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脑机接口的基本分类包括穿戴式与植入式两种。其中,植入式脑机接口作为一种前沿技术,通过直接链接大脑与外部设备,为意识与AI的融合开启了全新的可能性。

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 BCI)是连接大脑与外部设备的技术,旨在通过读取和解码大脑信号,实现人脑与机器的直接通信。目前脑机接口的基本分类包括穿戴式与植入式两种。其中,植入式脑机接口作为一种前沿技术,通过直接链接大脑与外部设备,为意识与AI的融合开启了全新的可能性。这一技术不仅能够接收和解析神经信号,还能够通过外部设备对大脑进行刺激和反馈,从而实现更为精准和高效的交互。

“尽管马斯克的Neuralink公司选择了植入式的方式,但两者各有优势和应用场景。”在第三届南渡江智慧医疗与康复产业高峰论坛上,深圳微灵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董事长李骁健表示,他为与会者带来了一场关于植入式脑机接口技术的演讲,展示了微灵医疗在该领域的最新成果,还深入探讨了这一技术对未来医疗器械发展的深远影响。

深圳微灵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董事长李骁健

植入式脑机最新临床案例

李骁健首先分享了植入式脑机接口的最新临床应用实例。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Neuralink的临床试验。一位瘫痪的志愿者通过植入Neuralink设备,成功实现了脑控下象棋。该设备通过微创手术将传感器植入大脑,外部装置通过无线方式与植入体通信,读取大脑信号。

另一项重要的研究是通过脑机接口实现语音重建,患者通过植入电极,即使不发声也能通过神经信号重建语言。

据悉,微灵医疗在植入式脑机接口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李骁健详细介绍了公司的核心技术和产品矩阵。他们自主研发的μECoG电极,采用微创方式将薄膜电极导入脑内,贴附在脑皮层表面。这种薄膜电极通过纳米技术固定在脑皮层上,能够稳定地采集神经信号。

“这一技术已经在新西兰兔脑内植入实验中得到了验证,成功记录到了运动特异性的神经活动,信号采集也非常清晰。” 李骁健说道。

全植入式专用脑机芯片

为了实现全植入式脑机接口系统的高效运作,微灵医疗还研发了自研全植入式专用脑机芯片,该神经电生理芯片具有16道采集和16道刺激,在尺寸、性能和功耗等方面均符合高密度电极阵列和低功耗的脑机接口应用需求,为脑机接口系统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目前,团队已经完成了两款便携式采集系统的开发,包括全频段数字脑电图机(医疗级)和千通道神经电生理信号采集器(科研级),分别适用于不同场景:

  • 便携式采集系统:适用于癫痫术前检测,通过将放大器集成在头罩中,患者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由活动,大大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
  • We-Linking I型样机:这是一种全植入式脑机接口系统,类似于Neuralink的植入体。该系统可以通过无线方式供电和通信,解决了传统脑机接口设备体积大、不便携的问题。目前,该系统已进入临床前实验阶段,预计明年上半年将进行临床试验。

生态和临床上的突破

除了硬件技术的突破,微灵医疗还构建了完善的产品生态圈。他们依托全植入式脑机接口技术,在严肃医疗领域推出了包括中风、脊髓损伤、渐冻症等运动失能,以及语音失能、AD/PD神经系统疾病和精神调控适应症在内的多项产品。这些产品通过采集、分析、治疗三个环节,为患者提供了全面的解决方案。

在临床科研合作方面,微灵医疗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他们利用薄膜自粘附μECoG电极,在国内率先实现了围手术期精细功能脑图谱动态解析,为术中脑信号监测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此外,他们的跨尺度全频段脑神经信号采集设备也受到了广泛的认可,成为国内唯一得到脑科学国际顶刊认可的千通道采集器。

在演讲中,李骁健还展示了微灵医疗的全植入式脑机接口临床研究定制平台。该平台通过双向无线通信和供电系统,实现了神经电极系列、植入电子、封装、面阵馈通等系统的链接。同时,它还支持最多同时128个采集/刺激通道的拓展,为临床研究和治疗提供了更为灵活和高效的解决方案。

