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本田汽车(Honda)近日宣布将削减3成的汽油车产能,这一决策标志着本田在全球战略调整中的重要一步。根据报道,本田计划通过关闭或停产位于广州、武汉的两家工厂来实现这一目标,预计产能将从149万辆降至100万辆,占本田全球产量的约10%。
减产背景与市场挑战
本田公司发言人表示,此举是本田回应中国市场变化的一部分。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本田正面临来自中国自主品牌的强烈竞争压力。
7月3日,本田中国公布2024年6月和上半年终端汽车销量,数据显示本田在中国市场的销量近年来出现了下滑。今年6月份,本田在华终端销量仅为68,966辆,同比下降了39.04%;而1月至6月期间的累计销量为415,906辆,同比下滑了21.48%。
随着新能源自主品牌竞争力不断提升,日系合资品牌在华市占率正逐步减少。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6月,日系车在华销量约为25.19万辆,年减25.3%;今年1到6月,日系车在大陆累计销量约为146.60万辆,年减12.4%。
与之相对应地,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492.9万辆和494.4万辆,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30.1%和32%,市场占有率达到35.2%。
具体来看,本田将关闭广汽本田的第四生产线,该生产线年产能为5万辆,主要生产中型车雅阁,计划于2024年10月关闭。广汽本田的另一条在建新能源生产线则计划于同年11月投产。此外,东风本田计划于2024年11月将年产能为24万辆的第二生产线停产休业。这些调整将使本田在中国的汽车总产能由149万辆变为120万辆。
加速电动化转型
面对燃油车市场份额的缩小和新能源车市场份额的扩大,本田正急速采取措施应对环境变化。
广汽本田官方称:“公司目前拥有4条整车生产线(年产能为77万台)及1条在建生产线(设计产能12万台),其中年产能5万台的第四生产线计划于2024年10月关闭,正在建设的新能源生产线将于今年11月投产。
通过正在建设的两家新电动车厂,本田计划与广汽和东风的合资企业生产电动车型来弥补产能缩减。其目标是在今年晚些时候开始在这两家新工厂生产,预计恢复产能至144万辆。
本田的这一战略调整不仅是对当前市场挑战的应对,也是对未来汽车产业发展方向的预判。
随着全球汽车行业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本田的这一举措体现了其在全球竞争中寻求新定位的决心。本田表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市场,依然是本田的重要市场。根据规划,广汽本田到2027年将推出6款全新纯电车型;东风本田2025年将实现电动化车型占比50%,2027年不再投放燃油车型,2030年推出10款以上纯电车型。
新能源车进一步挤占燃油车市场
自1990年代起,本田一直在中国加大生产投资,官网信息显示,广汽本田在广州市黄埔区、增城区拥有三个厂区、四条整车生产线,基本生产能力为77万辆;东风本田共有三个工厂,设计年产能为76.8万辆。
而本田此次的减产,是本田中国20多年来首次减产,也是日本车企在华规模最大的一次减产。
本田并不是唯一一个在中国市场进行产能调整的汽车制造商。
随着中国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日益增长,许多传统汽车制造商都面临着转型的压力。例如,日产汽车也在今年早些时候关闭了位于江苏的一家汽油车工厂,减少了10%的产能。相关阅读:《卷不动了?日产汽车关闭中国常州工厂》
除了中国市场,在日系车企曾经引以为傲的东南亚市场,中国新能源车企的攻势也正进一步加大。
今年6月,日本汽车制造商铃木汽车(Suzuki)、斯巴鲁汽车(Subaru)双双宣布将关闭泰国工厂。7月,本田汽车宣布在泰国的汽车年产能将从27万辆下降一半以上。而包括比亚迪、广汽埃安、哪咤汽车、深蓝汽车等多家中国新能源车企已陆续将泰国工厂投入生产,且上半年总体销量稳步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