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是促进硅光子技术广泛应用的杀手级应用吗?鉴于过去几年AI的爆炸式增长推动了对高速互连和更高带宽的需求,以及随之而来的以太网光收发器的需求,人们可能会这么认为。

人工智能(AI)是促进硅光子技术广泛采用的杀手级应用吗?鉴于过去几年AI的爆炸式增长推动了对高速互连和更高带宽的需求,以及随之而来的以太网光收发器的需求,人们可能会这么认为。

这是Soitec和CEA-Leti于今年3月在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举行的行业研讨会上提出的问题,研讨会由英伟达(Nvidia)共同主持,随后由EE Times作为独家媒体合作伙伴主持了圆桌讨论。在光纤通信(OFC)大会展览期间,来自LightCounting、捷普(Jabil)、台积电、谷歌和英伟达的演讲者介绍了硅光子技术在云数据中心以及企业和电信网络中满足AI的海量数据传输和处理需求的案例。

图1:人工智能使以太网收发器市场规模在短短两年内翻了一番,预计今年和2025年的销量都将翻番。(来源:LightCounting)

根据LightCounting的数据,人工智能使以太网收发器的市场规模在短短两年内翻了一番,预计今年和2025年的销量都将翻一番。光学器件在未来可以发挥关键作用,但光连接的功耗需要降低。LightCounting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Vladimir Kozlov表示,截至2023年,50GW的电力足以支持云数据中心的所有硬件。但到2029年,这一数字将增加到150GW以上。

“光互连所消耗的电力占总电力的比重将从现在的0.5%上升到1.5%。”Kozlov说道。

从演讲中可以明显看出,我们正处于硅光子技术的潜在转折点。但在扩展、能效、封装、生态系统、EDA和第三方IP等工具以及材料方面仍然存在挑战。

封装和EDA尤其是讨论的焦点。

在封装方面,捷普公司产品管理和开发总监Giorgio Cazzaniga表示,需要一种具备大规模制造能力的光子器件封装工艺。他说,由于有用于原型设计的试验线,硅光子技术的入门成本目前还较低。

“如果需要一种解决方案来生产数百万个器件,以满足AI的数量要求,会发生什么情况呢?”Cazzaniga问道。

图2:硅光子封装需要可预测性和可扩展性,这是目前的瓶颈。(来源:Jabil)

他指出了硅光子封装工艺和芯粒(chiplet)的共同点。

“芯粒架构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即在同一中介层上集成不同的芯片,这些芯片采用专门针对内存、计算和加速等不同任务而设计的技术。”Cazzaniga表示,“芯粒可以是硅光子集成电路(PIC),可以与各种其他芯片集成在同一衬底上。从封装的角度来看,芯粒架构需要一些步骤(倒装芯片和键合等),而这些步骤也是光子封装活动所必需的。然而,光子芯片需要特定的步骤,如光纤连接。”

大多数发言人都强调了光纤连接在可靠性和扩展方面的挑战。然而,Cazzaniga认为,光子封装需要从“手工制作”发展为全自动化流程,以应对人工智能的大批量需求。

“这需要对自动化进行投资,有些投资与芯粒封装共享,以缩短整体生产时间,最终降低成本。”他说。

在这方面,发言人普遍强调,要使AI成为杀手级应用,硅光子技术必须在部署方面切实可行、具有成本效益、可靠(或至少具有可预测的可靠性)、可维护和可扩展。

与会者提出的一个关键点是EDA工具方面的挑战:目前还无法预测首次正确设计。光子领域缺少类似SPICE的工具,即所有工具都能支持的标准建模包,例如,调制器的标准模型,你可以将其插入参数中,并在第一时间对设计进行正确预测。

然后,你还需要能够在模型中插入可变性,以预测你的器件将会发生什么变化。最后,你不仅需要元器件的数字孪生,还需要环境的数字孪生,这样才能确保设计的所有元素都能协同工作。

图3:硅光子技术在收发器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来源:LightCounting)

那么,广泛采用的触发点可能是什么呢?大多数发言人一致认为,关键在于硅光子技术的集成规模。他们表示,最好能实现更多的封装标准化,并像发展电子产品一样发展光学生态系统。解决功耗问题也很重要。

他们总结说,大公司或大客户的决策才是推动人工智能硅光子技术的关键因素。

(原文刊登于EE Times美国版,参考链接:Is AI the Killer Application for Silicon Photonics?,由Franklin Zhao编译。)

