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的未来并不在于特斯拉CyberCab,也不在于取消踏板、方向盘这种物理式的创新设计改变,而在于罗兰贝格所定义的Robotaxi商业化的五大核心要素。而特斯拉CyberCab仅向我们描绘了一张新的出行模式的“蓝图”,但何时落地仍挑战重重。

在自动驾驶技术发展上,马斯克应该属于比较激进的一类。这一点可以从特斯拉“We,Robot”发布会两款无人驾驶车辆的设计得出结论。

10月11日,特斯拉在本次发布会上正式发布了无人驾驶出租车CyberCab、无人客运车Robovan和家用双足机器人Optimus robot。前两款产品可以看作特斯拉打造无人驾驶交通的新型出行方式,Optimus机器人则是特斯拉希望帮助人类从日常的劳动中解放出来。

无人驾驶出租车CyberCab  图源:特斯拉

可以说,三款产品给我们描绘了一个人类与AI共存的生活空间,也是非常契合本次发布会“We,Robot”的主题。就产品亮点而言,无人驾驶车辆最大的“创新”是取消了方向盘和踏板。特斯拉机器人Optimus看起来也进化了很多,跟用户互动,分发“伴手礼”,动作和反应都比以前更像真人。

本文重点就无人驾驶技术进行探讨和分析一下。尽管这一场围绕无人驾驶的发布会对未来的出行和生活方式做出了新设想和蓝图,但离真正的落地还有多大距离?或还是画了一个“大饼“?

特斯拉的“出行方式的盛宴

在本次发布会现场,特斯拉展示了二十多辆CyberCab无人驾驶出租车。而且,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还亲自试乘其中一辆,并通过社交网络平台“X”进行了直播。 

CyberCab是特斯拉在“WE ROBOT”主题发布会上推出的一款概念车,其设计非常未来感,采用了鸥翼门设计,最大亮点是没有方向盘和踏板,仅依靠中控屏幕完成乘客与车辆的指令交互。

CyberCab采用特斯拉自主研发的自动驾驶系统,无需人工干预,即可实现安全、舒适的驾驶体验。该车搭载的FSD(全自动驾驶)系统采用无高精地图和纯视觉的端到端技术,是业界标杆的技术产品。马斯克也声称,CyberCab的自动驾驶能力可以提升驾驶安全性至人类水平的10倍以上。

CyberCab的设计简洁紧凑,车内空间虽然不大,但配备了两个乘客座位,并在前排座椅之间设置了一个信息娱乐系统。这种设计不仅提高了车辆的利用率,还增强了乘客的舒适性和娱乐体验。

同时,CyberCab采用了感应充电技术,无需传统的充电口,只需将车辆停在充电板上即可自动充电。这一创新使得充电过程更加便捷和高效。

值得一提的是,CyberCab将依赖特斯拉独特的AI视觉系统和摄像头进行导航,而不使用激光雷达等其他硬件。这一设计不仅降低了制造成本,还提高了性价比。

马斯克表示,CyberCab预计将在2026年开始生产,其成本将低于3万美元,比特斯拉当前在售的Model 3还要便宜。这一价格优势将有助于推动其大规模量产和普及应用。

此外,CyberCab的商业模式也涉及自营和销售给B端出行平台两种方式,意味着其不仅可用于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个人也可以购买。

而Robovan(无人驾驶客运车)可以理解成“CyberCab放大版”,但其设计风格有所差异,一次能装载最多20人,可以载人载货,将成为城市交通和长途运输的理想选择。马斯克在X平台表示,Robovan的设计灵感来源于装饰艺术火车,如 1936年的Mercury。

算是一场技术变革?

毫无疑问,两款无人驾驶车辆最大的创新点在于取消了方向盘和踏板,而支撑这一创新设计的无人驾驶技术算是一场技术变革吗?

实际上,无人驾驶出租车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物。谷歌旗下的weymo早在2018年就已经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地区提供收费的无人网约车服务,领先于Uber和通用Cruise等竞争对手。

而百度旗下的萝卜快跑自2021年8月发布以来,也已经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武汉等11个城市开放载人测试运营服务,实现了超一线城市的全面覆盖,订单量在2024年一季度已经达到82.6万单。截至2024年4月,萝卜快跑累计提供的自动驾驶服务订单已经超过600万单。

从技术创新的角度,虽然特斯拉的无人驾驶车从整体设计来看更接近无人驾驶出租车,但从实际应用来看并没有太大的创新进步。因此,从技术实现上来看,百度的萝卜快跑运营的车辆完全也可以进行CyberCab那样的外部和内部布局和设计。

