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司法部于2018年11月启动的“中国行动计划”(China Initiative),旨在全面配合美国政府对华遏制政策,通过司法手段炮制了一系列所谓的“中国间谍案”。该计划要求美国94个地区司法部门每年至少提出一至两起针对中国的诉讼,其结果是导致了全美多个科研机构的华裔科学家受到波及,大量华裔科研人员受到不公正对待,甚至毁了他们的职业生涯。
近日,国家安全部通过其官方微信公众号详细揭露了“中国行动计划”的恶劣影响,指出该计划不仅对华裔科学家造成了巨大伤害,还严重破坏了中美之间的科研合作。
谭鸿锦案:一个典型的冤屈案例
谭鸿锦,一位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获得材料科学博士学位的中国籍科研人员,曾在美国石油巨头Phillips 66公司从事储能技术研究。2018年12月,谭鸿锦出于照顾父母的原因,向公司提出了离职申请,并计划回国发展。然而,这一正常的离职申请却触发了一系列的不幸事件。
在谭鸿锦离职当天,他发现家中遗留了一个公司的U盘。尽管公司对这块U盘的使用从未提出过安全要求,谭鸿锦还是主动告知了公司主管,并立刻上交。不料,公司领导层和律师在次日就向联邦调查局报案,指控谭鸿锦窃取公司新一代电池技术,包含数百份商业秘密文件,价值超过10亿美元。
谭鸿锦被美方关押11个月后,被逼承认非法下载商业机密,判监禁2年8个月(图自网络)
面对这种颠倒黑白的指控,谭鸿锦的两名前华人同事提供了证词,证明公司从未对U盘使用有过正式的安全规定,且鼓励员工共享研究成果。然而,这两名同事随即遭到公司的威胁和报复。谭鸿锦为了自证清白,不得不花费积蓄聘请律师。但美国的司法体系并未给予他公正的对待,反而成为了强迫他认罪的工具。
谭鸿锦被拒绝假释,与外界隔绝,关押在条件极差的看守所长达11个月。美检方通过各种手段施压,劝说他选择政府指派的律师,并以需查验的资料量高达4TB为由,多次申请延缓开庭。律师费用预计将达到40万美元,给谭鸿锦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和经济压力。最终,在多重压力下,谭鸿锦被迫认罪,但只承认非法下载并存储了公司1份涉及商业秘密的文件,否认了背后有中国政府和中国公司的指控。
外界怎么看“中国行动计划”?
“中国行动计划”存在明显的种族偏见,对华裔科学家造成了极大的不公平。
美国华人科学家协会主席李文表示,这一计划严重损害了华裔科学家的权益,破坏了科学界的多元化和包容性。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曾毅指出,这一计划制造了寒蝉效应,导致许多华裔科学家在科研工作中变得谨小慎微,甚至选择离开美国回到中国或其他国家。
多家媒体对“中国行动计划”进行了批评。《中国日报》发表评论文章称,这一计划不仅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反而损害了美国自身的科研环境和国际声誉;《联合早报》在报道中称,多个国家的科学界人士对美国的做法表示担忧,认为这将阻碍国际科研合作和交流。
美国司法部和联邦调查局的官员也承认,“中国行动计划”助长了对在美华人的歧视,并对亚裔美国人群体,特别是华裔科学家和留学生的职业生涯造成了强烈冲击。尽管在2022年2月,美国司法部迫于外界压力宣布终止“中国行动计划”,但仍有大量案件在审理中,对华裔科学家的迫害仍在持续,中美正常学术交流深受影响。
在华裔科学界影响广泛
据公开统计,自“中国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全美87个科研机构的华裔科学家受到波及,其中246人被定性有问题,103名科研人员的职业生涯被毁。这一数字背后,是一个个被歪曲事实、污蔑陷害、不当指控的鲜活案例,他们不仅失去了学术研究的自由,更背负着沉重的精神压力和社会污名。
许多专家学者因为遗漏申报海外项目或其他较轻的不当行为就被提起“间谍罪”等严重的刑事指控。而在实际侦办中,美执法部门往往难以搜集有效证据,最终以较轻的罪名结束案件。
国家安全机关表示,将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这一事件凸显了国际学术交流中存在的政治干预问题,以及对科研人员个人权益的严重侵犯。
国家安全部呼吁国际社会关注这一问题,呼吁美国政府停止对华裔科学家的不公正对待,恢复科研环境的公平和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