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回顾一下NFC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自2000-2004年间形成初期协议以来的发展轨迹,可以发现尽管在过去二十年中,应用层进行了诸多优化以适应金融支付、公交一卡通等领域的需求,但基础协议自2004年以来几乎没有重大演进。
“近年来,随着智能化场景时代的到来,原有NFC协议逐渐暴露出无法支持新需求的问题,如选卡不准、多意图交易复杂等,影响了用户体验。”在由智慧终端微电子协会(ITMA)主办的ITMA SUMMIT 2024峰会上,华为终端有限公司产业发展副总裁秦尧在题为《智能终端新一代近场交互,引领极致用户体验》的演讲中,介绍了华为在推动短距通信技术创新及产品优化方面的努力,并展望了未来基于iTAP协议的新一代近场交互技术。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产业发展副总裁 秦尧
现实中的应用场景与挑战
秦尧列举了一系列日常生活中使用NFC技术的场景,从早上的门禁刷卡到晚间的回家刷电梯卡,指出虽然NFC在许多情况下能够满足基本需求,但在特定情境下仍存在显著不足。
例如,在门禁系统中频繁出现的选卡错误问题,以及在咖啡店支付时需要额外输入手机号码进行会员积分关联的情况。这些问题揭示了传统NFC协议缺乏对用户意图的理解和支持,导致操作繁琐且效率低下。
此外,他还提到佩戴华为手表尝试刷第三方门锁时遇到的互不兼容问题,这反映了当前NFC协议在设备互通性和认证方面存在的缺陷。秦尧强调,尽管市场上有大量支持NFC功能的设备,但由于标准执行不统一或基础性互联认证工作缺失,实际应用中往往难以实现无缝连接。
推动协议创新与标准化
面对上述挑战,秦尧提出了几项关键性的思考方向:
- 选卡准确性提升:通过技术创新和协议改进,实现基于明确用户意图的选卡机制,确保每一次刷卡都能准确无误地完成预期操作。
- 多意图交易优化:针对包含支付、优惠选择、积分累积等多种意图的复杂交易流程,优化协议设计,使一次支付过程中可以传递更多相关信息,简化用户的决策过程并提高交易效率。
- 新协议的推出:鉴于现有基础协议过于陈旧,无法满足现代生活需求,华为正与其他产业伙伴合作,探索在ISO标准基础上构建新的协议框架,既保留对旧协议的支持,又引入必要的调整和扩展,以应对不断涌现的新应用场景。
华为的承诺与未来规划
回顾华为在NFC技术上的发展历程,从2014年Mate2开始支持NFC支付,到Mate9、Mate30等全系列手机提供多样化的NFC应用场景,如公交卡、门禁、车钥匙等,华为一直在通过技术创新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求。
秦尧宣布,作为行业领导者之一,华为将积极参与并推动iTAP协议的发展。根据计划,2025年上半年将发布全新的iTAP 1.0标准协议,届时华为旗下所有旗舰手机及手表产品都将全面支持这一新标准。对于已经发布的Mate系列和P系列产品,也将提供在线升级服务,确保用户能够享受到最新技术带来的便利。
最后,秦尧呼吁整个产业生态共同参与进来,加强在体验升级、功能完善等方面的联合创新,共同努力推进iTAP协议标准的制定和完善。他强调,只有通过开放合作,才能真正构建起一个更加高效、便捷且安全的近场通信生态系统,为用户提供前所未有的极致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