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凌晨,谷歌在官方博客上公布了其在量子计算领域的重大突破——最新的量子芯片Willow不到5分钟就完成了一项“标准基准计算”。而如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完成同样的任务,足足要花费超过“10的25次方”年的时间。如果要写出来,则是 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年,这一时间跨度远超宇宙的年龄。

Alphabet及谷歌CEO Pichai表示,“Willow是构建有用的量子计算机的重要一步,它在药物发现、聚变能、电池设计等领域都有实际应用。”而在他发文官宣这项重磅进展后,马斯克、OpenAI联合创始人兼CEO Sam Altman也纷纷与Pichai在社交媒体上展开互动:

Pichai建议有朝一日用SpaceX的星舰在太空里建个量子集群,马斯克回应“这很可能会发生”。

萨姆·阿尔特曼说,“大大的祝贺!!”皮查伊回复说,“多元宇宙未来的量子+AI即将到来,也恭喜o1发布!”

谷歌量子AI实验室的负责人哈特穆特·内文对此高度赞扬,认为Willow的突破可在使用更多量子比特的情况下成倍减少错误,破解了近30年来一直在研究的量子纠错挑战,从而为构建实用的大规模量子计算机铺平了道路。

“低于临界值”为什么这么重要?

错误是量子计算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因为量子比特(量子计算机中的计算单位)往往会与周围环境快速交换信息,因此很难保护完成计算所需的信息。通常,使用的量子比特越多,错误就会越多,系统就会变得像经典系统一样。

根据谷歌量子AI团队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研究结果,“Willow中使用的量子比特越多,错误减少得就越多,系统就越量子化。”该团队测试了越来越大的物理量子比特阵列,从3x3编码量子比特网格扩展到5x5网格,再到7x7网格——每一次,利用谷歌在量子纠错方面的最新进展,错误率都能降低一半。

这一历史性成就在业界被称为“低于临界值”——能够在增加量子比特数量的同时降低错误。必须证明低于临界值才能证明在纠错方面取得了真正的进展,自1995年Peter Shor引入量子纠错以来,这一直是一项艰巨的挑战。

作为首个低于临界值的系统,这是迄今为止构建的可扩展逻辑量子比特最令人信服的原型。这有力地表明,实用的超大型量子计算机确实可以构建。Willow使之更接近运行传统计算机上无法复制的实用、商业相关算法。

破解30年来重大挑战

Willow芯片有105个物理量子比特,是在谷歌量子计算园区建造的制造实验室中开发的。谷歌方面指出,作为设计和制造量子芯片的关键,芯片的所有组件都必须同时经过精心设计和集成,因为如果任何组件滞后或两个组件不能很好地协同工作,就会拖累系统性能。

因此,系统工程至关重要——从芯片架构、制造到开发和校准,需要对量子计算系统进行整体评估,确保最大化系统性能贯穿于全流程。为此,Willow在量子纠错和随机电路采样(RCS)两个系统基准测试中均拥有一流的性能。此类算法基准测试是衡量芯片整体性能的最佳方式。

其他更具体的性能指标也很重要;例如,T1时间(测量量子比特可以保留激发的时间长短—关键的量子计算资源)现在接近100µs(微秒)。与上一代芯片相比,实现了约5倍的性能提升。

谷歌量子硬件部门负责人朱利安·凯利(Julian Kelly)认为,“迅速扩大的差距表明,量子处理器正以双倍指数的速度赶超经典计算机,并且随着扩大规模,其性能将继续远远超过经典计算机。”

接下来,按照谷歌团队的说法,他们已经进行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实验。一方面,运行了 RCS基准测试,该基准测试衡量了与传统计算机的性能,但没有已知的实际应用。另一方面,对量子系统进行了科学上有趣的模拟,这导致了新的科学发现,但仍在传统计算机的范围内。我们的目标是同时完成这两件事——进入传统计算机无法企及的算法领域,这些算法对现实世界的商业相关问题有用。

