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纳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纳芯微”)于2024年8月9日晚间发布公告,宣布终止对昆腾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昆腾微”)的股权收购计划。
这场筹划了一年多的收购案,原计划通过现金方式收购昆腾微67.60%的股份,整体估值不超过15亿元人民币,最终因外部市场环境变化等原因导致交易各方未能达成最终共识,无法签署正式收购协议。
收购始末
标的公司昆腾微曾在2020年、2022年分别冲刺在科创板和创业板IPO。深交所网站显示,昆腾微在2023年8月撤回在创业板的首发上市申请。
公开资料显示,昆腾微电子专注于模拟集成电路的研发、设计与销售,其主要产品涵盖音频SoC芯片和信号链芯片,服务于消费电子、通信、工业控制等多个领域。昆腾微的产品已成功进入JBL、飞利浦、特斯拉、比亚迪等众多知名品牌供应链。
根据审计报告,昆腾微在2021年至2022年的营收分别为31,511.21万元和30,529.58万元,净利润分别为8,225.68万元和6,512.89万元,截至2022年底的资产总额为33,014.55万元。
2023年7月17日,纳芯微首次宣布收购昆腾微33.63%的股权,并与昆腾微董事长JING CAO(曹靖)等10名股东签署了《股份收购意向协议》。随后,在2023年7月至8月期间,纳芯微又与另外20名昆腾微股东签署了《意向协议》,计划收购他们持有的昆腾微33.97%的股份。
这两次意向协议的签署,标志着纳芯微计划收购昆腾微总计67.60%的股份。
据去年7月的收购意向协议显示,昆腾微的整体估值仅为15亿元。彼时,有产业投资者人士表示,这一数字实际低于行业对昆腾微项目的预期估值,一定程度上或也表明,近年投资方和项目方都在回归理性。
纳芯微彼时可谓十分看好,其表示此次收购有助于纳芯微进一步完善公司的技术IP组合,扩充产品料号,完善产品解决方案,提升公司在战略市场包括汽车、泛能源等围绕客户开发更多品类、满足客户更多需求的能力。此外,纳芯微利用自身产品已经进入通信、仪器仪表、工业控制等行业头部客户的优势,提高昆腾微在客户端的产品覆盖度,实现客户协同。
纳芯微的考量与市场反应
昆腾微今年的最新估值较去年并没有大的变化。尽管当前市场政策风向鼓励上市公司进行产业整合并购,但具体到一个项目最终能否达成收购,还要看双方能不能谈拢,尤其是要看标的的意愿。
今年6月证监会发布的“科创板八条”显示,将支持科创板上市公司开展产业链上下游的并购整合;支持科创板上市公司聚焦做优做强主业开展吸收合并。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也将支持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通过发行股票或可转债募集资金并购科技型企业;研究完善并购贷款适用范围、期限、出资比例等政策规定,扩大科技创新领域并购贷款投放。
然而,由于商洽过程中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截至公告发布之时,交易各方未能就收购事项达成最终共识,未能签署正式的收购协议。基于维护公司及全体股东权益的考量,纳芯微决定终止本次收购。
纳芯微方面表示,终止收购的决定不会对公司的经营业绩及财务状况产生不利影响,因为《意向协议》仅具有意向性质,未构成正式收购要约。在意向协议存续期间,双方未签署具有法律效力的正式收购协议,纳芯微也未向交易对方支付任何交易对价。此外,纳芯微强调,公司将继续寻求其他并购机会,以进一步扩大业务范围和提升市场竞争力。
市场对于此次收购的终止反应相对平静。纳芯微的股票在公告后的交易日中表现稳定,显示出投资者对公司未来的信心。
未来展望
尽管此次收购未能实现,纳芯微依然积极布局未来。公司在2023年通过子公司参与了多个半导体相关领域的投资项目,并在2024年6月宣布以6.83亿元收购麦歌恩68.28%的股份,进一步强化公司在磁传感器领域的市场地位。
麦歌恩自2009年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以磁电感应技术和智能运动控制为基础的芯片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工业、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麦歌恩在磁编码、磁开关等细分领域已建立起领先的市场份额优势。
不仅如此,2023年,纳芯微子公司苏州纳星与元禾、华业、苏州聚源、小米等业内知名投资机构成立合作基金,围绕集成电路、半导体及其上下游产业相关领域投资了70余个项目。纳芯微2023年还曾与禾迈股份一同联手,向一家碳化硅器件商中瑞宏芯进行了近亿元人民币规模的产业投资。
谈及本次收购,纳芯微直言,本次交易是公司基于聚焦主业发展做出的并购决策,有利于整合双方的产品、技术、市场及客户、供应链等资源,在磁传感器领域发挥协同效益。
纳芯微作为一家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持续聚焦高性能、高可靠性的模拟及混合信号芯片的研发和销售,其产品广泛应用于信息通讯、工业控制、汽车电子和消费电子等领域。
纳芯微董事长王升杨(中)在媒体会上接受《电子工程专辑》等媒体采访
纳芯微董事长王升杨在今年6月的业绩会上表示,今年该公司将继续通过对外投资布局,寻找优质并购标的,期待在行业下行的窗口期内,通过行业资源的有效整合,快速实现产品品类和市场方向的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