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一系列的动作,有分析人士称,华为在试图深化其作为一家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角色定位,做中国的“博世”,并再次强调“华为不造车”的决策。

7月28日,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力斯”)发布《关于筹划对外投资的提示性公告》,宣布筹划对外投资,目标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旗下的深圳引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引望”)。赛力斯表示,此举旨在支持引望成为汽车智能驾驶系统及部件产业的领导者,并成为服务汽车产业的开放平台。

投资背景

赛力斯在公告中指出,具体的投资额、交易方式和交易价格尚未确定,但已明确交易对方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目前华为对引望的持股比例为100%。若本次交易完成,引望将成为赛力斯的参股子公司,但赛力斯的合并报表范围不会发生变化。此外,本次交易预计不会构成关联交易,也不会构成重组上市或导致上市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

引望成立于2024年1月16日,注册资本为10亿元人民币,注册地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万科城社区华为公司华为总部办公楼101,法定代表人郑丽英。其主营业务涵盖汽车智能系统及部件解决方案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其中包括汽车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汽车智能座舱、智能车控、智能车云、车载光等技术领域。

同时,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申请注册了多枚“引望”“引看”“引众”“INVISOL”“INNOWARD”等商标,国际分类包括科学仪器、运输工具等。

受益于华为合作

赛力斯与华为的合作由来已久。自2021年起,双方在跨界业务合作方面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推出了问界M5、M7、M9等车型,并取得了较好的销售成绩。据赛力斯方面数据,AITO问界全系6月单月交付突破4万,达到4.28万辆,创历史新高,较去年同期的5668辆更是增长654.76%。2024年1-6月,AITO问界累计交付量为10.08万辆。

今年7月,赛力斯还计划收购华为持有的919项商标(包括问界系列的文字和图形商标)及44项相关外观设计专利,进一步深化合作关系。

得益于问界的成功,赛力斯业绩扭亏为盈。7月9日晚间,赛力斯发布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营业收入639亿元到660亿元,同比增长479%到498%;净利润为13.9亿元到17亿元,同比扭亏为盈;同时,赛力斯预计扣非后净利润为11.9亿元到15亿元。

看中引望的战略地位

引望作为华为车BU(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事业部)的新实体公司,承载着华为在智能汽车产业的核心技术和资源。华为车BU自2019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将ICT技术优势延伸到智能汽车产业,提供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助力汽车产业的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升级。

赛力斯的入股不仅有助于引望实现技术和资源的整合,也预示着汽车行业将进一步向智能化、网联化发展。此举有望推动引望成为股权多元的技术开放平台,吸引更多合作伙伴加入,共同推动汽车产业的创新与升级。

赛力斯的公告发布后,市场对其投资引望的决策反应积极。赛力斯的股价和市值均显示出上涨趋势,反映出投资者对此次合作的乐观态度。

坚持“不造车”,做中国的博

华为车BU(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事业部)成立于2019年,致力于将华为的ICT技术优势延伸到智能汽车产业,为客户提供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和技术服务。余承东在今年3月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公开称,华为车BU在过去几年中每年都在大幅度亏损,从一年亏损100亿元,后来减少到亏损80亿元,再到去年亏损60亿元,今年车BU有望实现扭亏为盈。

引望的成立被视为华为车BU迈向独立运作的关键一步,并计划通过引入更多合作伙伴,形成一个股权多元的技术开放平台。

从成立之初,引望就有意引入外部投资者。去年11月,长安汽车发布公告称,公司及关联方将有意投资引望,比例不超过40%。如今长安汽车也已经与华为签署《投资合作备忘录》,计划共同设立专注于汽车智能系统及部件解决方案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合资公司。

今年5月,长安汽车披露了与华为合作的进展,确认目标公司为引望,预计不晚于2024年8月31日与华为签订最终交易文件。

按照华为的计划,引望成立后,除长安汽车外,还将引入更多投资人,其中便包括鸿蒙智行的四个合作伙伴赛力斯、奇瑞、江淮、北汽。除此之外,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还曾公开喊话中国一汽集团也加入对引望的投资行列。

除把车BU独立外,华为汽车业务在今年的另一大变化是密集将商标等资产转让给车企,包括今年5月将“享界”商标转让给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今年7月又将“问界”等商标资产转让给赛力斯。

对于这一系列的动作,有分析人士称,华为在试图深化其作为一家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角色定位,做中国的“博世”,并再次强调“华为不造车”的决策。

