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技术对于汽车产品而言固然有着相当大的价值,但AI的不透明性、可能存在的模型幻觉都问题,都可能成为汽车行业参与者选择AI技术的阻碍。对此,MathWorks有一套“构建信心”的逻辑和技术......

AI技术在各行各业的落地正在持续进行,典型的像是汽车——而且这种落地可能是涉及到各方各面的。比如前不久的2024 MathWorks中国汽车年会上,MathWorks开发总监Jon Cherrie特别在主题演讲中提到了AI驱动的工程系统。

他说AI正对工程系统产生革新,比如说KPIT公司就用MATLAB®训练神经网络,用于估测电池电量状态(SOC)和健康状态(SOH)。“他们验证网络的鲁棒性,并使用AUTOSAR Blockset和Embedded Coder将其融入到Simulink®模型中进行嵌入式部署。不需要在车内使用特别的物理传感器,也就节约了成本。”Jon说。

再比如斯巴鲁在MATLAB中采用降阶建模(Reduced Order Modeling)打造了AI代理模型,大幅缩减了分析变速控制系统所需的时间;还有APTIV将实车上采集到的测试数据转换为虚拟场景,通过模拟严格验证ADAS闭环算法用。

另外还有现在格外流行的生成式AI。Jon认为生成式AI对工程化工作流的影响,表现在3个方面:第一,加强现有工作流,可用于学习、帮助构建代码、进行分析,以及检查工作质量等;其次,对MATLAB和Simulink用户而言,也可使用和打造自己的Transformer模型;第三,在工程系统中也能用生成式AI,将LLM应用于时间序列(time-series)传感器数据,打造实时和近实时的系统,且确保安全性。

这些固然是AI的价值所在。但考虑到汽车的高可靠性、安全性需要,AI技术的不透明及可能存在的模型幻觉问题,是汽车行业参与者选择AI技术的阻碍。所以Jon演讲的主题实际上是为AI驱动的工程系统设计“构建信心”。想必这也是MATLAB这类开发工具提供商在AI技术大潮之下,最需要向客户和行业佐证的。

 

要先解决数据的问题

构建一套上述例子中的工程系统:首先需要发现问题,那么就需要了解用户预期;用户预期和顾虑会驱动工程需求;随后获取数据,进行数据管理和准备——可能需要生成数据,或者进行数据标注一类的预处理;然后开发系统架构和设计;

构建起AI模型,并基于数据进行训练;还要进行AI模型验证;将AI模型放进系统架构中,并且再次进行系统验证和确认;搞定之后就可以进行模型的部署了;部署完成以后,仍然需要监测其工作情况;基于AI模型工作的信息,以及用户的反馈,对其做进一步的加强。

以上就是整个工程系统的常规设计流程。那么该怎么构建起使用AI的信心呢?主要思路是将每一步的信息都反馈到上一步或更早的步骤——如上图中的绿色虚线所示。“搭配每一步正确的工具、正确的流程和步骤,那么在设计流程的更早阶段就能做出稳定可靠的决策,提升设计的整体信心。”

Jon演讲中主要谈到了其中的数据管理与准备、AI模型开发与训练、AI集成/系统验证和确认、AI模型部署,以及贯穿始终的监管和治理(regulation and governance)。

首先是数据——应用的数据质量很重要。“但真实数据通常是杂乱的(messy),而且数据量也经常不够。”Jon谈到,“面向特定领域,对数据进行预处理,是件比较困难的事情。”所以针对特定领域,做基于AI的数据处理,MathWorks提供了对应的工具。Jon主要谈到两个方面:数据标注(Data Labelers)、数据合成(Data Synthesis)...

对于数据标注,MathWorks提供的工具支持对图像、信号、视频、激光雷达等数据做AI引导自动化的标注。Jon特别举了卡特彼勒(Caterpillar)的例子,此前这家公司在真值(ground truth)的数据标注上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在和MathWorks合作之后,卡特彼勒开发了一套基于web的真值标注系统,包括用于数据存储和查询的数据库,从而开发时间大幅缩短。

“数据标注是原始数据清洗的一个步骤,” MathWorks中国区汽车行业经理周斌在采访中说,“我们提供的数据标注工具箱,专注于让流程更加自动化;而且工具本身也有出色的UI交互界面,使用门槛低。用户基本不需要自己去写脚本或代码,点点鼠标就能完成数据标注工作。”

