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小米集团发布了2024年第三季度业绩公告。财报显示,小米三季度收入925.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5%。其中,手机×AIoT分部收入为828亿元,同比增长16.8%,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分部收入为97亿元。
经调整净利润为63亿元,同比增长4.4%。截至2024年9月30日,小米的现金储备达到了1516亿元,同比增长18.7%,创下历史新高。
图:小米集团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截图
财报数据显示,小米营收已连续6个季度环比提升,第三季度经调整净利润为63亿元,同比增长4.4%,其中包括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经调整净亏损15亿元。
业绩亮点
- 总收入大幅增长:小米三季度总收入925.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5%。这一成绩得益于公司在手机、AIoT、智能电动汽车等多领域的全面发展。
- 手机业务稳定增长:智能手机业务收入475亿元,同比增长13.9%,全球市场出货量达4310万台,同比增长3.1%。根据Canalys数据,小米在全球市场连续17个季度排名前三,市占率13.8%,在中国市场排名升至第四,市占率14.7%,连续三个季度提升。小米智能手机的平均销售价格(ASP)为1102.2元/部,同比上涨10.6%,主要由于高端智能手机出货量占比增加。
- AIoT业务持续发力:在IoT与生活消费产品方面,第三季度业务收入为2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3%,毛利率创历史新高,达20.8%。小米AIoT平台已连接的IoT设备数同比增长23.2%至8.61亿台,米家APP的月活跃用户数超1亿,同比增长19.2%,小爱同学月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8.5%至1.35亿。
- 互联网业务:第三季度收入再创历史新高,达8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1%,毛利率同比提升3.1个百分点至77.5%,保持在较高水平。
- 智能电动汽车业务初见成效: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分部收入为97亿元,虽然经调整净亏损15亿元,但整体发展势头良好。第三季度,小米SU7系列交付新车达39790辆,截至2024年9月30日,小米已交付67157辆新车。随着产能的持续提升,小米汽车每辆亏损也在减少,三季度单车亏损约3.8万元,较二季度的超6万元大幅缩减。小米汽车11月18日提前完成10万台新车交付目标,全年将冲刺13万台交付目标。
- 研发投入持续增加:三季度研发费用60亿元,同比增长19.9%。截至2024年9月30日,研发人员总数达20436人,占员工总数的48.6%。
现金储备创新高
截至2024年9月30日,小米的现金储备达到了1516亿元,同比增长18.7%。这一创纪录的现金储备不仅体现了小米在财务管理上的卓越能力,也为公司在未来的发展中提供了充足的财务支持。现金储备的增加有助于小米在技术研发、市场拓展和新业务布局等方面有更多的灵活性和竞争力。
小米CEO雷军在微博中表示:“小米交出史上最强业绩!小米汽车,11月18日提前完成10万台新车交付目标。2024全年将冲刺13万台交付目标。”这一表态显示了小米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关于亏钱卖车,雷军怎么看?
小米集团此前发布的第二季度财报显示,二季度公司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分部收入为64亿元,毛利率为15.4%左右,亏损18亿元,同期,小米交付了27307辆新车。彼时,有媒体以此推算,称小米汽车单车亏损超6万元,该话题一度冲上热搜。
以此推算,三季度,小米汽车每辆亏损约3.8万元,较二季度的超6万元大幅缩减。
“小米SU7卖一辆亏6万多”引发关注时,雷军曾回应称,“我觉得这个算得既对也不对,因为小米汽车还在投入期,刚刚开始,我觉得我们的财务表现还是不错的,的的确确在第二季度,我们在智能汽车等创新业务上亏了18个亿,换句话说投入了18个亿,但等我们到了一定的规模,我相信很容易打平的,所以大家不用替我们焦虑。”
小米集团合伙人兼总裁卢伟冰在业绩电话会上表示,小米汽车目前仍处于早期阶段,规模还不够大。他强调,自建工厂、自研核心技术等前期重投入是导致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但这也是整个电动汽车行业的普遍规律。卢伟冰指出,小米专注纯电动车市场,而纯电动车的制造成本普遍高于同级别的油车以及插混/增程车。同时,小米SU7产品用料非常扎实,整车成本相应较高,因此短期内亏损是正常的。
卢伟冰预计,随着交付量的增加,亏损将进一步收窄,规模效应将更加明显。卢伟冰还直言,在投入方面,小米目前只有一款车,我们现在也是多产品开发同时并行,还有非常多的技术基建还在建。
智能驾驶是研发的重要维度。日前,小米智能驾驶全面接入端到端大模型,并取名为HAD,2024年12月底开始推送先锋版。截至2024年11月14日,小米智驾活跃率超85%,总行驶里程超8000万公里,NOA里程占智驾里程82.4% 。卢伟冰表示,“最近雷总也提了很多有关小米‘智驾’的内容。在智驾的投入方面,我们的原则是‘上不封顶’。”所谓‘上不封顶’就是哪里需要我们就去投。小米本来投入的就比较晚,很多人发现我们进步怎么这么快,大家都问我,小米进步这么快的原因是什么?其实原因就是‘拼命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