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科技进程的加速,从量子计算到人工智能,从生物技术到可持续能源解决方案,新的技术革命正在不断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在此背景下,传统技术范式已逐渐显示出其局限性,未来人类的科技发展,都将需要新的技术范式。比如说火箭研发领域,传统的火箭研发需要投入大量物理实验,而SpaceX却以仿真技术为突破口,不仅实现了火箭技术的全面领先,也很大程度变革了火箭的研发方式——这就是一种范式转变。
将这种范式转变的需求扩展到EDA,乃至更多科技领域,大概也就是在我们看来今年CadeceLIVE中国用户大会宣导的主题了。在各行各业,“我们需要进行思维上的突破。”
时代造就的新机会
思维的突破与范式的转变,给众多科技企业带来了新的机会。颇具代表性的,是Cadence资深副总裁兼数字与签核事业部总经理滕晋庆在主题演讲中,谈到Cadence看见的三大机会,其一是数字孪生(digital twin)。
虽然半导体设计的数字孪生即EDA,已经发展了几十年,“大部分半导体设计流程在软件、虚拟世界中完成:我们在虚拟世界做simulation, optimization, verification”;但其他领域就不是这样了。
他举例谈到飞机设计与制造,“飞机设计流程中,仅有20%会用到数字仿真,另外80%是通过物理测试做验证的。”——“我相信我们有机会把20%这个数字提高到半导体芯片设计相似的程度。”
而在生命科学、药物发现(drug discovery)领域,数字仿真在流程中的占比还不到1%。“其实半导体领域内,我们开发的很多技术也适用于系统,适用于分子仿真。”
除了数字孪生的新机会,滕晋庆还提到Cadence看到的两个机会点:一是“半导体产业与系统产业相互融合”;二毫无疑问就是AI了。
其中芯片与系统走向“融合”,也是主流EDA企业这两年都在谈的趋势。无论是很多系统企业开始自己造芯片,如苹果、特斯拉、AWS;还是传统芯片企业纷纷开始走向系统级设计,如NVIDIA、高通,都将涉猎范围扩展到了芯片之上的更上层,甚至是具体到垂直行业的最上层应用。
如果说半导体产业很快要突破万亿产值,那么电子系统产业整体就要走向3万亿大关。这对EDA企业而言,自然是个不错的机会。而且这一机会,也与前述诸如飞机、火箭、生命科学等领域的数字化程度低,故而有着更广阔待开发的系统设计机会,有着直接关联。
至于AI,就更不必多谈了。尤其在生成式AI热潮爆发以来,从数据中心到边缘、各行各业,都刮起了AI的旋风。生成式AI不仅是半导体行业技术成长的新起点,也是各行业走向颠覆的关键。
“超大模型需要大量计算,构建大量基础设施;同时模型应用于边缘设备,更适于系统的垂直整合。”滕晋庆说,“人工智能的软硬件关键技术,会在未来5-10年内发生惊人改变,AI芯片需求也会大幅增长。”
Cadence资深副总裁兼数字与签核事业部总经理 滕晋庆
Cadence的“三层蛋糕”
如果将这几个机会点分成层级结构,那么在Cadence看来提供算力基础的是芯片;往外圈扩展,自然就来到了系统层级,关乎设计和分析;而包裹在最外层的是数据,与无处不在的AI。Cadence CEO此前因此提到了“three layer cake”的概念。
“过去30年Cadence的核心优势就是computational software。”而这种“计算软件”是贯穿了芯片、系统、数据三个圈层的。“把computational software用在silicon上,也就是EDA/IP;用在系统上是system design(系统设计)和system analysis(系统分析),现在是SDA(系统设计自动化);”
“用在数据上就是AI——神经网络推理其实就是矩阵乘法,而训练的算法解决的是non-linear automation(非线性自动化)问题。”于是就有了所谓的three layer cake(三层蛋糕)。
最下层加速计算,是算力基础,涵盖芯片、计算设备;中间层是基于物理、数学、生物、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理论原理,涉及到前文提到的模拟、优化等;最上层即AI。“这三层都非常重要,(基于computational software)可以应用到所有的领域,包括EDA, SDA, 生命科学,股票分析等等。”
所以滕晋庆在接受采访时说,“Cadence现在不只是一家半导体公司,也是一家系统公司。”“中间层是我们的基础;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在上层添加AI,在底层添加加速计算。这是Cadence将整个智能系统设计推进到下一个世代的策略。”
基于可吃下“三层蛋糕”的逻辑,在这个AI驱动的时代下,Cadence提出未来努力的三个方向:(1)赋能AI芯片基础设施;(2)基于AI来改进现有解决方案;(3)开启新的市场,比如说系统涉及的生物医疗、数据中心等方向。
不难理解,在SAM市场扩大的情况下,Cadence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汪晓煜在活动开场致辞中甚至特别提到Cadence的中国团队还在扩充,“超过1200人的团队,800多人从事研发。”基于这一逻辑,我们来谈谈Cadence在这三个方向上,具体都做了些什么。
AI基础设施搭建,与AI EDA
首先是AI基础设施。有关这一点,滕晋庆特别谈到了Cadence面向AI芯片基础设施的验证解决方案,用以满足当下AI芯片规模越来越大,芯片之间的互联与数据交换等更为复杂的需求。今年4月,Cadence推出Palladium Z3与Protium X3。
尤其Palladium Z3所用芯片达到千亿晶体管规模,芯片经由Infiniband互联,容量和功耗相较前代大幅提升; 而Protium X3作为FPGA prototyping系统,相比前代也进行了系统升级,用于解决更复杂的半导体设计问题。
当然作为EDA工具提供商,Cadence也面向AI芯片及基础设施,提供各环节的设计和验证支持。“Cadence全流程数字解决方案在过去数年,也针对大型芯片的需要做了大幅改变。”包括用于RTL实现的Genus + Innovus;用于子系统收敛(subsystem closure)的Cadence Certus;以及全芯片签核的Tempus...