而有关数据合成——也是我们此前讨论AI训练时逃不开的话题。即在真实数据不够的情况下,合成数据就能做对应的补足。MathWorks的解决方案是用Simscape模型,以及虚幻引擎(Unreal Engine)来生成合成数据 —— 包括自动驾驶行车数据,无人驾驶车辆的非道路(off-road)相关数据等。

 

AI模型有了,验证是关键

如前所述,数据准备就绪了,接下来的关键就是AI模型构建、验证及部署了。对于MathWorks的用户而言,可以用MATLAB来构建专属的模型——不管是适用于嵌入式应用的LSTM,视觉和LiDAR领域仍然很流行的CNN,还是数据中心的生成式AI大模型都可以;当然用户也可以使用其他模型。

用户构建自己的AI模型,有着相当广泛的方法。是在本地,还是在云端打造模型,取决于应用的具体需求。

在本地,可以选择用MATLAB及其深度学习工具箱,从头搭建自有模型;或者基于预训练模型,从TensorFlow或PyTorch®导入到MATLAB——可在本地构建、运行或fine-tune对应的模型,“我们的产品会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功能、接口和引导。” Jon说到。

而在云端,要跑现在很流行的LLM,可以在Hugging Face网站上查看通用排名 ——包括来自OpenAI, Google, Anthropic时下相当火的模型,这些模型通过Github库”llms-with-matlab“就能使用。并执行文本生成等任务,以构建客户自己的内部助手;或者从文本生成图像,以测试计算机视觉解决方案的鲁棒性。

在构建好AI模型之后,如文首所述,对开发者而言,更关键的问题是确保AI模型的可靠性、鲁棒性,以及Jon特别在采访中提到的“可解释性(explainability)”;所以对AI模型的验证、解释很重要。MathWorks认为应采用三种关键方法。

针对模型的可解释性,应该采用白盒建模(white box modeling)的方式——只不过Jon并未就这一问题做深入。他在采访中提到MathWorks有一些技术方案和工具可达成这种可解释性;另外两种关键方法,分别是AI验证,以及仿真与测试。

举例来说,神经网络可能对车载摄像头看到的对象进行错误归类。他谈到行车过程中在路侧骑行的人,在加入某些细微噪声以后,就可能被模型误判为电线杆。这显然是开发者和用户不能接受的。“这其实还挺常见的。”Jon说道。

对此,MathWorks有了神经网络验证技术,这是一种形式化验证方法,又被称为抽象解释(abstract interpretation)。

这种方法并不只做一种输入、后观察输出;而是做一整套的输入,比如说针对一张图片——改变某些像素的组合方式,再观察输出。验证算法可用于证明,在输入存在扰动的情况下,模型的鲁棒性如何。就像前文提到的,仅在画面中加入噪音,模型是否将其中的骑行对象识别为杆子。

另外还需要进行仿真与测试。“MathWorks本身就非常擅长做仿真测试,这也是在设计系统中构建起信心的另一种方法。”Jon举例谈到通用汽车基于采集到的真实数据,来生成驾驶场景,用以验证车道居中系统(lane centering system)。这个过程用的就是MathWorks的工具。通用汽车此前已经在SAE上发表了这一成果,有兴趣的读者可前往阅读

周斌补充说:”自动驾驶的感知算法很重要,而算法的验证也很重要。自动驾驶系统包含了感知、规划、决策控制、场景、传感器、车辆动力学等好几个模块。Simulink提供了完整的测试仿真框架和工具,将这些模块集成到同一个平台上,实现闭环的系统仿真,用以对AI模块的可靠性进行验证。”

加上基于实车采集的数据构建真实场景,就可以利用仿真来验证系统是否按照预期进行工作。因此仿真在自动驾驶系统开发中就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总而言之,针对自动驾驶开发,MATLAB, Simulink和RoadRunner从虚拟仿真、算法设计,再到软件集成、测试和部署提供了完备的端到端开发平台。”

归根到底,软件定义汽车时代,软件快速交付的同时,必须兼顾软件质量 “要保证软件质量,一定要把测试验证做充分,无论是模型层面还是代码层面。因此越来越多的汽车客户采用基于模型设计(Model-Based Design)的方法和流程开发符合 ISO 26262、ASPICE等行业标准的应用软件,以保证在模型、代码层面进行充分测试;也可以在早期通过仿真去验证功能,从而更早地发现问题。”周斌总结道。

