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制程技术的不断升级,芯片制造成本也大幅攀升。苹果从A7芯片的晶圆价格5000美元,到A17和A18 Pro芯片的18000美元,晶圆成本上涨了约300%。每平方毫米的成本从A7时期的0.07美元增加到A17和A18 Pro的0.25美元......

自2013年苹果推出A7芯片,其晶体管数量从10亿个增长至2024年A18 Pro芯片的200亿个,增幅达到19倍。

这一增长与芯片功能的扩展密切相关。例如,A7芯片仅配备了两个高性能核心和一个四集群GPU,而A18 Pro则升级至两个高性能核心、四个能效核心、一个16核神经网络处理器(NPU)以及一个六集群GPU。尽管晶体管数量大幅增加,但得益于台积电先进的制程技术,A系列芯片的尺寸依然保持在80至125平方毫米之间。

随着制程技术的不断升级,芯片制造成本也大幅攀升。苹果从A7芯片的晶圆价格5000美元,到A17和A18 Pro芯片的18000美元,晶圆成本上涨了约300%。每平方毫米的成本从A7时期的0.07美元增加到A17和A18 Pro的0.25美元。

Creative Strategies 首席执行官兼首席分析师Ben Bajarin就公开表示称,“在台积电获得了苹果 A 硅历年价格/芯片/密度的详细分析, 一些要点如下:

从 A7 到 A18:

- 从 28 纳米发展到 3 纳米

- 最显著的缩减发生在早期(28 纳米 → 20 纳米 → 16 纳米/14 纳米)

- 晶体管数量从 10 亿个(A7)稳步增长到 200 亿个(A18 Pro)

- 芯片尺寸: 尽管晶体管数量不断增加,但晶粒尺寸相对稳定在 80-125 平方毫米之间

- 晶圆价格从 5,000 美元(A7)增至 18,000 美元(A17-A18 Pro)

- 每平方毫米成本从 0.07 美元增至 0.25 美元

- A11-A12 期前后的峰值密度提高(86% 和 69%)

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是,虽然制造成本大幅增加,但苹果却能在大幅提高晶体管密度的同时,保持相对稳定的芯片尺寸。最近几代产品(A16-A18 Pro)的密度改进百分比放缓,表明我们可能正在接近当前制造技术的物理极限。”

然而,最近的工艺技术(N5、N4P、N3B、N3E)表现出密度提升较慢。晶体管密度提升的高峰期发生在 A11(N10,10nm 级)和 A12(N7,7nm 级)左右,增幅分别为 86% 和 69%。最近的芯片,包括 A16 到 A18 Pro,密度提升明显放缓,主要是由于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 )扩展速度较慢。

苹果最新一代处理器的性能提升速度也放缓了(A18 和 M4 系列除外),新一代架构在每周期指令数(IPC)吞吐量上的提升难度加大,导致性能提升速度有所放缓。 

苹果推迟采用台积电2nm工艺技术

台积电在晶圆生产中采用了一种独特的商业模式,向客户提供的晶圆包含可销售和不可销售的芯片,实际芯片数量取决于制造良率。苹果作为台积电最新制程技术的首要客户,有机会通过调整制造工艺降低缺陷密度,从而提高良率,在成本控制上占据优势。

对于台积电来说,也会保证在开始生产之前会努力实现一定的良率目标。

如果实际良率大幅下降,比如 10% 到 15%,台积电可能会向受影响的客户提供财务补偿或折扣。

苹果仍然推迟至2026年采用台积电2nm工艺技术芯片,预计在iPhone 18系列中首次应用这一技术。

台积电的2nm芯片量产计划预计在2025年实现,这一时间表已经得到了多方面的确认。例如,台积电高雄的新厂已经开始设备进驻,并计划与新竹宝山厂联动生产,预计2025年正式量产。此外,台积电的2nm工艺试产已经取得成功,良率达到60%,显示出其技术的可靠性。

然而,2nm芯片的量产也面临显著的高成本问题。据国际商业策略(IBS)的分析师估计,与3nm芯片相比,2nm芯片的成本将增加约50%。每片2nm晶圆的成本可能高达3万美元,这使得生产成本成为台积电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为了降低成本,台积电推出了“Cyber Shuttle”服务,允许客户在同一片测试晶圆上评估芯片,从而减少测试成本。

