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本土品牌的挑战,通用汽车为了应对在华销售下滑的压力,宣布了一系列重大调整措施,包括裁员、削减产能,以及重新评估在华产品策略。

在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正面临一场战略转型。1997年,通用成为继大众汽车(Volkswagen AG)之后,第二家获得中国生产许可的外国车企,是最早在当地生产的外国汽车品牌之一,2017年销售高峰更创下一年卖出400万辆的成绩,但2023年只剩210万辆,近乎腰斩。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本土品牌的挑战,这家美国汽车巨头为了应对在华销售下滑的压力,宣布了一系列重大调整措施,包括裁员、削减产能,以及重新评估在华产品策略。

裁员、减产、业务重组 

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透露,通用汽车计划裁减中国市场的部分员工,尤其是研发部门,以应对当前市场状况。

与此同时,上汽通用也宣布了一系列重大人事变动。其中原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执行副总经理卢晓接替庄菁雄担任上汽通用总经理;原泛亚汽车技术中心副总经理王从鹤接任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执行副总经理一职;原上汽集团总裁助理蔡宾担任上汽通用党委书记;原上汽通用五菱副总经理薛海涛接替陆一担任公司副总经理,负责市场营销的相关工作。

未来几周内,公司将与合作伙伴上汽集团(SAIC)共同讨论进一步的产能削减计划。这一战略调整是通用汽车在华销售策略的一部分,旨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营效率。

其实,通用汽车一直在考虑重组中国业务,首席财务官(CFO)保罗·雅各布森(Paul Jacobson)在 8 月 8 日的投资者演讲中暗示了重组,“我们必须保持竞争力,这意味着我们必须与合作伙伴一起审视业务,以确保我们能够恢复盈利能力,并在未来恢复自给自足的现金流” 。

在业务重组方面,通用汽车将重点转向电动汽车的生产,并专注于更高端的车型以及进口高端汽车,期望在2027年——与上汽集团签订的合同到期之前实现业务的持续盈利。

此外,公司将继续通过合资企业上汽通用五菱在中国生产价格合理的汽车和电动车(比如宏光Mini EV),满足不同市场需求,同时部分产品将出口至海外市场。

财务挑战与市场竞争 

通用汽车在华业务正面临财务压力,今年第二季度在中国的销量续跌29%至37.3万辆,旗下所有美国品牌包括别克(Buick)、凯迪拉克(Cadillac)和雪佛兰(Chevrolet)的销量也大幅下滑。第二季财报显示,通用在中国的业务亏损高达1.04亿美元,令到上半年亏损总额达2.1亿美元。

销量方面,通用最近在一份证券申报的文件中指出,中国本土制造商的策略重心偏向于市场份额的扩张而非短期利润,因此很难维持销量。因此,通用汽车表示,正在与当地合作伙伴合作,改革其中国业务,这导致“如果短期内亏损持续,未来记账的可能性将增加,而且这些费用可能相当可观。”

有业内人士指出,“美系车在国内最近几年一直不受欢迎。中国人买车喜欢空间大,省油的车,美系车的特点并不适合中国市场。”另外,这几年上汽通用的新能源汽车在国内市场还是亟需突破。“近几年汽车市场都在向新能源转型,但看美系车几个老牌企业脚步有点慢,没几款新能源车上市,除了特斯拉。” 

根据上汽集团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1—7月,上汽通用累计销售汽车24.06万辆,同比下滑55.14%,是上汽集团滑坡幅度最大的子公司。

而根据通用汽车此前披露的财务数据,公司今年第二季度在中国市场亏损达到1.0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47亿元),市场份额从去年同期的8.6%下降到6.4%。加之第一季度,通用汽车上半年在华累计亏损达2.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5亿元),令高管大失所望。

为了应对当前挑战,通用汽车采取了一系列应对策略,包括减少库存、按需生产、保护定价体系并降低固定成本。同时,公司宣布了重要的人事变动,新的管理团队将加快企业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的转型,推动技术和产品创新。

长期承诺并未改变

尽管面临重组和市场挑战,通用汽车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承诺并未改变。

通用汽车首席执行官(CEO)玛丽·博拉(Mary Barra)表示,她将重新评估通用汽车的中国业务,解决目前中国市场库存较高的问题,然后积极降低结构成本。此外,通用汽车正在与合资伙伴密切合作以重组业务。