 

适配各类硬件的部署方式

AI模型及配套开发准备就绪以后,就到了真正部署于硬件的环节。MathWorks宣称:支持零代码错误、部署到任意处理器上,包括模型压缩(包括剪枝、投影-projection、量化)之后,针对AI模型做代码生成,最终就能以出色的效率部署到不同类型的处理器上,如下图所示。

当然部署的并不单纯是神经网络,而是包括神经网络的整个系统:MATLAB代码和Simulink模型。Jon强调说:“MathWorks在代码生成工具开发方面有超过20年的经验,这是确保部署到不同处理器的关键因素之一。”

周斌在采访中说,MathWorks在与包括高通、英飞凌等在内的芯片厂商保持着紧密的合作。“譬如我们为英飞凌定制开发了AURIX TC4x的硬件支持包,可以降低用户使用它的门槛,并轻松地将AI算法高效部署到并行处理单元PPU上。如果没有这样的硬件支持包,用户就需要对其硬件要有更深入的了解,否则无法部署”

与此同时,客户在开发初期可能不知道会采用什么芯片和硬件,Jon表示:“在设计过程更早期就能用我们的代码生成技术,选择模型的时候也不需要受限于特定的处理器,可以晚一点再做决定”。这也是提高开发效率、缩短time-to-market的一部分。

英飞凌展位上展示的AURIX TC4x,周斌特别谈到MathWorks与英飞凌合作,采用定制开发的硬件支持包HSP生成的代码能够充分释放这款芯片中的PPU并行处理单元的性能

“一般一种算法要适配不同硬件和芯片,甚至可能需要重新开发软件,工作量是很大的。”周斌表示,“基于模型的设计提供了一套成熟的工具链,帮助客户设计算法、测试模型,自动生成C/C++代码,然后再由硬件支持包HSP将算法跑在对应的芯片上。”“而且Simulink提供了适配不同软件架构和中间件的产品和工作流支持,譬如AUTOSAR, DDS, ROS等。用户按照参考流程,就能方便、自动化地实现算法重用和移植。”

与此同时,Jon特别提到MathWorks在模型压缩方面的投入及工作成果。比如文首提到电池SOC状态预测的例子,即是将原来超过460k参数规模的LSTM模型,借助MathWorks的模型压缩工具,将参数量缩减至32k左右,实现了模型尺寸93%的缩减。再看其他性能,fine-tuned projected之后的模型性能快了1倍,而且精度损失相当小。这也是当前efficient AI相关所有市场参与者的必修课了。

 

在“卷”的市场中,实现降本增效

从需求到高质量数据准备,从架构设计到AI模型构建,从测试验证到最终部署,MathWorks在整个链条上实现了工作流闭环。不过构建AI系统信心还有一环,即监管和治理。这涉及对应的行业标准、强制法规等。

AI本身在各行业各领域的发展也正逐渐走向标准与法规的完善。MathWorks也紧跟这些趋势、法规和认证,尝试在不同行业之间引入最佳实践。我们认为航空航天领域EASA(欧洲航空安全局)的W型开发流程很值得借鉴,它和很多人熟悉的基于模型设计的V型工作流很相似。” Jon提到。

“基于这样的模式,我们开发了相应的参考工作流,客户也就能够基于自己的情况应用这种开发流程,确保包含AI的系统能够在标准出来以后就满足需求。法规可能不会那么快出来,但跟着这个模式去走,就相当于准备好了面向未来的系统认证。”

从MathWorks的这番阐述,实际不难发现,构建起AI技术信心、为整个工作流提供成熟可靠的工具,也变相实现了系统开发的降本增效。

比如说电池SOC状态估测,用“虚拟传感器”替代物理传感器;比如涉及到AI应用部署时,支持不同处理器类型及供应商的代码生成;再比如参考工作流的构建,也为客户极大程度缓解了技术发展及市场变量造成的不确定性;还有EE架构走向集中化趋势下,ECU数量缩减,MathWorks提供System Composer和AUTOSAR Blockset等工具应对不断增长的系统和软件复杂度、面向服务架构的新范式等等…

不得不说在这个越来越卷的汽车市场大环境下,对MathWorks这类提供开发工具的市场角色而言,“卷”既是挑战,也是机会:无论是为客户构建起使用AI的信心,还是借此机会实现更进一步的降本增效。

