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L6500R系列产品是一款基于芯来RISC-V内核,主频48MHz,满足AEC-Q100可靠性标准和ISO 26262 ASIL B功能安全等级的汽车级通用微控制器MCU,搭配丰富外设及灵活的时钟控制机制,提供具有可扩展性的解决方案。

电机控制芯片要求高集成度、小面积和低成本,未来高集成度单芯片方案成为必然选择。

“为了解决这些挑战,琪埔维半导体采用了单芯片设计方案,将MCU、预驱动器和MOSFET集成在一起,以减少面积并改善噪声控制。”在2024上海滴水湖RISC-V产业论坛上,上海琪埔维半导体有限公司CEO秦岭在发表题为《XL6500R系列:国产RISC-V车规级MCU》的演讲时说道,“通过八年的研发,琪埔维在模拟芯片的核心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尤其是在温度范围内的电压参考稳定性、功耗控制和精度方面,克服了BCD高压工艺和eFlash存储等技术难题,提升了产品的精度和可靠性。”

上海琪埔维半导体有限公司CEO 秦岭

国产RISC-V车级MCU

琪埔维半导体早期主要基于ARM架构进行产品开发,但随着RISC-V生态的发展,公司开始转向RISC-V,寻求更高的性能和更低的成本。为此,公司与芯来合作定制了RISC-V内核,并在指令集方面进行了特殊扩展。

据介绍,XL6500R系列产品是一款基于芯来RISC-V内核,主频48MHz,满足AEC-Q100可靠性标准和ISO 26262 ASIL B功能安全等级的汽车级通用微控制器MCU,搭配丰富外设及灵活的时钟控制机制,提供具有可扩展性的解决方案。

该系列支持芯来“NucleiStydio”专用开发工具,提供BLDC电机控制等参考设计,帮助客户快速入手。拥有LQFP48/64、QFN32三种封装形式,可应用于汽车电子传感器,温控、开关、车灯、雨刮、后视镜等车规MCU应用场景。

“在车规通用MCU领域,我们的产品在2017年获得小鹏汽车采用,是国内自主MCU品牌第一家。”秦岭表示,本项目的成功推出意味着Chipways自研车规芯片平台ASIL B产品全系列覆盖,设计、生产、封装测试全产业链能力优势明显。

构建生态壁垒,突破内卷

为了确保产品质量,琪埔维建立了自动化测试平台,拥有50万个测试用例,并在持续增加中。公司与芯来科技等合作伙伴紧密合作,共同构建起强大的生态链,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

面对半导体行业的寒冬,秦岭认为,构建生态链、技术壁垒和产品壁垒是企业突破困境、实现长远发展的关键。琪埔维半导体将继续深耕汽车电子领域,通过技术创新和生态合作,提升产品竞争力,以期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关于上海琪维半导体

上海琪埔维半导体(CHIPWAYS)是国内最早专注汽车半导体的芯片设计(Fabless IC)公司,公司成立于2014年10月,在美国硅谷、宁波、上海、苏州、深圳、杭州等地设有研发中心和办公室。公司创始团队来自原展讯创业团队核心成员,拥有丰富的芯片创业公司成功上市经验,吸引了多位国际汽车半导体资深设计专家及海归博士加入。团队稳定合作数十年之久,专业分工互补性强;具有高效的团队管理及执行能力,敏锐的市场意识及丰富的行业销售经验;超强的产业资源整合能力和单颗芯片千万级别量产经验。是一个国际化高水平创业团队。

公司的主旨是围绕新一代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打造核心芯片和应用平台。公司现拥有车规级微控制器MCU、新能源汽车多节电池组监控器BMS AFE、数字隔离通讯接口芯片、智能网联汽车V2X芯片等一系列量产产品,是国内领先的车规芯片产品覆盖较全的创业公司,也是国内唯一一家面向新能源汽车能够提供动力电池管理系统(BMS)一站式芯片套片组的车规芯片设计公司,并提供相应完整的配套软件和开发工具;其百余项知识产权覆盖汽车半导体智能传感技术、通讯和控制芯片的关键核心技术领域。

公司自主研发的车规级霍尔传感器、车规级32位MCU(ASIL B)、BMS AFE(ASIL C/D)芯片均已成功在国内10余家主机厂上车量产,在汽车电子车身控制和动力电池管理领域上取得领先优势。也是国内唯一一家芯片设计公司参加国家工信部汽车工程学会主导的国家“十三五”和“十四五”《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1.0/2.0版本制定工作,是“汽车电驱动控制芯片路线图主要贡献者”。

