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miT Key Stone K1基于进迭时空自研的X60智算核打造,是全球首款8核RISC-V AI CPU,也是全球首款支持RVA22 Profile、支持256 bit RVV 1.0标准的RISC-V CPU,提供2倍于Neon的SIMD并行处理算力。

以往,英特尔和Arm芯片要实现AI能力,需要通过一颗主流CPU,搭配一颗NPU。而这颗国产芯创新性的把AI能力嵌入了CPU中,并支持所有主流AI大模型,可在端实现主流大模型的部署。

“从我们的实践来看,基于RISC-V架构的CPU核性能,在计算性能、功耗和成本三方面都表现优秀。”在第四届滴水湖中国RISC-V产业论坛上,进迭时空(杭州)科技有限公司的品牌营销与公众关系总监段佳惠向参会者介绍了全球首款8核RISC-V AI CPU——SpacemiT Key Stone K1。

进迭时空(杭州)科技有限公司的品牌营销与公众关系总监 段佳惠

“K1芯片去年12月1次流片成功,仅用6小时就完成了芯片全功能调通,芯片行业平均调通全性能需要7*24小时,我们仅用了1/28的时长,这也证明我们的技术过硬。”据段佳惠透露,这款芯片自今年4月发布以来,已经收到了超过1万颗的订单。

资料显示,进迭时空成立于2021年11月,是一家专注于研发高性能AI CPU的芯片设计企业。公司在杭州设立总部,并在北京、上海、深圳、珠海等地设有分公司。公司员工接近200人,其中85%以上为研发和技术人员。

技术亮点

据介绍,SpacemiT Key Stone K1基于进迭时空自研的X60智算核打造,是全球首款8核RISC-V AI CPU,也是全球首款支持RVA22 Profile、支持256 bit RVV 1.0标准的RISC-V CPU,提供2倍于Neon的SIMD并行处理算力。

此外,K1以CPU核的融合方式提供AI算力,可提供50 KDMIPS CPU算力和2.0 TOPS AI 算力,单核CPU算力是ARM A55的1.3倍,算力能效是ARM A55的1.2倍。相关亮点总结如下:

  • SpacemiT X60:该智算核采用22纳米制造工艺,最高频率可达2.0 GHz,算力达到2 TOPS,且为纯CPU算力。单核性能较ARM Cortex-A55提升了大约1.3倍。

  • AI CPU概念:K1之所以被称为AI CPU,是因为其内部没有集成NPU,而是通过16条AI指令集的拓展来实现AI性能的提升。

  • 性能优势:K1芯片在存储性能、计算性能、向量计算性能(如OpenCV、SLAM相关计算)以及浮点性能等方面,相较于ARM同级别的Cortex-A55芯片都取得了显著优势。

  • 功耗表现:K1的典型功率为3.5W,最低可降至2.8W。相比于同等工艺的主流8核ARM Cortex-A55芯片,K1的功耗降低了28%。

  • 生态支持:K1芯片可以接入全球主流的CPU推理生态,并支持所有AI模型的本地化部署。这意味着诸如LLaMA2、图形图片处理软件等都可以在本地化部署,无需专门针对NPU进行调试或配置。

  • 指令集优化:进迭时空基于RISC-V标准指令集,通过极致的编译器软件优化,以及16条AI指令集的开源,实现了高效的AI性能。这些指令集已经在4月份的发布会中开源。
  • 生态产品:进迭时空推出了MUSE系列生态产品,包括单板计算机、智能机器人、行业计算终端、AI PC、边缘节点计算机等,这些产品已经在进迭时空的官方淘宝店批量销售。

应用场景及未来展望

K1以RISC-V开源指令集为基础,致力打造更高能效、更通用的AI处理器平台,推动全球开源、开放的算力生态建设。芯片广泛适用于单板计算机(SBC)、网络附加存储(NAS)、笔记本电脑、智能机器人、工业控制、边缘计算等多种终端领域。目前已经在机器人底盘、工业控制、智慧网关、行业PC等6大主要应用场景形成了完整的解决方案。

据介绍,进迭时空携手上下游合作伙伴,在5个月的时间内完成了覆盖包括开发板、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迷你机箱和服务器在内的全系列生态产品,并完成了与国内外主流操作系统的适配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K1还实现了与主流AI生态的快速对接,可运行所有端侧大模型。” 段佳惠说道,进迭时空将持续在“云-边-端”架构原生一体的计算时代发力,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更多优质算力。