责编:Illumi
本文为EET电子工程专辑原创文章,禁止转载。请尊重知识产权,违者本司保留追究责任的权利。
您可能感兴趣
从品牌战略的角度来看,华为本次选择古代神话中的人物作为商标,可能是为了借助这些神话角色的知名度和文化内涵,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品牌形象……
若交易达成,安森美将获得Allegro在磁传感器领域的技术与客户资源,显著增强其在汽车和工业市场的垂直整合能力。
“物理智能(Physical AI)”,黄仁勋在CES 2025上发表主题演讲时提出的新概念。他指出,即将全面到来的“Physical AI”时代,将是在1000万工厂、20万仓库、15亿汽车和卡车及海量人形机器人之上应用的下一波万亿规模市场驱动力。
这一里程碑标志着意法半导体和三安正朝着于2025年年底前实现在中国本地生产8英寸碳化硅这一目标稳步迈进,届时将更好地满足中国新能源汽车、工业电源及能源等市场对碳化硅日益增长的需求。
股价飙升不仅让小米在资本市场大放异彩,也让其创始人雷军以近 4400 亿元人民币的财富估值登顶中国首富,超越了……
不过,特斯拉官方客服明确表示,当前功能仍为L2级别辅助驾驶,需驾驶员全程监控,与美国市场的FSD存在显著差异。
TEL宣布自2025年3月1日起,现任TEL中国区地区总部——东电电子(上海)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经理赤池昌二正式升任为集团副总裁,同时兼任东电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总裁和东电光电半导体设备(昆山)有限公司总裁。
预计在2025年,以下七大关键趋势将塑造物联网的格局。
领域新成果领域新成果4月必逛电子展!AI、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汽车、新能源、半导体六大热门新赛道,来NEPCON China 2025一展全看,速登记!
本次股东大会将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形式召开,股东们可选择现场出席或线上参会。
‍‍据“龙岩发布”3月5日消息,蓝天LED显示屏产业链生产项目一期装修已完成50%,预计3月底可完工,4月初试投产。加入LED显示行业群,请加VX:hangjia188图源:龙岩发布据介绍,蓝天LED
今日光电     有人说,20世纪是电的世纪,21世纪是光的世纪;知光解电,再小的个体都可以被赋能。追光逐电,光引未来...欢迎来到今日光电!----追光逐电 光引未来----图1 采用自上而下方法实
今日光电     有人说,20世纪是电的世纪,21世纪是光的世纪;知光解电,再小的个体都可以被赋能。追光逐电,光引未来...欢迎来到今日光电!----追光逐电 光引未来----编者荐语特征提取是计算机
国际电子商情讯,昨日(3月3日)晚间,TCL科技发布公告称,拟以115.62亿元收购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华星半导体)21.5311%股权。A股市场又一起百亿并购2025年
回顾2024年,碳化硅和氮化镓行业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进步,并经历了重要的变化。展望2025年,行业也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更好地解读产业格局,探索未来的前进方向,行家说三代半与行家极光奖联合策划
市值一夜蒸发2900亿”作者|王磊编辑|秦章勇特斯拉陷入一个怪圈。马斯克的权力越来越大,但特斯拉的股价却跌得越来越惨。就在昨天,特斯拉股价又下跌了4.43%,一天之内蒸发40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95
据报道,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在西班牙巴塞隆纳的全球发表会上表示,小米汽车计划于2027年进军海外市场。小米的立足之本在于深耕本土市场,作为一家中国车企,唯有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方能谈及海外扩张。因此,小
高通又放大招了!3月3日,也就是MWC世界移动通信大会的第一天,高通正式宣布,推出自家的最新5G调制解调器及射频解决方案——高通X85。高通X85对于高通X85的发布,行业早有关注。因为高通的手机So
今日光电     有人说,20世纪是电的世纪,21世纪是光的世纪;知光解电,再小的个体都可以被赋能。追光逐电,光引未来...欢迎来到今日光电!----追光逐电 光引未来----来源: 逍遥设计自动化申
如果说华为代表了国产手机芯片的最高水平,那么紫光展锐无疑就是国产中低端芯片最大的依持了。3月3日,巴塞罗那MWC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紫光展锐正式发布手机芯片T8300。据了解,T8300采用的是6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