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汉科技大学材料学部“志同‘稻’合”学生团队取得了一项令人瞩目的科研成果。该团队通过低温镁热技术,成功地从稻杆、稻壳等水稻副产物中提取出了高纯度的纳米碳化硅(SiC),这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这一创新不仅为半导体材料的制备开辟了新的途径,还极大地提升了农业副产物的附加值,为实现绿色农业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可能。
(图自:武汉科技大学官网,下同)
据悉,该团队负责人韦奕麒自2021年起便开始研究碳化硅材料。在带领团队成员赴各地农村调研时,他注意到农业副产物堆积严重,传统的处理方法如焚烧不仅严重污染环境,而且收益低,附加值有限,综合利用率不足50%的问题。经过对30余种农业副产物的检测,他们发现水稻中的氧化硅含量高且粒度均匀,是制备纳米碳化硅的理想原料。
然而,如何从稻杆、稻壳等原料中低温、便捷地大规模合成纳米碳化硅,并控制其尺寸形态,是技术上的难点。国内外工业上常用的碳热还原法制备碳化硅,需要高达1600~2200℃的温度,能耗大且纯度低,转化工艺复杂。针对这一问题,“志同‘稻’合”团队通过实验和热力学计算,经过数百次的尝试和优化,最终成功研发出了低温镁热技术和动态热量控制技术。这两项技术的突破,使得团队能够在较低的温度下,将稻杆、稻壳中的天然纳米氧化硅与碳反应,转化为颗粒均匀、纯度高达99.99%的纳米碳化硅产品,颗粒尺寸可细达30nm。
此外,团队还自研了动态热量控制技术,突破了镁热过程中因局部高温引起的纳米碳化硅烧结问题,进一步保障了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这一创新技术不仅提高了纳米碳化硅的纯度,还使得制备过程更加环保、节能。
在取得这一科研成果后,“志同‘稻’合”团队迅速开展了试点工作。他们面向农户以高于市场100%的价格收购稻壳,并采用低温工艺生产高纯度纳米碳化硅产品。据初步估算,这一项目在三年内可为企业新增营业额1000万元以上。同时,团队正在与企业开展战略合作,进行产品的试用和推广。未来,他们计划在各村镇建立农业副产物原料加工基地,以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农业副产物的利用率,助农增收。
纳米碳化硅作为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在芯片制造、高端陶瓷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随着全球碳化硅产量的供不应求,这一创新技术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韦奕麒表示,团队将继续迭代技术,计划开发完善的纳米碳化硅转化技术,以利用更多的农业副产物,助力发展绿色农业,做乡村振兴的实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