未来,进迭时空希望通过与其他RISC-V CPU企业的合作,共同推动从CPU层面解决AI问题,构建更加开放和繁荣的计算生态。

责编:Luffy
本文为EET电子工程专辑原创文章,禁止转载。请尊重知识产权,违者本司保留追究责任的权利。
您可能感兴趣
AspenCore 2024中国IC设计Fabless 100排行榜共分为10大技术类别,每个类别按照综合指数和市场调查评选出Top 10。这10大技术类别分别是:MCU、AI芯片、电源管理(PMIC)、功率器件、存储器、处理器、无线连接、射频与通信网络、传感器和模拟信号链。除了10个技术类别Top10,今年还有上市公司(Public)和EDA、IP公司三个Top 10榜单。
这是《2024 Top 80 国产传感器(Sensor)芯片厂商调研分析报告》第七部分:Top 80国产传感器芯片厂商信息汇总,包括80家国产传感器芯片厂商基本信息统计表、厂商画像(公司简介、核心技术、主要产品、目标市场和竞争优势)。
这是《2024 Top 80 国产传感器(Sensor)芯片厂商调研分析报告》第六部分:国产传感器厂商综合排名及对比分析,包括2023 Fabless100排行榜之Top 10传感器公司、传感器类上市公司对比分析。
这是《2024 Top 80 国产传感器(Sensor)芯片厂商调研分析报告》第五部分:传感器新兴应用及方案(Application Solutions),涉及AIoT应用、ADAS/自动驾驶、智能安防。
这是《2024 Top 80 国产传感器(Sensor)芯片厂商调研分析报告》第四部分:传感器最新技术趋势(New Technologies),涉及智能传感器、MEMS、激光雷达、EVS传感器。
TEL宣布自2025年3月1日起,现任TEL中国区地区总部——东电电子(上海)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经理赤池昌二正式升任为集团副总裁,同时兼任东电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总裁和东电光电半导体设备(昆山)有限公司总裁。
预计在2025年,以下七大关键趋势将塑造物联网的格局。
领域新成果领域新成果4月必逛电子展!AI、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汽车、新能源、半导体六大热门新赛道,来NEPCON China 2025一展全看,速登记!
本次股东大会将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形式召开,股东们可选择现场出席或线上参会。
倒计时1天,『2025年行家说开年盛会(第8届)取势行远·LED显示屏及MLED产业链2025年蓝图峰会』明天正式启幕。本届开年盛会特设「2025年产品/技术/市场蓝图计划」、「COB」、「MiP及玻
今日光电     有人说,20世纪是电的世纪,21世纪是光的世纪;知光解电,再小的个体都可以被赋能。追光逐电,光引未来...欢迎来到今日光电!----追光逐电 光引未来----图1 采用自上而下方法实
数据民主化终极拷问:借助大模型问数,究竟能不能实现灵活、准确、深入的数据洞察?“华东区会员复购率是多少?”——业务提需求3天,IT排期2周,口径对齐5轮。“为什么A产品毛利异常?”——指标定义模糊,数
点击上方蓝字谈思实验室获取更多汽车网络安全资讯01摘要近年来,电子控制单元(ECU)不再局限于简单的便利功能,而是将多种功能整合为一体。因此,ECU 拥有比以往更多的功能和外部接口,各种网络安全问题也
前不久,“行家说三代半”报道了长安汽车采用氮化镓OBC车载电源(点击查看)。近期,比亚迪、广汽埃安两家车企又相继公布了氮化镓应用进展:比亚迪&大疆:车载无人机采用氮化镓技术3月2日,比亚迪、大疆共同发
插播:历时数月深度调研,9大系统性章节、超百组核心数据,行家说储能联合天合光能参编,发布工商业储能产业首份调研级报告,为行业提供从战略决策到产品方向、项目资源的全维参考!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订阅刚开年
据报道,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在西班牙巴塞隆纳的全球发表会上表示,小米汽车计划于2027年进军海外市场。小米的立足之本在于深耕本土市场,作为一家中国车企,唯有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方能谈及海外扩张。因此,小
高通又放大招了!3月3日,也就是MWC世界移动通信大会的第一天,高通正式宣布,推出自家的最新5G调制解调器及射频解决方案——高通X85。高通X85对于高通X85的发布,行业早有关注。因为高通的手机So
今日光电     有人说,20世纪是电的世纪,21世纪是光的世纪;知光解电,再小的个体都可以被赋能。追光逐电,光引未来...欢迎来到今日光电!----追光逐电 光引未来---- 来源:时光沉淀申明:感
2025年3月11-13日,亚洲激光、光学、光电行业年度盛会的慕尼黑上海光博会将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3号入口厅N1-N5,E7-E4馆盛大召开。本次瑞淀光学展示方案有:■ MicroOLE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