与此同时,对比无人驾驶技术路线,CyberCab无人驾驶出租车仍然延续了特斯拉FSD的纯视觉模式方案,没有激光雷达。

一直以来,业界都质疑特斯拉FSD采用纯视觉方案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毕竟自动驾驶意味着对系统可靠性的要求近乎100%,车辆驾乘必须要有足够安全冗余设计,比如搭载激光雷达。而纯视觉方案具有明显的缺陷,主要表现在对于外部感知能力不足,特别是暴雨、大雾、雾霾等复杂气象难以应对,而且对人车混合道路等复杂场景下容易误判。

从特斯拉FSD在美国的表现来看,该系统已经发生过好几起V12版本导致的重大人员伤亡事故。尽管特斯拉仍在不断迭代升级FSD,而且还在利用端到端的基础模型(foundation models)来训练下一代自动驾驶技术方案,但其技术领先性仍难以称得上绝对的安全性。

即使特斯拉纯视觉方案在美国或许可以行得通,但在其他国家可能会寸步难行。这也是为何特斯拉计划在2026年开始生产CyberCab,并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和得克萨斯州小范围内启动无人监督的完全自动驾驶功能FSD运营的重要原因。而且,参考以往的延期行为,马斯克的这一承诺大概率是无法按时兑现的。

无人驾驶还很遥远

除了技术层面的原因,无人驾驶还面临监管和市场接受度层面更大的挑战。

数年之前,就有专业人士断言,未来的全自动驾驶要落地,到最后要解决的一定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政策和伦理问题,没有政策的配合,或系统化、结构化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道路交通规定的改制),L5级无人驾驶就是妄谈。

此前,罗兰贝格(Roland Berger)提出了关于Robotaxi商业化的五大核心要素,包括政策监管、技术、成本、运营及服务以及市场接受度。这些要素是实现Robotaxi商业化的关键,共同推动Robotaxi的商业化进程。也就是说,即使未来技术、成本、运营的问题都得到解决,也要面临政策监管、市场接受度的难关。

2023年,Cruise已经在美国有过一次商业化失败的案例。2023年8月,Cruise正式得到监管部门批准,允许其在旧金山全天候商业运营Robotaxi。

2023年10月,在美国旧金山发生了一起涉及Cruise无人驾驶出租车的交通事故。一名行人首先被一辆普通汽车撞击,随后被甩到Cruise自动驾驶出租车前并遭到碾压。在这起事故中,Cruise无人驾驶出租车在紧急制动后试图靠边停车,但在转向停车的过程中未能正确处理情况,导致该行人被二次碾压,并拖行了约六米至七米的距离,造成其全身多处严重损伤。

而且,在第二天提交的行车记录视频中,Cruise选择性删除了拖拽行人的部分内容,直到9天后才披露全部视频。

最终,这一事件导致Cruise在加州的运营许可被暂停,还引发了广泛的负面影响。到2023年11月,危机发酵,Cruise宣布召回Robotaxi车辆,并宣布暂停与通用、本田合作开发的自动驾驶车Origin的生产。同时,Cruise还宣布暂停员工股票套现计划,并且联合创始人兼CEO凯尔·沃格特引咎离职,随后联合创始人兼首席产品官丹尼尔·坎也宣布离开。

这一事件极大影响了各国政府对无人驾驶普及运营的态度,使得该技术将更加难以获得批准。

同时,特斯拉自动驾驶功能FSD还有数据安全的考量,比如特斯拉需要解决汽车数据跨境传输、隐私保护等安全合规问题,才能在中国落地FSD。

此外,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还需相关政策与法规配套与支持,比如自动驾驶汽车运营的技术条件和保险要求方面的指导,以及车辆安全责任划分等,都需要进一步规范与完善。

还有,特斯拉CyberCab这样的无人驾驶技术还会触及汽车制造行业的利益,毕竟过高的Robotaxi普及率,必然会降低消费者购买私家车的欲望。而且,无人驾驶技术还会抢夺一部分人的就业机会。比如,萝卜快跑的无人驾驶技术在武汉的运营就引发了关于其对就业市场影响的广泛讨论。这一定会让各国政府考量和平衡其中的利益关系。

由此可见,自动驾驶的未来并不在于特斯拉CyberCab,也不在于取消踏板、方向盘这种物理式的创新设计改变,而在于罗兰贝格所定义的Robotaxi商业化的五大核心要素。而特斯拉CyberCab仅向我们描绘了一张新的出行模式的“蓝图”,但何时落地仍挑战重重。