另外AI芯片,尤其规模越来越大时,走向chiplet、先进封装、3D-IC。“凭借Cadence过去30年在analog design, digital design, PCB design和封装等方面的关键技术,我们推出了Integrity 3D-IC Platform。”
不仅是设计与分析相关技术积累,加上与几大晶圆厂的合作,以及过去几年相关chiplet的IP购入与研发,据说Integrity是业界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完整的3D-IC设计平台。最近Cadence中国团队还配合中国客户,完成了国内首个full-mask 3D-IC设计。
在芯片设计的未来3D计划技术中,滕晋庆还提及Cadence与Imec合作进行CFET研究——即未来单元层面的3D化技术,“我觉得成果相当feasible。”以上这些都可以视作Cadence在推动AI技术发展过程中,在AI芯片设计、AI基础设施方面的努力。
与此同时,芯片与系统设计工具自身也正受到AI的影响——这就是前文提到Cadence努力的第二个方向:基于AI来改进现有解决方案。该方向又可以细分为两个组成部分:(a)optimization AI,即借助AI对现有工具做强化,让设计更容易达到PPA目标。
这部分Cadence已经有不少成功案例和对应解决方案,数十倍提升不同领域的设计效率,包括用于数字设计的Cerebrus, 用于模拟设计的Virtuoso Studio, 用于验证的Verisium,用于电路板设计的Allegro X AI,以及优化物理和系统设计的Optimality。
有个典型案例,是滕晋庆在采访中提到有客户在流片前的ECO阶段,需要“fix IR“,用以解决IR drop电压降问题。借助AI就能快速找到问题,解决了90%的IR violation,而且将原本需要人工1个月完成的工作,缩短至一周。
“我们现在谈AI应用到EDA,可能还只是冰山一角。”“AI究竟能用在哪些地方,我觉得什么地方都可以。”
(b)通过设计抽象(design abstraction),将复杂设计问题简单化,加速设计流程。设计行业过去这些年的变化,原本就是不断加入抽象层的过程。而LLM能够对芯片设计做更进一步的抽象——就好像过去两年有人提出用自然语言设计芯片,虽然这就目前来看还不大现实。
“AI学习设计数据,让工具能够自动产生更好的优化设计。”“去年我们在JedAI上继承了业界最好的大语言模型。”“Cadence所有工具、AI解决方案,都能无缝连接JedAI,提供全方位、全流程的AI优化体验。”
在设计、验证、定制等不同场景下,所谓的Cadence Copilot正是借助LLM,生成对应的代码和解决方案,加速整个流程。比如滕晋庆透露说,LLM基于设计规格需要就能产生RTL,而且Cadence已经就这方面的研究与“两家亚太区客户”合作,“取得非常好的初步结果”。
总结起来看,Cadence.ai整体解决方案是以Cadence JedAI数据与AI平台为底座,在上层分别提供AI Optimization解决方案,以及基于LLM的Cadence Co-Pilot。
吃下更多的蛋糕中间层
最后就是基于从芯片走向系统思路,Cadence的新举措:开拓新的市场了。而属于系统的市场,也就是Cadence三层蛋糕中的中间层。“中间层需要积累special knowledge(专门知识)。就像如果我们不了解生物科技,也就不可能去发展生物科技。”
在生命与生物科学领域应用“computational software”,如文首提到的为其注入更多的数字孪生与分子仿真技术,显然将改写这一领域的发展轨迹。所以Cadence前些年收购了OpenEye。
还有比较典型的系统应用投入是数据中心。在Cadence看来,数据中心的整体设计正面临变革,例如服务器的摆放、数量、散热设计、数据流向,都会对数据中心的能耗产生重大影响。
Cadence认为现在的大部分数据中心都不是基于科学计算方法设计的;所以期望借助Reality数字孪生平台对数据中心的运行做仿真,更科学地发现数据中心设计最优解,同时解决成本。
还有针对汽车市场,几年前Cadence收购AWR和一众系统分析企业;以及今年收购的Beta CAE等等动作都是在强化Cadence作为系统企业的事实…
通过收购、技术持续积累,“让中间那层更充实。”滕晋庆总结道,“以Cadence在computational software方面的专业,上层AI、下层加速计算,三者结合也就能够给客户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这一思路与文首提到各行各业都正寻求技术范式突破,表现出了高度一致,大概也会成为Cadence持续获得市场增长的立足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