决方案,旨在帮助客户通过使用真实世界的AI工作负载仿真,从而验证AI集群组件来扩展数据中心的AI处理能力。
Diodes首次推出先进的锑化铟(InSb)霍尔器件传感器系列,可检测旋转速度和测量电流,适用于笔记本电脑、手机、游戏手柄等消费产品应用,以及各种家电中的电机。
欢迎下周五来深入聊聊低空经济的投资机会、落地机会,产业链哪些环节已经成熟?哪些环节还有提升空间?欢迎深入交流,文末报名。低空经济作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近年快速发展,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达1.5万亿元
点击上面↑“电动知家”关注,记得加☆“星标”!电动知家消息,4月9日,据保时捷公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交付报告显示,其全球交付量同比下降了8%,而在中国市场,这一跌幅更是扩大至42%,几乎创下近十年来
近日一则关于泰山服务器的逸闻引发热议,将公众视线再次拉回“国产替代”浪潮中的争议地带,这款曾被标榜为“十二五”科技创新成果的服务器,从诞生之初便陷入舆论漩涡。在之前的展会上,泰山服务器的展牌上清晰写明
2025年4月9日至11日,以“科技引领,“圳”聚创新”为主题的第十三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CITE2025)在深圳会展中心盛大举办。作为国内知名的液晶显示面板高新技术企业,龙腾光电已连续十三年受邀参
雷神EM-i超级电混,与比亚迪DM-i、本田iMMD、荣威DMH、五菱灵犀混动,同属单档串并联混动构型。它有发动机、P1发电机、P3电机三个动力部件,分为纯电、增程/串联、直驱/并联三种工作模式。 雷
点击左上角“锂电联盟会长”,即可关注!本文作者以容量20Ah的LiFePO4/石墨软包装电池为实验对象,将25℃、45℃下循环老化电池的极片与新鲜电池对比,分析微观形貌和结构变化。将不同老化状态的电池
“做芯片一定要瞄准国际最先进的产品,并且要避免只做‘一代拳王’。”芯擎科技创始人、董事兼CEO汪凯博士向《高工智能汽车》如此表示。芯擎科技创始人、董事兼CEO 汪凯博士早在2018年,芯擎科技就推出了
01 压电陶瓷薄膜一、压电陶瓷薄膜  所购买到的压电陶瓷薄膜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电路,另外一个是双层薄膜,带有两个管脚。配对电路是对传感器输出信号进行放大。根据管脚标志,输出三个管脚分别对应电源,地线
点击左上角“锂电联盟会长”,即可关注!2025年4月7日晚间,宁德时代(股票代码:300750)发布公告,宣布了一项重磅的股份回购计划。公司拟使用不低于40亿元且不超过80亿元的自有或自筹资金,通过集
在全球数据中心加速向高效化、集约化转型的背景下,高频中大功率UPS(不间断电源)市场需求持续攀升,对能效、功率密度及可靠性的要求亦日益严苛。近日,英飞凌宣布与深圳科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化合作,通过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