最后,李骁健分享了微灵医疗在融资和市场拓展方面的成果。他表示,公司已经获得了硬科技投资机构、产业资本及政府基金的近亿元融资,这将为公司未来的研发和市场拓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同时,他也表示,微灵医疗将继续致力于推动植入式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责编:Luffy
本文为EET电子工程专辑原创文章,禁止转载。请尊重知识产权,违者本司保留追究责任的权利。
您可能感兴趣
这款MCU的发布标志着德州仪器在超小型MCU领域的重大突破,尤其是在医疗设备和微型系统中,其小尺寸和高性能使其成为理想选择。
信号传输是脑机接口的技术难点。华为这次新专利应该是在攻克这一技术壁垒,期待能带来突破,让脑机接口技术实现场景化应用。麦肯锡预测,到2030年全球脑机接口在医疗产业应用的潜在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00亿美元,到2040年有望达到1450亿美元。
这一创新研究的意义在于利用血液发电并测量电导率的新型芯片不仅可以快速监测健康情况,还能推动医疗测试的普及和发展,特别是在更多基础医疗设施欠缺的地方得以应用,让更多人能享受到医疗技术进步带来的福祉。
量子计算正在向我们快步走来!在理解、设计和优化量子器件的行为方面,量子器件建模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却面临着一系列挑战。本文除了分析量子器件建模的各种挑战外,还分析了量子计算原理和退相干成因,介绍了建模注意事项及专业测试解决方案提供商Keysight的、支持量子器件晶圆级自动化测量的量子器件建模平台。
在我们所能看到的画面之外,热成像技术还能捕捉看不见的光线,探测可见光谱之外的发光物体。如果结合人工智能 (AI) 的力量,它将有望克服传统2D检测的局限性,提供身临其境、深入洞察的未知之旅,并在医疗应用中提供广泛的解决方案。
基于MEMS的植入式无线压力传感器,彻底改变了心力衰竭的监测管理,为许多患者提供了延长生命的选择。但目前的技术只是触及了可能性的表面,接下来必须继续突破这项技术的极限,让患者拥有一切可能的工具,来监测管理慢性病发展状况,让他们活得更长,生活得更好。
随着摩尔定律的效应逐渐趋缓,半导体产业正转向结构、材料与系统级创新,以“P-P-A-C”四大指标取代尺寸缩小为核心。泛铨科技以EELS技术深入分辨3D NAND结构,展现在化学键与元素价态分析中的独特优势……
Wolfspeed 作为碳化硅材料与器件领域的领先制造商,正式发布了第 4 代碳化硅 MOSFET 技术平台。该平台通过优化开关特性,针对性解决了高功率设计中普遍存在的效率瓶颈与热管理难题。
现代汽车将能够提供类似智能家居的体验,以Apple CarPlay和Android Auto作为中央枢纽。然而,随着连接设备数量的增加,如何确保稳定的性能表现成为了一个复杂的挑战。
2025年4月15日至17日,欢迎莅临上海慕尼黑上海电子展Pickering Electronics展位N3-329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链接即可报名参会!▲蓝芯科技湖州智能制造基地往期精选《2024年度中国移动机器人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即将发布!2024年,36家移动机器人企业融了超60亿元2024移动机器人市场:新
点击左上角“锂电联盟会长”,即可关注!宁德时代CTO高焕在2025年3月29日举行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表示,为了超充过多牺牲电池产品的可靠性、寿命、安全,甚至能量密度是不可取的。这一观点反映了宁
据统计,2024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140万辆,占汽车总量的8.90%;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2209万辆。2024年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1125万辆,占新注册登记汽车数量的41.83%,与2
一直以来,制造业中依靠的是手工记账的方式来进行管理,或是普通的硬件系统成为主要的管理手段,但是由于各个系统的集成相对独立,随之而来的是信息孤岛、数据沉默和流程障碍等瓶颈问题。如何将各大管理系统相互融合
点击左上角“锂电联盟会长”,即可关注!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与碳中和目标推动下,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其技术发展路径备受关注。本文系统分析了当前动力电池技术面临的续航焦虑、安全挑战、成本压力及
导读随着快充时代的到来,纯电动汽车正逐步向800V电池架构转变,对绝缘检测、高压测量等功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高压隔离开关,可通过控制开关的通断来采样电压,对BMS系统和工业储能来说至关重要。今天给大
作者:Faheem Zahid, Littelfuse产品营销经理    Jose Padilla, Littelfuse产品管理高级总监 Littelfuse推出新型1300V A5A沟槽分立式IG
编者语:后台回复“入群”,加入「智驾最前沿」微信交流群背景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CNN)的核心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局部连接、权值共享、多卷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