责编:Luffy
您可能感兴趣
若交易达成,安森美将获得Allegro在磁传感器领域的技术与客户资源,显著增强其在汽车和工业市场的垂直整合能力。
“物理智能(Physical AI)”,黄仁勋在CES 2025上发表主题演讲时提出的新概念。他指出,即将全面到来的“Physical AI”时代,将是在1000万工厂、20万仓库、15亿汽车和卡车及海量人形机器人之上应用的下一波万亿规模市场驱动力。
这一里程碑标志着意法半导体和三安正朝着于2025年年底前实现在中国本地生产8英寸碳化硅这一目标稳步迈进,届时将更好地满足中国新能源汽车、工业电源及能源等市场对碳化硅日益增长的需求。
预计到2030年,随着ADAS、智能座舱等技术的普及,高端芯片市场将迎来新的增长点。然而,短期内,产能过剩问题仍将是行业的主要挑战。
日本罗姆半导体公司更换了其首席执行官(CEO),这一决定是由于公司面临财务困难和经济挑战。罗姆半导体预计在2024财年将出现60亿日元的净亏损,这是自2012年以来公司首次遭遇全年亏损......
美国汽车创新联盟认为该新规难以实现,并质疑其技术可行性。现有技术条件下,要求车辆在时速高达62英里/小时(约100公里/小时)的情况下自动刹停并避免碰撞几乎是不可能的。
TEL宣布自2025年3月1日起,现任TEL中国区地区总部——东电电子(上海)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经理赤池昌二正式升任为集团副总裁,同时兼任东电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总裁和东电光电半导体设备(昆山)有限公司总裁。
预计在2025年,以下七大关键趋势将塑造物联网的格局。
领域新成果领域新成果4月必逛电子展!AI、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汽车、新能源、半导体六大热门新赛道,来NEPCON China 2025一展全看,速登记!
本次股东大会将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形式召开,股东们可选择现场出席或线上参会。
2025年,智能驾驶技术迎来了全民普及的曙光。昨晚,吉利汽车在一场盛大的AI智能科技发布会上,正式宣布加入比亚迪和长安汽车行列,成为自主车企中第三个普及高阶智能驾驶技术的企业。发布会的核心亮点在于吉利
千万级中标项目5个,百万级中标项目12个。文|新战略根据公开信息,新战略移动机器人产业研究所不完全统计,2025年2月,国内发布35项中标公告,披露总金额超15527.01万元。(由新战略移动机器人全
插播:历时数月深度调研,9大系统性章节、超百组核心数据,行家说储能联合天合光能参编,发布工商业储能产业首份调研级报告,为行业提供从战略决策到产品方向、项目资源的全维参考!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订阅又一地
回顾2024年,碳化硅和氮化镓行业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进步,并经历了重要的变化。展望2025年,行业也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更好地解读产业格局,探索未来的前进方向,行家说三代半与行家极光奖联合策划
今日光电     有人说,20世纪是电的世纪,21世纪是光的世纪;知光解电,再小的个体都可以被赋能。追光逐电,光引未来...欢迎来到今日光电!----追光逐电 光引未来----图1 采用自上而下方法实
在 AI 时代,高校正逐渐成为 AI 创新的重要策源地。AI 的强大潜力不仅能够推动科学研究,提升研究效率和加速进程,还能在教育领域实现个性化学习,模拟复杂实验场景,拓宽学习方式。聆听全球专家的分享,
差分运算放大电路,对共模信号得到有效抑制,而只对差分信号进行放大,因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差分电路的电路构型    上图是差分电路。    目标处理电压:是采集处理电压,比如在系统中像母线电压的采集处理,
前不久,“行家说三代半”报道了长安汽车采用氮化镓OBC车载电源(点击查看)。近期,比亚迪、广汽埃安两家车企又相继公布了氮化镓应用进展:比亚迪&大疆:车载无人机采用氮化镓技术3月2日,比亚迪、大疆共同发
今日光电     有人说,20世纪是电的世纪,21世纪是光的世纪;知光解电,再小的个体都可以被赋能。追光逐电,光引未来...欢迎来到今日光电!----追光逐电 光引未来----来源: 逍遥设计自动化申
如果说华为代表了国产手机芯片的最高水平,那么紫光展锐无疑就是国产中低端芯片最大的依持了。3月3日,巴塞罗那MWC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紫光展锐正式发布手机芯片T8300。据了解,T8300采用的是6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