Paul Jacobson强调,中国市场对通用汽车而言是宝贵的资产,公司将继续致力于在中国构建可持续盈利和具有长期发展潜力的业务模式。

但雅各布森也承认,以上这些措施尚未达到理想效果。他认为通用汽车能够在中国恢复盈利,但这意味着需要加倍努力,采取更多措施。

责编:Luffy
本文为EET电子工程专辑原创文章,禁止转载。请尊重知识产权,违者本司保留追究责任的权利。
您可能感兴趣
OpenAI认为,芯片、数据、能源和人才是赢得人工智能的关键,且建议美国政府大幅增加对这些领域的投资。
欧盟的公共资金重点资助技术创新,比如先进材料的开发、组件制造或新的回收技术。原材料开采或基础组装领域的项目将不被考虑。目标是建立欧洲能源储存的有韧性和可持续的供应链。
尽管俄乌冲突带来了能源危机,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利好Northvolt发展电池产业,只是Northvolt没有抓住此次良机,也打乱了欧盟新能源产业前进的步伐。
这项合同价值10亿美元,宁德时代联合体将在玻利维亚西南部建造两座碳酸锂生产厂。这两座工厂将坐落在玻利维亚广阔的乌尤尼盐沼上,其中一座年产能为1万吨碳酸锂,另一座为2.5万吨。玻利维亚政府将持有该项目51%的股份。
去年就完成了私有化的东芝,现如今在中国打算怎么发展半导体?进博会上,东芝是这么说的...
尽管生成式AI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但能源消耗以及造成的环境也不容忽视。毫无疑问,未来要想在技术创新与环境保护之间找到平衡,还需通过优化算法、改进硬件设计、采用清洁能源等方式来降低其生态足迹。
TEL宣布自2025年3月1日起,现任TEL中国区地区总部——东电电子(上海)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经理赤池昌二正式升任为集团副总裁,同时兼任东电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总裁和东电光电半导体设备(昆山)有限公司总裁。
预计在2025年,以下七大关键趋势将塑造物联网的格局。
领域新成果领域新成果4月必逛电子展!AI、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汽车、新能源、半导体六大热门新赛道,来NEPCON China 2025一展全看,速登记!
本次股东大会将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形式召开,股东们可选择现场出席或线上参会。
点击上方蓝字谈思实验室获取更多汽车网络安全资讯3 月 5 日,据中国经济网报道,近日有传言毛京波即将卸任莲花中国总裁,调整至海外市场。莲花汽车内部人士证实了此事:“毛总(毛京波)已经有几天没有出现在办
回顾2024年,碳化硅和氮化镓行业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进步,并经历了重要的变化。展望2025年,行业也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更好地解读产业格局,探索未来的前进方向,行家说三代半与行家极光奖联合策划
今日光电     有人说,20世纪是电的世纪,21世纪是光的世纪;知光解电,再小的个体都可以被赋能。追光逐电,光引未来...欢迎来到今日光电!----追光逐电 光引未来----编者荐语特征提取是计算机
在 AI 时代,高校正逐渐成为 AI 创新的重要策源地。AI 的强大潜力不仅能够推动科学研究,提升研究效率和加速进程,还能在教育领域实现个性化学习,模拟复杂实验场景,拓宽学习方式。聆听全球专家的分享,
点击上方蓝字谈思实验室获取更多汽车网络安全资讯01摘要近年来,电子控制单元(ECU)不再局限于简单的便利功能,而是将多种功能整合为一体。因此,ECU 拥有比以往更多的功能和外部接口,各种网络安全问题也
‍‍近几年,随着Mini/Micro LED技术的高速发展,LED产业呈现几大发展趋势,如LED显示间距持续缩小、LED芯片持续微缩化、产品、工艺制造环节更为集成,以及RGB 封装与COB 降本需求迫
插播:历时数月深度调研,9大系统性章节、超百组核心数据,行家说储能联合天合光能参编,发布工商业储能产业首份调研级报告,为行业提供从战略决策到产品方向、项目资源的全维参考!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订阅刚开年
前不久,“行家说三代半”报道了长安汽车采用氮化镓OBC车载电源(点击查看)。近期,比亚迪、广汽埃安两家车企又相继公布了氮化镓应用进展:比亚迪&大疆:车载无人机采用氮化镓技术3月2日,比亚迪、大疆共同发
据报道,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在西班牙巴塞隆纳的全球发表会上表示,小米汽车计划于2027年进军海外市场。小米的立足之本在于深耕本土市场,作为一家中国车企,唯有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方能谈及海外扩张。因此,小
在3月4日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发布消息称,将于4月13日举行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赛,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将同期举行。会上表示,人形机器人将与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