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对复杂IC的需求不断增长,供应商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需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交付最高质量的IC。本文阐述了测试工程在交付定制IC以满足这一需求方面的重要性。

我们应当如何确保制造出的产品符合规格要求?无论在哪一行业,测试程序都是任何生产流程中确认产品质量和保障高效生产的基石。

然而,对于集成电路(IC)而言,测试程序往往迅速变得极为复杂。大规模生产复杂的电子产品意味着存在很大的出错空间。任何故障,无论是由于设计上的疏忽、制造过程中的问题,抑或是两者的结合,都有可能导致芯片性能无法达到预期的性能水平。最糟糕的情况是,某些IC可能完全失效,从而造成时间和财务资源的重大损失。为了将此类风险降至最低,定期执行严格的测试已成为IC制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标准环节。这一原则不仅适用于标准IC,在处理定制化芯片时更需特别注意。

通常情况下,测试被视为与制造过程其他部分相独立的一个单独步骤,但专用集成电路(ASIC)的制造方法则有所不同。相反,测试应当贯穿整个项目的工作流程,甚至从早期原型阶段便开始介入。越早发现故障或不符合规范的情况,就越能迅速采取补救措施。

深入研究生产测试

那么,具体应如何对定制IC进行测试呢?生产测试作为连接原型阶段和全面量产阶段的重要桥梁,涵盖了晶圆级和封装级的测试。其目的在于识别所有不合规的器件,并在可行的情况下诊断原因所在。

各种自动测试设备(ATE)被用于对被测IC或器件进行测试。ATE可以由一台或多台测试仪器组成,包括实际仪器和模拟仪器,用以测试和测量ASIC的性能。这可能涉及到电压、电流和电阻参数的测量,以及信号电压、失真和射频信号的产生,视客户需求及应用所定。测试序列和模式是在自动测试模式生成(ATPG)过程中自动确定的。

ATE与ATPG相结合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了验证每个器件性能和功能所需的时间。全自动化测试确保了快速、可重复且高覆盖率的测试结果。这种方法使得工程师们能够更有效地利用时间:专业人士无需耗费大量精力于手动测试之上,而是可以集中力量解决个别出现的问题。

晶圆探针测试

生产测试流程中的另一个关键组成部分是晶圆探针测试。在此阶段,整片晶圆都要接受检测,其中包括高温与低温条件下的测试。晶圆置于探针台上,该平台负责建立晶圆上各个IC与测试设备之间的电气连接。这种测试设备既可以通过手动方式进行操作,也可以通过ATE来实现自动化操作。

晶圆探针测试的一大优势在于能够执行后期封装测试阶段无法实施的统计测试。例如,部件平均测试(PAT),即选取晶圆上的芯片样本并对其进行集体测试,以此来确定整体的平均性能表现。

在此阶段,所有性能不佳的芯片都能被迅速识别出来。尽管在这一环节中,某些器件可能看似无缺陷,但它们可能是潜在的早期故障源。特别是对于汽车或航空航天等行业来说,即使是微小的偏差也可能导致产品不可使用。因此,在这一阶段,及时捕捉到任何有故障的裸片至关重要。晶圆探针测试不仅能避免对不合格芯片进行封装的成本浪费,还能最大限度地降低产品在实际使用中发生故障的可能性。

简化测试流程

显然,IC测试并非总是简单的过程。那么,我们又该如何简化这一过程呢?在这里,ASIC供应商采用了可测试性设计(DfT)的方法论。通过DfT,从初始IC设计阶段就考虑到了测试机制和覆盖范围。这样不仅可以缩短测试时间,降低单件成本,而且意味着测试参数可以根据IC的具体规格量身定制。由此,ASIC设计人员就能在器件出厂前对其性能进行全面验证,进而促进最终将ASIC成功集成到客户产品之中。

如果寻求一种完全简化的解决方案,制造商可能会发现在寻找ASIC合作伙伴时与全交钥匙(FTK)供应商合作的优势。FTK ASIC企业能够将ASIC项目从初期设计一直推进到最终生产和验证,整个过程均在一个组织内部完成。

采用FTK方法拥有众多优点,比如加快上市速度、降低成本支出。此外,FTK供应商在IC测试和质量控制方面也具有明显优势。首先,DfT策略变得更加可行,设计与测试工程师得以紧密协作,共同提出并解决复杂问题。这还意味着,无论是根据客户要求还是设计人员建议所需的任何变更,都能够得到快速且简便的响应。

对先进且高性能IC的需求持续攀升。但是,为了确保按时交付高质量的器件——无论是标准IC还是定制IC——供应商必须不断改进其测试流程。审慎地平衡手动与自动测试,并在项目的早期阶段就充分考虑测试的重要性,这对于满足全球范围内对鲁棒可靠的器件日益增长的需求至关重要。