责编:Lefeng.shao
本文为EET电子工程专辑原创文章,禁止转载。请尊重知识产权,违者本司保留追究责任的权利。
您可能感兴趣
“祖冲之三号” 具备105个可读取比特和182个耦合比特,处理量子随机线路采样问题的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快15个数量级,超过谷歌2024年10月公开发表的最新成果6个数量级。
Ocelot是AWS与加州理工学院合作开发的,集成了两个堆叠在一起的小型硅微芯片。 AWS表示,该芯片的设计可将与纠错相关的成本降低多达90%。
微软全球首款拓扑量子芯片Majorana 1的发布标志着量子计算领域出现又一个重大突破。
据日本经济产业省1月31日发布声明称,为了保护国家安全,决定加强对先进处理器、量子计算机用低温冷却器以及光刻机等高科技产品的外国企业出口管制措施。
我国在量子精密测量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由南方电网公司牵头研发的全球首套±800kV特高压直流量子电流传感器顺利通过了新产品技术鉴定,我国在量子技术应用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在CES展会后的美股交易中,量子计算概念股普遍下跌,英伟达的股价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黄仁勋所说的实现“非常有用”的量子计算机可能需要20至30年的时间,这与市场此前对量子计算商业化进程的乐观预期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一言论直接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
TEL宣布自2025年3月1日起,现任TEL中国区地区总部——东电电子(上海)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经理赤池昌二正式升任为集团副总裁,同时兼任东电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总裁和东电光电半导体设备(昆山)有限公司总裁。
预计在2025年,以下七大关键趋势将塑造物联网的格局。
领域新成果领域新成果4月必逛电子展!AI、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汽车、新能源、半导体六大热门新赛道,来NEPCON China 2025一展全看,速登记!
本次股东大会将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形式召开,股东们可选择现场出席或线上参会。
小米宣布全球首发光学预研技术——小米模块光学系统,同时发布官方宣传视频。简单来说,该系统是一个磁吸式可拆卸镜头,采用定制M4/3传感器+全非球面镜组,带来完整一亿像素,等效35mm焦段,配备f/1.4
千万级中标项目5个,百万级中标项目12个。文|新战略根据公开信息,新战略移动机器人产业研究所不完全统计,2025年2月,国内发布35项中标公告,披露总金额超15527.01万元。(由新战略移动机器人全
倒计时1天,『2025年行家说开年盛会(第8届)取势行远·LED显示屏及MLED产业链2025年蓝图峰会』明天正式启幕。本届开年盛会特设「2025年产品/技术/市场蓝图计划」、「COB」、「MiP及玻
今日光电     有人说,20世纪是电的世纪,21世纪是光的世纪;知光解电,再小的个体都可以被赋能。追光逐电,光引未来...欢迎来到今日光电!----追光逐电 光引未来----图1 采用自上而下方法实
回顾2024年,碳化硅和氮化镓行业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进步,并经历了重要的变化。展望2025年,行业也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更好地解读产业格局,探索未来的前进方向,行家说三代半与行家极光奖联合策划
DeepSeek的崛起不仅是技术革新,更是一场从“机器语言”到“人类语言”的范式革命,推动了AGI时代到来。各个行业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为企业数字化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不同企业在落地
回顾2024年,碳化硅和氮化镓行业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进步,并经历了重要的变化。展望2025年,行业也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更好地解读产业格局,探索未来的前进方向,行家说三代半与行家极光奖联合策划
差分运算放大电路,对共模信号得到有效抑制,而只对差分信号进行放大,因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差分电路的电路构型    上图是差分电路。    目标处理电压:是采集处理电压,比如在系统中像母线电压的采集处理,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链接即可报名参会!往期精选《2024年度中国移动机器人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即将发布!2024年,36家移动机器人企业融了超60亿元2024移动机器人市场:新玩家批量入场,搅局还是破局
据报道,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在西班牙巴塞隆纳的全球发表会上表示,小米汽车计划于2027年进军海外市场。小米的立足之本在于深耕本土市场,作为一家中国车企,唯有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方能谈及海外扩张。因此,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