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关于海信集团大规模裁员的消息在社交平台上迅速传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根据一些自称为海信员工的人士透露,海信正面临“大裁员”,员工数量从十一万人减少至八万人,裁员比例可能达到20%-30%。另有认证为海信家电员工的网友表示,裁员将分年前和年后两波进行,整体裁员规模约为30%。
这些消息在网络上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尤其是考虑到海信近年来通过赞助世界大型体育赛事成功树立了“中国第一、世界第二”的形象,作为一家真正意义上的青岛本土大厂,此次裁员传闻无疑给业界带来了震动。
官方回应与内部声音
资料显示,海信集团有限公司曾用名为国营青岛电视机厂(青岛海信电器公司),成立于1979年,位于山东省青岛市,是一家以从事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为主的企业。海信集团直接控股上市公司分别为海信家电和海信视像;海信集团旗下青岛海信网络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科林电;海信视像控股乾照光电。
面对外界的关切,海信集团及其旗下上市公司做出了相应的回应。据媒体报道,当被问及是否确实存在大规模裁员时,海信家电工作人员回复称:“应该不会,具体还没有确定,投资者需要自行研判,至于详细情况不方便透露。”而海信视像方面则表示:“还没接到相关通知。”
与此同时,有部分在职员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虽然他们听说了有关裁员的消息,但对于具体的计划和比例并不清楚。
其中一位校招员工表示自己已经收到了裁员通知,主要裁应届和社招新人,并且正在就补偿问题与公司沟通;另一位来自青岛海信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员工也证实,“很多人已经谈话了”。不过,也有员工指出网上的说法过于夸张,实际裁员人数可能没有那么多,只是今年订单比往年少了些。
并非首次出现裁员传闻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海信第一次遭遇裁员风波。
早在2020年初,海信就曾传出过万人大裁员的消息,当时官方解释为“优胜劣汰”,承认有裁员但否认达到了万人规模。此后,尽管经历了短暂波动,海信的发展似乎较为顺利,“世界第二”的名号颇为响亮,不仅借助全球赛事连续露脸,旗下两家上市公司的业绩也稳步增长,股价最高涨幅甚至达到了低点时的四倍以上。
此外,海信近年来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在并购品牌(如科龙、容声、东芝等)的同时加大了对海外工厂的投资力度,比如在南非、埃及、墨西哥等地建立生产基地。这些战略举措虽然有助于分散风险并提升品牌形象,但也意味着前期投入巨大,加上高昂的体育赞助费用,使得短期内资金流面临较大考验。
当前挑战
然而,在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以及消费市场疲软的大环境下,即便是像海信这样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家电制造商也无法完全免疫于外部压力。
根据海信集团旗下公司海信视像发布的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该公司1-9月实现营收同比增长3.63%,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19.53%。第三季度实现营收同比增长5.8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19.46%。
据统计,海信视像与海信家电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分别下滑接近30%,显示出公司在盈利能力上遇到了一定困难。这一业绩下滑可能与裁员传言有关,如果3万人的数字属实,这可能是近年来,全球科技企业里规模最大的一次,比之前砍得最狠的英特尔的1.5万人整整翻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