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飞凌科技(Infineon Technologies)在马来西亚居林(Kulim)的新工厂(3号工厂)一期项目正式开业,标志着全球最大的200毫米碳化硅功率半导体晶圆厂的诞生。

宽禁带(wide-bandgap,WBG)半导体,以其在高温、高频、高功率和高能效方面的卓越性能,正逐渐取代传统硅材料,成为推动现代电子设备发展的关键技术。碳化硅(SiC)和氮化镓(GaN)作为宽禁带半导体的代表,因其在电动汽车、快速充电站、可再生能源系统、AI数据中心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显示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和战略价值。

近日,德国芯片巨头英飞凌科技(Infineon Technologies)在马来西亚居林(Kulim)的新工厂(3号工厂)一期项目正式开业,标志着全球最大的200毫米碳化硅功率半导体晶圆厂的诞生。

在启动仪式上,英飞凌首席执行官Jochen Hanebeck表示:“当居林新晶圆厂第二期项目建设完成时,将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最具竞争力的200毫米碳化硅功率半导体晶圆厂。我们是功率半导体市场的领导者,并且很早就预见到了这一领域的技术发展。因此,我们及时并果断地在宽禁带半导体(领域),如碳化硅和氮化镓上进行了投资。我们的内部制造策略在实现差异化竞争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英飞凌首席执行官Jochen Hanebeck在启动仪式上发表讲话

新厂的规模与投资

英飞凌在新晶圆厂一期项目上的投资高达20亿欧元,预计将于2025年开始量产。二期项目的投资额更是高达50亿欧元,目标是将居林3号工厂建设成为全球最大、最高效的200毫米碳化硅功率半导体晶圆厂。

这一投资规模不仅体现了英飞凌对宽禁带半导体技术的信心,也展示了其在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的领导地位。

Jochen Hanebeck强调,“英飞凌的功率系统解决方案有助于实现绿色和高能效的出行。从硅到碳化硅的转变对于电动汽车来说已经在全面展开。另一个对低碳化至关重要的增长应用领域是可再生能源,从发电到输电、储能和用电,我们的产品使绿色能源成为可能。”

加码绿色能源、节能减排

据介绍,居林工厂将100%使用绿电,并采取先进的节能和可持续举措,包括采用最新的节能减排系统、绿色制冷剂以及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循环利用流程,致力于实现碳中和目标。

除了新能源领域,碳化硅也是降低AI数据中心能耗的关键。

Jochen Hanebeck表示:“数据中心,尤其是对人工智能(数据中心)而言,目前它们迅速增长的电力消耗,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今天,数据中心大约占全球电力消耗的2%。如果我们不采取行动,到2030年这一比例将上升到7%。根据不同应用提出的特定需求,客户将需要采用基于碳化硅、硅和氮化镓的不同解决方案。由于服务器的散热空间有限,宽禁带材料将在未来发挥重要作用。”

已获订单

英飞凌已获得总价值约50亿欧元的设计订单,并收到约10亿欧元的预付款,这些来自汽车行业的六家OEM厂商以及可再生能源和工业领域的客户的支持,为居林3号工厂的持续扩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英飞凌的这项投资不仅提升了自身在功率半导体领域的技术优势,还增强了马来西亚作为全球半导体产业链重要枢纽的地位,为该地区的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对于马来西亚而言,英飞凌是可靠的合作伙伴。早在1973年,英飞凌就开始了在马六甲的业务运营,进入了马来西亚市场。2006年,英飞凌在居林开设了亚洲首座前道晶圆厂。

目前,英飞凌在马来西亚拥有16000 多名高技能员工。总体来看,新晶圆厂将创造多达4000个工作岗位。

为什么大家都想去马来西亚?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英飞凌之外,近年来,其他芯片厂商也纷纷涌入马来西亚扩建工厂。

今年年初,高端半导体封装载板供应商奥特斯(AT&S)位于马来西亚吉打州居林高科技园区的首家工厂正式启用,该工厂总投资额超过10亿欧元,预计将于2024年底开始为芯片厂商AMD的数据中心芯片提供高端半导体封装载板。

AT&S董事会成员兼微电子业务部执行副总裁Ingolf Schroeder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马来西亚作为国际电子业和半导体行业的中心,是全球第六大半导体出口国。马来西亚半导体行业从业人员目前接近60万人,高科技人才储备丰富。

英伟达创始人CEO黄仁勋也在去年年底访问了马来西亚,并与马来西亚杨忠礼集团(YTL)合作建设AI基础设施,总投资额将达200亿马来西亚令吉(约合43亿美元)。

马来西亚投资发展局称,该国在全球芯片封装、组装和测试服务市场的占比接近13%。

今年5月,马来西亚宣布了半导体领域的国家战略。这是一个分三阶段的庞大计划,要在未来十年将马来西亚打造成世界半导体大国。第一阶段马来西亚打算投资至少5000亿林吉特(约合1060亿美元),主要用于集成电路设计、建设先进组装厂,以及吸引外资建芯片工厂或采购半导体设备。马来西亚也打算吸引苹果、华为、联想等高科技巨头和一些资本,以推动它们在马来西亚的高科技产品业务。

