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华微发布重要公告,宣布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2亿元收购芯邦科技持有的深圳芯邦智芯微电子有限公司100%的股权……

12月20日,杭州晶华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晶华微”)发布重要公告,宣布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2亿元收购深圳芯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芯邦科技”)持有的深圳芯邦智芯微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芯微”)100%的股权。

值得注意的是,芯邦科技科创板IPO于2023年10月19日终止,而智芯微成立于2024年9月11日,是芯邦科技旗下智能家电控制芯片业务平台。在9月19日,晶华微就与芯邦科技签署了《杭州晶华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支付现金购买资产之意向协议》,公司拟以不超过人民币14,000万元现金购买芯邦科技属下持有智能家电控制芯片业务资产的全资子公司智芯微60%至70%的股份,并取得控制权。

如今,经审计与评估及双方进一步协商谈判,公司拟收购智芯微股权提升至100%。专家分析称,上市公司全资收购标的公司,或是为了实现更深层次的业务整合,提高运营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提升收购比例至100%,可以避免其他竞争者获取标的公司的控制权,稳固公司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确保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

此次交易如果完成,智芯微将成为晶华微的全资子公司,标志着晶华微在智能家电控制芯片领域的布局迈出关键一步。

收购目的

据公告显示,本次交易的业绩承诺期为2025年至2027年,智芯微在此期间实现的目标净利润分别不低于720万元、1140万元和2140万元,累计目标净利润合计不低于4000万元。这一承诺不仅体现了晶华微对智芯微未来发展的信心,也为投资者提供了一定的业绩保障。

晶华微表示,公司聘请了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对智芯微财务状况进行审计。2024年9月至10月,该公司营收399.7万元,净利润32.97万元,综合毛利率为31.75%,截至10月31日净资产为3332.97万元。

来源:晶华微公告

智芯微作为芯邦科技旗下专注于智能家电控制芯片业务资产的经营主体,其触控、LED驱动、MCU产品已广泛应用于触摸按键式交互的智能家电产品,包括冰箱、洗衣机、油烟机、洗地机、烤箱、微波炉、电饭煲等各类家电。其客户涵盖了美的、苏泊尔、长虹美菱、科沃斯、华帝股份、西门子、飞利浦等知名品牌厂商。

公告显示,2025年度,智芯微在2024年度推出的CBM7216已实现量产,并已导入80余个新项目,预计该产品将在2025年度为智芯微新增营业收入1,000万元以上。同时,智芯微的首款32位家电触摸MCU产品已于2024年10月送出流片,预计将于明年上半年正式推出市场。

对于晶华微而言,此次收购不仅是一次业务上的拓展,更是一次战略上的升级。晶华微计划利用智芯微在智能家电控制芯片领域的核心技术(触摸控制、MCU、LED驱动等),拓展公司现有的基于高精度ADC的数模混合SoC技术的应用领域;在产品方面,有助于公司拓展MCU产品,完善公司在消费电子、智能家居、白色家电的解决方案;在市场及客户方面,一方面提升公司在消费电子、智能家居市场覆盖度和占有率,另一方面有助于公司产品拓展白色家电市场;在供应链方面,进一步提升公司及标的公司原材料采购成本优势。

在产品方面,智芯微的加入将丰富晶华微的产品序列,完善公司在消费电子、智能家居、白色家电等领域的解决方案。双方将共同发挥各自的市场和客户优势,促进市场与客户协同,提升公司在消费电子、智能家居市场的覆盖率和占有率,并拓展白色家电市场。尤其是晶华微借此可快速切入并扩大市场份额,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增强市场竞争力。

智芯微模拟财务数据 资料来源:晶华微公告

值得注意的是,智芯微虽然成立时间较短,但其背后的芯邦科技却是一家在SoC设计领域具有深厚底蕴的技术平台型集成电路设计公司。芯邦科技已成功设计出多款USB存储盘控制芯片及SD存储卡控制芯片,并已实现规模销售。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技术的快速发展,芯邦科技需要更加聚焦于其核心业务,而智芯微作为其非核心资产,出售给晶华微无疑是一个双赢的选择。

科技“智能家电控制芯片”毛利率情况 (资料来源:公司招股书)

面临的挑战

对于晶华微来说,此次收购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和风险。首先,智芯微作为一家新成立的公司,其未来的业绩增长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其次,晶华微需要有效整合双方的技术和资源,确保收购后的协同效应能够充分发挥。为此,晶华微已经制定了详细的整合计划和风险控制措施,以确保收购的顺利进行和公司的长期发展。

据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4年10月31日,智芯微股东全部权益账面价值约为3,332.97万元,而经收益法评估后,其股东全部权益价值达到了20,120万元,增值率高达503.66%,溢价比例超过5倍。尽管如此高的溢价引发了市场关注,但考虑到智芯微在智能家电控制芯片领域的潜力及其现有市场份额,这一估值似乎也在合理范围内。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晶华微在发布此次收购公告前的一个月,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这一事件虽然对晶华微的股价和声誉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公司表示将积极配合证监会的调查工作,并加强内部控制和信息披露的规范性。此次收购的顺利完成也将有助于提升公司的市场形象和投资者信心。