(原文刊登于EE Times欧洲版,参考链接:How Do You Verify IC Performance?,由Franklin Zhao编译。)

本文为《电子工程专辑》2024年11月刊杂志文章,版权所有,禁止转载。免费杂志订阅申请点击这里

责编:Franklin
本文为EET电子工程专辑原创文章,禁止转载。请尊重知识产权,违者本司保留追究责任的权利。
您可能感兴趣
这不仅验证了国产自研高压抗辐射SiC功率器件的空间适应性及其在航天电源中的应用,还对SiC功率器件综合辐射效应进行了深入研究。
即使在最佳设计中,噪声和干扰也会悄然降低信噪比、掩盖所需信号并影响测量精度和可重复性。示波器和数字化仪等数字化仪器集成了多种功能,用于表征、测量和减少噪声对测量的影响。
我国在量子精密测量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由南方电网公司牵头研发的全球首套±800kV特高压直流量子电流传感器顺利通过了新产品技术鉴定,我国在量子技术应用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此次制裁不仅涉及传统的军事和国防领域,还扩展到了高科技产业。BIS指出,上述实体清单被认为与中国高超音速飞行器、专有软件的开发、设计和建模有关……
利扬芯片拟收购李玲、李瑞麟、封晓涛、贾艳雷、孙絮 研及李亮合计持有的国芯微 100%股权。最终收购价格需在完成尽职调查及审计、 评估程序后经协商确定,并在正式的转让协议中明确......
光电探测器的性能因材料不同、结构不同、制备工艺及应用场景的不同而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能指标之间往往存在制约,如暗电流与输出电流、灵敏度与响应度、可靠性与灵敏度等需要权衡。对于性能表征也是如此,例如高响应度与高精度电流表征无法同时进行。
TEL宣布自2025年3月1日起,现任TEL中国区地区总部——东电电子(上海)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经理赤池昌二正式升任为集团副总裁,同时兼任东电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总裁和东电光电半导体设备(昆山)有限公司总裁。
预计在2025年,以下七大关键趋势将塑造物联网的格局。
领域新成果领域新成果4月必逛电子展!AI、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汽车、新能源、半导体六大热门新赛道,来NEPCON China 2025一展全看,速登记!
本次股东大会将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形式召开,股东们可选择现场出席或线上参会。
2025年,智能驾驶技术迎来了全民普及的曙光。昨晚,吉利汽车在一场盛大的AI智能科技发布会上,正式宣布加入比亚迪和长安汽车行列,成为自主车企中第三个普及高阶智能驾驶技术的企业。发布会的核心亮点在于吉利
千万级中标项目5个,百万级中标项目12个。文|新战略根据公开信息,新战略移动机器人产业研究所不完全统计,2025年2月,国内发布35项中标公告,披露总金额超15527.01万元。(由新战略移动机器人全
‍‍据“龙岩发布”3月5日消息,蓝天LED显示屏产业链生产项目一期装修已完成50%,预计3月底可完工,4月初试投产。加入LED显示行业群,请加VX:hangjia188图源:龙岩发布据介绍,蓝天LED
今日光电     有人说,20世纪是电的世纪,21世纪是光的世纪;知光解电,再小的个体都可以被赋能。追光逐电,光引未来...欢迎来到今日光电!----追光逐电 光引未来----编者荐语特征提取是计算机
点击上方蓝字谈思实验室获取更多汽车网络安全资讯01摘要近年来,电子控制单元(ECU)不再局限于简单的便利功能,而是将多种功能整合为一体。因此,ECU 拥有比以往更多的功能和外部接口,各种网络安全问题也
数据民主化终极拷问:借助大模型问数,究竟能不能实现灵活、准确、深入的数据洞察?“华东区会员复购率是多少?”——业务提需求3天,IT排期2周,口径对齐5轮。“为什么A产品毛利异常?”——指标定义模糊,数
‍‍近几年,随着Mini/Micro LED技术的高速发展,LED产业呈现几大发展趋势,如LED显示间距持续缩小、LED芯片持续微缩化、产品、工艺制造环节更为集成,以及RGB 封装与COB 降本需求迫
前不久,“行家说三代半”报道了长安汽车采用氮化镓OBC车载电源(点击查看)。近期,比亚迪、广汽埃安两家车企又相继公布了氮化镓应用进展:比亚迪&大疆:车载无人机采用氮化镓技术3月2日,比亚迪、大疆共同发
插播:历时数月深度调研,9大系统性章节、超百组核心数据,行家说储能联合天合光能参编,发布工商业储能产业首份调研级报告,为行业提供从战略决策到产品方向、项目资源的全维参考!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订阅刚开年
今日光电     有人说,20世纪是电的世纪,21世纪是光的世纪;知光解电,再小的个体都可以被赋能。追光逐电,光引未来...欢迎来到今日光电!----追光逐电 光引未来----来源: 逍遥设计自动化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