责编:Luffy
阅读全文,请先
您可能感兴趣
本文整理分析了30家本土上市半导体公司2024三季度财报数据,结合第三季部分企业的重点新闻,让读者了解目前本土电源管理芯片市场现状及企业布局。
英飞凌日前宣布其位于马来西亚的新晶圆厂一期项目正式启动运营,将重点生产碳化硅功率半导体,并涵盖氮化镓外延的生产。二期项目建成投产后,有望成为全球规模最大且最高效的200毫米碳化硅功率半导体晶圆厂。
BLDC的应用持续增长,主要市场驱动力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工业类电机应用节能指令提出了新要求;印度对于吊扇应用,致力于实现50%的节能目标;越来越多设备的终端客户,希望有更好的使用体验。
当前,节能减排和提高能效正在成为践行“绿色低碳”生产的重要手段,而以碳化硅、氮化镓等为代表的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也正在迎来快速发展期。如何确保功率器件的可靠性?如何抢占5G通信、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工业自动化等新兴产业制高点?在IIC Shanghai 2024同期举办的“第27届高效电源管理及功率器件论坛”上,来自头部企业的专家为我们做出了解答。 
“成功地将栅极-源极额定电压从普通GaN产品的6V提高到8V,提升了GaN器件电源电路的设计裕度和可靠性”,是罗姆GaN产品的独特优势之一。同时,罗姆结合所擅长的功率和模拟两种核心技术优势,开发出了集功率半导体—GaN HEMT和模拟半导体—栅极驱动器于一体的Power Stage IC,使得GaN器件轻松实现安装。
如今,功率电子设备不仅要求满足电气性能,还要求严格控制系统的热行为。功率电路设计的一个特殊挑战,就是必须在确保结温受控的同时,不超过MOSFET的SOA。结温可以被认为是半导体的实际温度,然而,在元器件表面测量的结温却会略低一些,这是由于设备外壳的热阻妨碍了热量的流通。相对于环境温度,温度升高表明一个事实,即存在将能量转化为热量的源。
目前,智能终端NFC功能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面对新场景新需求,ITMA多家成员单位一起联合推动iTAP(智能无感接近式协议)标准化项目,预计25年上半年发布1.0标准,通过功能测试、兼容性测试,确保新技术产业应用。
中科院微电子所集成电路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刘明院士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记忆交叉阵列的符号知识表示解决方案,首次实验演示并验证了忆阻神经-模糊硬件系统在无监督、有监督和迁移学习任务中的应用……
C&K Switches EITS系列直角照明轻触开关提供表面贴装 PIP 端子和标准通孔配置,为电信、数据中心和专业音频/视频设备等广泛应用提供创新的多功能解决方案。
投身国产浪潮向上而行,英韧科技再获“中国芯”认可
近期,多个储能电站项目上新。■ 乐山电力:募资2亿建200MWh储能电站12月17日晚,乐山电力(600644.SH)公告,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申请已获上交所受理,募集资金总额为2亿元。发
投资界传奇人物沃伦·巴菲特,一位94岁的亿万富翁,最近公开了他的遗嘱。其中透露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计划将自己99.5%的巨额财富捐赠给慈善机构,而只将0.5%留给自己的子女。这引起了大众对于巴菲特家庭
‍‍12月18日,深圳雷曼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雷曼光电”)与成都辰显光电有限公司(下称“辰显光电”)在成都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等方面的优势,共同推进Mi
阿里资产显示,随着深圳柔宇显示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柔宇显示”)旗下资产一拍以流拍告终,二拍将于12月24日开拍,起拍价为9.8亿元。拍卖标的包括位于深圳市龙岗区的12套不动产和一批设备类资产,其中不
近期,高科视像、新视通、江苏善行智能科技等企业持续扩充COB产能。插播:加入LED显示行业群,请加VX:hangjia188■ 高科视像:MLED新型显示面板生产项目(二期)招标12月18日,山西高科
 “ 担忧似乎为时过早。 ”作者 | RichardSaintvilus编译 | 华尔街大事件由于担心自动驾驶汽车可能取消中介服务,Uber ( NYSE: UBER ) 的股价在短短几周内从 202
又一地,新型储能机会来了?■ 印度:2032储能增长12倍,超60GW据印度国家银行SBI报告,印度准备大幅提升能源存储容量,预计到2032财年将增长12 倍,超60GW左右。这也将超过可再生能源本身
在上海嘉定叶城路1688号的极越办公楼里,最显眼的位置上,写着一句话:“中国智能汽车史上,必将拥有每个极越人的名字。”本以为这句话是公司的企业愿景,未曾想这原来是命运的嘲弄。毕竟,极越用一种极其荒唐的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电网和可再生能源系统向着更智能、更高效的方向发展助力优化能源分配构建更加绿色和可靠的能源未来12 月 24 日 上午 9:30 - 11:302024 德州仪器新能源基础设施技术直播
极越汽车闪崩,留下一地鸡毛,苦的是供应商和车主。很多人都在关心,下一个倒下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会是谁?我们都没有未卜先知的超能力,但可以借助数据管中窥豹。近日,有媒体统计了15家造车新势力的销量、盈亏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