据悉,台积电2纳米工艺相较于3纳米工艺,晶体管密度增加了15%,在相同功耗下性能提升15%,而在相同性能下功耗降低24-35%。台积电正在努力提升2纳米工艺的产能,计划到2026年将月产能从目前的1万片晶圆增加至8万片。

苹果选择推迟采用2纳米芯片,也是为了等待台积电在生产技术和成本控制方面取得进一步突破。

责编:Amy.wu
您可能感兴趣
最近收到一款Jetson Orin Nano Super开发套装,我打算拿它来做个简单的AI应用开发...在没有任何AI应用和嵌入式应用开发经验的基础上...主打传说中的零代码开发~
这一新指导政策不仅反映了中国在芯片产业中减少对外依赖的战略意图,也体现了RISC-V架构在中国芯片产业中的重要地位和发展潜力。
“祖冲之三号” 具备105个可读取比特和182个耦合比特,处理量子随机线路采样问题的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快15个数量级,超过谷歌2024年10月公开发表的最新成果6个数量级。
目前英特尔采取了“产能匹配”策略,即需确保“投资节奏与市场需求一致”,避免过度投入导致产能闲置。这番说辞或意味着英特尔面对巨大财务压力作出了不得已的战略调整。
微软还强调,拜登政府的《人工智能扩散出口管制框架》限制了美国向许多快速增长且具有战略意义的市场出口关键AI组件,破坏了特朗普政府的两项优先事项:加强美国的AI领导地位以及减少美国近万亿美元的贸易逆差。
Ocelot是AWS与加州理工学院合作开发的,集成了两个堆叠在一起的小型硅微芯片。 AWS表示,该芯片的设计可将与纠错相关的成本降低多达90%。
TEL宣布自2025年3月1日起,现任TEL中国区地区总部——东电电子(上海)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经理赤池昌二正式升任为集团副总裁,同时兼任东电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总裁和东电光电半导体设备(昆山)有限公司总裁。
预计在2025年,以下七大关键趋势将塑造物联网的格局。
领域新成果领域新成果4月必逛电子展!AI、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汽车、新能源、半导体六大热门新赛道,来NEPCON China 2025一展全看,速登记!
本次股东大会将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形式召开,股东们可选择现场出席或线上参会。
千万级中标项目5个,百万级中标项目12个。文|新战略根据公开信息,新战略移动机器人产业研究所不完全统计,2025年2月,国内发布35项中标公告,披露总金额超15527.01万元。(由新战略移动机器人全
插播:历时数月深度调研,9大系统性章节、超百组核心数据,行家说储能联合天合光能参编,发布工商业储能产业首份调研级报告,为行业提供从战略决策到产品方向、项目资源的全维参考!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订阅又一地
今日光电     有人说,20世纪是电的世纪,21世纪是光的世纪;知光解电,再小的个体都可以被赋能。追光逐电,光引未来...欢迎来到今日光电!----追光逐电 光引未来----图1 采用自上而下方法实
今日光电     有人说,20世纪是电的世纪,21世纪是光的世纪;知光解电,再小的个体都可以被赋能。追光逐电,光引未来...欢迎来到今日光电!----追光逐电 光引未来----编者荐语特征提取是计算机
回顾2024年,碳化硅和氮化镓行业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进步,并经历了重要的变化。展望2025年,行业也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更好地解读产业格局,探索未来的前进方向,行家说三代半与行家极光奖联合策划
差分运算放大电路,对共模信号得到有效抑制,而只对差分信号进行放大,因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差分电路的电路构型    上图是差分电路。    目标处理电压:是采集处理电压,比如在系统中像母线电压的采集处理,
‍‍近几年,随着Mini/Micro LED技术的高速发展,LED产业呈现几大发展趋势,如LED显示间距持续缩小、LED芯片持续微缩化、产品、工艺制造环节更为集成,以及RGB 封装与COB 降本需求迫
插播:历时数月深度调研,9大系统性章节、超百组核心数据,行家说储能联合天合光能参编,发布工商业储能产业首份调研级报告,为行业提供从战略决策到产品方向、项目资源的全维参考!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订阅刚开年
高通又放大招了!3月3日,也就是MWC世界移动通信大会的第一天,高通正式宣布,推出自家的最新5G调制解调器及射频解决方案——高通X85。高通X85对于高通X85的发布,行业早有关注。因为高通的手机So
据报道,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在西班牙巴塞隆纳的全球发表会上表示,小米汽车计划于2027年进军海外市场。小米的立足之本在于深耕本土市场,作为一家中国车企,唯有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方能谈及海外扩张。因此,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