责编:Luffy
本文为EET电子工程专辑原创文章,禁止转载。请尊重知识产权,违者本司保留追究责任的权利。
您可能感兴趣
若交易达成,安森美将获得Allegro在磁传感器领域的技术与客户资源,显著增强其在汽车和工业市场的垂直整合能力。
“物理智能(Physical AI)”,黄仁勋在CES 2025上发表主题演讲时提出的新概念。他指出,即将全面到来的“Physical AI”时代,将是在1000万工厂、20万仓库、15亿汽车和卡车及海量人形机器人之上应用的下一波万亿规模市场驱动力。
这一里程碑标志着意法半导体和三安正朝着于2025年年底前实现在中国本地生产8英寸碳化硅这一目标稳步迈进,届时将更好地满足中国新能源汽车、工业电源及能源等市场对碳化硅日益增长的需求。
预计到2030年,随着ADAS、智能座舱等技术的普及,高端芯片市场将迎来新的增长点。然而,短期内,产能过剩问题仍将是行业的主要挑战。
日本罗姆半导体公司更换了其首席执行官(CEO),这一决定是由于公司面临财务困难和经济挑战。罗姆半导体预计在2024财年将出现60亿日元的净亏损,这是自2012年以来公司首次遭遇全年亏损......
美国汽车创新联盟认为该新规难以实现,并质疑其技术可行性。现有技术条件下,要求车辆在时速高达62英里/小时(约100公里/小时)的情况下自动刹停并避免碰撞几乎是不可能的。
TEL宣布自2025年3月1日起,现任TEL中国区地区总部——东电电子(上海)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经理赤池昌二正式升任为集团副总裁,同时兼任东电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总裁和东电光电半导体设备(昆山)有限公司总裁。
预计在2025年,以下七大关键趋势将塑造物联网的格局。
领域新成果领域新成果4月必逛电子展!AI、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汽车、新能源、半导体六大热门新赛道,来NEPCON China 2025一展全看,速登记!
本次股东大会将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形式召开,股东们可选择现场出席或线上参会。
小米宣布全球首发光学预研技术——小米模块光学系统,同时发布官方宣传视频。简单来说,该系统是一个磁吸式可拆卸镜头,采用定制M4/3传感器+全非球面镜组,带来完整一亿像素,等效35mm焦段,配备f/1.4
倒计时1天,『2025年行家说开年盛会(第8届)取势行远·LED显示屏及MLED产业链2025年蓝图峰会』明天正式启幕。本届开年盛会特设「2025年产品/技术/市场蓝图计划」、「COB」、「MiP及玻
今日光电     有人说,20世纪是电的世纪,21世纪是光的世纪;知光解电,再小的个体都可以被赋能。追光逐电,光引未来...欢迎来到今日光电!----追光逐电 光引未来----图1 采用自上而下方法实
回顾2024年,碳化硅和氮化镓行业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进步,并经历了重要的变化。展望2025年,行业也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更好地解读产业格局,探索未来的前进方向,行家说三代半与行家极光奖联合策划
国际电子商情讯,昨日(3月3日)晚间,TCL科技发布公告称,拟以115.62亿元收购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华星半导体)21.5311%股权。A股市场又一起百亿并购2025年
差分运算放大电路,对共模信号得到有效抑制,而只对差分信号进行放大,因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差分电路的电路构型    上图是差分电路。    目标处理电压:是采集处理电压,比如在系统中像母线电压的采集处理,
‍‍近几年,随着Mini/Micro LED技术的高速发展,LED产业呈现几大发展趋势,如LED显示间距持续缩小、LED芯片持续微缩化、产品、工艺制造环节更为集成,以及RGB 封装与COB 降本需求迫
插播:历时数月深度调研,9大系统性章节、超百组核心数据,行家说储能联合天合光能参编,发布工商业储能产业首份调研级报告,为行业提供从战略决策到产品方向、项目资源的全维参考!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订阅刚开年
前不久,“行家说三代半”报道了长安汽车采用氮化镓OBC车载电源(点击查看)。近期,比亚迪、广汽埃安两家车企又相继公布了氮化镓应用进展:比亚迪&大疆:车载无人机采用氮化镓技术3月2日,比亚迪、大疆共同发
高通又放大招了!3月3日,也就是MWC世界移动通信大会的第一天,高通正式宣布,推出自家的最新5G调制解调器及射频解决方案——高通X85。高通X85对于高通X85的发布,行业早有关注。因为高通的手机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