关于这一结论,特斯拉股票在当地时间10月11日跌超8%,总市值单日蒸发近67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过4700亿元),足以说明特斯拉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活动令投资者失望,带动公司股价走软。

责编:Jimmy.zhang
本文为EET电子工程专辑原创文章,禁止转载。请尊重知识产权,违者本司保留追究责任的权利。
您可能感兴趣
Alphawave作为高速数据传输技术领域的领先企业,成为多家巨头争夺的目标。据报道,全球最大的半导体IP厂商ARM也曾希望收购Alphawave,以获取先进的串行器/解串行器(SerDes)技术......
对于公司陷入停摆的传言,达闼回应称:“尽管短期内遭遇资金流动性挑战,我们仍坚持在机场服务、医疗辅助等领域完成交付。20​​25年待签约及新融资额达2亿—3亿元。”
Apple Intelligence的多语言支持和全球推广计划表明苹果正在积极扩展其AI功能的应用范围,以满足不同地区用户的需求。
OpenAI的400亿美元融资不仅是其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更标志着人工智能行业进入“超级资本化”阶段。
太阳能成为数据中心首选电力来源的路径已更加清晰,且在政策、技术、实践应用已有很好的示范效应。尽管面临间歇性、空间限制等挑战,但随着储能技术突破与政策加码,太阳能有望在未来十年内主导数据中心的能源结构。
Chiplet技术作为后摩尔时代突破性能瓶颈的关键路径,正加速从概念走向规模化应用。在这个过程中,各类设计验证工具也针对AI芯片特性迎来的全面升级,但要实现动Chiplet向“即插即用”生态演进,还有一系列难题需要解决……
随着摩尔定律的效应逐渐趋缓,半导体产业正转向结构、材料与系统级创新,以“P-P-A-C”四大指标取代尺寸缩小为核心。泛铨科技以EELS技术深入分辨3D NAND结构,展现在化学键与元素价态分析中的独特优势……
Wolfspeed 作为碳化硅材料与器件领域的领先制造商,正式发布了第 4 代碳化硅 MOSFET 技术平台。该平台通过优化开关特性,针对性解决了高功率设计中普遍存在的效率瓶颈与热管理难题。
现代汽车将能够提供类似智能家居的体验,以Apple CarPlay和Android Auto作为中央枢纽。然而,随着连接设备数量的增加,如何确保稳定的性能表现成为了一个复杂的挑战。
2025年4月15日至17日,欢迎莅临上海慕尼黑上海电子展Pickering Electronics展位N3-329
据统计,2024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140万辆,占汽车总量的8.90%;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2209万辆。2024年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1125万辆,占新注册登记汽车数量的41.83%,与2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ENTERPRISE关注公众号,点击公众号主页右上角“ ··· ”,设置星标,实时关注智能汽车电子与软件最新资讯据国内媒体报道,东风汽车旗下全国产自主可控高性能车规级MCU芯片DF3
大侠好,欢迎来到FPGA技术江湖,江湖偌大,相见即是缘分。大侠可以关注FPGA技术江湖,在“闯荡江湖”、"行侠仗义"栏里获取其他感兴趣的资源,或者一起煮酒言欢。本系列将带来FPGA的系统性学习,从最基
一直以来,制造业中依靠的是手工记账的方式来进行管理,或是普通的硬件系统成为主要的管理手段,但是由于各个系统的集成相对独立,随之而来的是信息孤岛、数据沉默和流程障碍等瓶颈问题。如何将各大管理系统相互融合
3月25日,由启迪之星(上海)和小即是大创新伙伴联合CCF(上海)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的“大模型X消费级智能终端”互动沙龙在上海杨浦成功举办。来自机智云、面壁智能、FoloToy等百余位产业专家、AI硬
点击左上角“锂电联盟会长”,即可关注!国家标准计划《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起草,委托TC114SC27(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动车辆分会)执行 。 拟实施日期:20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ENTERPRISE关注公众号,点击公众号主页右上角“ ··· ”,设置星标,实时关注智能汽车电子与软件最新资讯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征收34%的所谓“对等关税”。随后
点击左上角“锂电联盟会长”,即可关注!【研究背景】锂离子电池(LIBs)因其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和广泛应用而受到重视,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便携式电子设备和储能系统等领域。然而,析锂作为一种主要的电池
对于点击上面↑“电动知家”关注,记得加☆“星标”!电动知家消息,4月7日上午,蔚来法务部官微发文,称持续开展打击黑公关、水军及侵权网络账号的法律行动,其中,“车曝台”在被法院一审判决侵权败诉后已被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