本文为《电子工程专辑》2024年11月刊杂志文章,版权所有,禁止转载。免费杂志订阅申请点击这里

责编:Franklin
本文为EET电子工程专辑原创文章,禁止转载。请尊重知识产权,违者本司保留追究责任的权利。
您可能感兴趣
该芯片集成 5900 个晶体管,突破二维半导体电子学工程化瓶颈,不但实现国际上二维逻辑芯片最大规模验证纪录,还具备单级高增益和关态超低漏电等优异性能,达到国际同期最优水平。
经过了2023、2024两年的半导体下行周期后,MCU已经几乎“触底”了,2025年我们理应期待一下反弹。
通过收购锐成芯微,概伦电子可快速切入高毛利的IP授权市场,优化收入结构。
RISC-V今年生态发展水平如何?来看一组数据和一个具体的CPU IP...
Chiplet技术作为后摩尔时代突破性能瓶颈的关键路径,正加速从概念走向规模化应用。在这个过程中,各类设计验证工具也针对AI芯片特性迎来的全面升级,但要实现动Chiplet向“即插即用”生态演进,还有一系列难题需要解决……
2025中国IC领袖峰会以“观沧海风云,磨芯剑锋芒”为主题,围绕AI、EDA工具、RISC-V等芯片设计热点话题,邀请了全球芯片设计产业链代表性企业探讨和分享了产业前沿的最新技术和行业最新的发展趋势。
随着摩尔定律的效应逐渐趋缓,半导体产业正转向结构、材料与系统级创新,以“P-P-A-C”四大指标取代尺寸缩小为核心。泛铨科技以EELS技术深入分辨3D NAND结构,展现在化学键与元素价态分析中的独特优势……
Wolfspeed 作为碳化硅材料与器件领域的领先制造商,正式发布了第 4 代碳化硅 MOSFET 技术平台。该平台通过优化开关特性,针对性解决了高功率设计中普遍存在的效率瓶颈与热管理难题。
现代汽车将能够提供类似智能家居的体验,以Apple CarPlay和Android Auto作为中央枢纽。然而,随着连接设备数量的增加,如何确保稳定的性能表现成为了一个复杂的挑战。
2025年4月15日至17日,欢迎莅临上海慕尼黑上海电子展Pickering Electronics展位N3-329
点击上面↑“电动知家”关注,记得加☆“星标”!电动知家消息,近日,针对“长安汽车股东变更后,某些子品牌将关停消失”言论,长安汽车品牌公关部总经理米梦冬表示该信息为虚假消息。此前有消息称,长安汽车的一些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链接即可报名参会!▲蓝芯科技湖州智能制造基地往期精选《2024年度中国移动机器人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即将发布!2024年,36家移动机器人企业融了超60亿元2024移动机器人市场:新
据统计,2024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140万辆,占汽车总量的8.90%;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2209万辆。2024年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1125万辆,占新注册登记汽车数量的41.83%,与2
一直以来,制造业中依靠的是手工记账的方式来进行管理,或是普通的硬件系统成为主要的管理手段,但是由于各个系统的集成相对独立,随之而来的是信息孤岛、数据沉默和流程障碍等瓶颈问题。如何将各大管理系统相互融合
近期,静安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简称“消保委”)成功举办了“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暨“共筑满意消费”年主题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多元化的形式,增强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营造健康和谐的消费环境。上海
点击左上角“锂电联盟会长”,即可关注!【研究背景】锂离子电池(LIBs)因其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和广泛应用而受到重视,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便携式电子设备和储能系统等领域。然而,析锂作为一种主要的电池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ENTERPRISE关注公众号,点击公众号主页右上角“ ··· ”,设置星标,实时关注智能汽车电子与软件最新资讯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征收34%的所谓“对等关税”。随后
对于点击上面↑“电动知家”关注,记得加☆“星标”!电动知家消息,4月7日上午,蔚来法务部官微发文,称持续开展打击黑公关、水军及侵权网络账号的法律行动,其中,“车曝台”在被法院一审判决侵权败诉后已被多个
作者:Faheem Zahid, Littelfuse产品营销经理    Jose Padilla, Littelfuse产品管理高级总监 Littelfuse推出新型1300V A5A沟槽分立式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