相关阅读:晶华微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责编:Luffy
您可能感兴趣
收购后,Edge Impulse 品牌将保留,作为高通的一家子公司,继续支持现有的网站,并致力于支持开发者和生态系统合作伙伴。
惠普宣布以1.16亿美元收购人工智能硬件初创公司Humane的核心资产,包括其操作系统CosmOS、技术团队及300多项专利,预计将于本月底完成。这一收购同时也宣告了Humane旗下明星产品AI Pin的彻底退场......
软银集团近期传出有意收购芯片设计公司Ampere 的消息,这一交易若成功完成,Ampere的收购将加速Arm在数据中心市场的渗透,双方谈判已进入“深入阶段”,交易可能在未来几周内宣布......
CMA机构已暂时接受了芯片设计软件制造商新思科技为解决其拟议的350亿美元收购Ansys交易可能引发的竞争问题而提出的补救措施。作为条件性批准的一部分,新思科技承诺将剥离Ansys的PowerArtist业务以及出售自身的光学解决方案集团,以回应CMA对合并后实体可能减少市场竞争的担忧。这一进展标志着此笔EDA领域“世纪大收购”迈向完成的重要一步,预计整个过程将在2025年上半年内完成......
恩智浦半导体(NXP)近期在汽车电子领域展开了一系列重要的收购行动。在短短一个月内,恩智浦连续收购了两家重要的汽车技术公司。这些收购可能是恩智浦长期战略布局的一部分,旨在通过并购快速扩展其业务范围,增强竞争力......
在当前全球半导体产业竞争日趋白热化的背景下,先进封装技术已经成为决定未来竞争力的关键。中资在前两次对ASMPT的潜在收购中未能成功,这在中国半导体产业面临更加严峻的国际并购环境的当下,尤为令人扼腕。
随着摩尔定律的效应逐渐趋缓,半导体产业正转向结构、材料与系统级创新,以“P-P-A-C”四大指标取代尺寸缩小为核心。泛铨科技以EELS技术深入分辨3D NAND结构,展现在化学键与元素价态分析中的独特优势……
Wolfspeed 作为碳化硅材料与器件领域的领先制造商,正式发布了第 4 代碳化硅 MOSFET 技术平台。该平台通过优化开关特性,针对性解决了高功率设计中普遍存在的效率瓶颈与热管理难题。
现代汽车将能够提供类似智能家居的体验,以Apple CarPlay和Android Auto作为中央枢纽。然而,随着连接设备数量的增加,如何确保稳定的性能表现成为了一个复杂的挑战。
2025年4月15日至17日,欢迎莅临上海慕尼黑上海电子展Pickering Electronics展位N3-329
点击上面↑“电动知家”关注,记得加☆“星标”!电动知家消息,近日,针对“长安汽车股东变更后,某些子品牌将关停消失”言论,长安汽车品牌公关部总经理米梦冬表示该信息为虚假消息。此前有消息称,长安汽车的一些
点击上面↑“电动知家”关注,记得加☆“星标”!电动知家消息,2025年3月,零跑汽车在中国新势力品牌销量榜中首次夺冠。当月零跑汽车交付量达到37,095台,同比增长超过154%,环比增长47%,超越了
点击上方“C语言与CPP编程”,选择“关注/置顶/星标公众号”干货福利,第一时间送达!最近有小伙伴说没有收到当天的文章推送,这是因为微信更改了推送机制,导致没有星标公众号的小伙伴刷不到当天推送的文章,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ENTERPRISE关注公众号,点击公众号主页右上角“ ··· ”,设置星标,实时关注智能汽车电子与软件最新资讯据国内媒体报道,东风汽车旗下全国产自主可控高性能车规级MCU芯片DF3
一直以来,制造业中依靠的是手工记账的方式来进行管理,或是普通的硬件系统成为主要的管理手段,但是由于各个系统的集成相对独立,随之而来的是信息孤岛、数据沉默和流程障碍等瓶颈问题。如何将各大管理系统相互融合
大侠好,欢迎来到FPGA技术江湖,江湖偌大,相见即是缘分。大侠可以关注FPGA技术江湖,在“闯荡江湖”、"行侠仗义"栏里获取其他感兴趣的资源,或者一起煮酒言欢。本系列将带来FPGA的系统性学习,从最基
3月25日,由启迪之星(上海)和小即是大创新伙伴联合CCF(上海)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的“大模型X消费级智能终端”互动沙龙在上海杨浦成功举办。来自机智云、面壁智能、FoloToy等百余位产业专家、AI硬
01 基础作业一、傅里叶级数分解1、 傅里叶级数分解与频谱  (1)第一小题  ■ 解答:  信号是偶对称,所以它只存在 cos分量  系数,sin分量系数    。信号的周期  ,则  。  (1)
点击左上角“锂电联盟会长”,即可关注!【前言部分】在全球能源结构向低碳化转型的浪潮下,开发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且成本可控的储能技术已成为新能源产业的核心目标。镍基层状氧化物(NLO)正极材料凭借其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