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行业变革的洪流中,又一传统巨头面临严峻挑战。随着日系合资品牌在华销量的持续下滑,广汽本田采取了大规模裁员措施以优化成本结构。
这一裁员计划自上月启动以来,引起了广泛关注,《电子工程专辑》也曾报道,早在2023年底广汽本田就在中国工厂削减了约900名员工。与业界预期的裁员带来的不安情绪不同,广汽本田的员工们表现出了异常积极的态度,首批裁员名额甚至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
最良心的赔偿方案
据知情人士透露,广汽本田此次裁员计划中,员工之所以如此积极,与公司提供的丰厚赔偿金密切相关。公司采取了“N+2+1.8”的赔偿方案,即:
1.“N"部分:代表员工在广汽本田的工作年限,每年工作年限将对应一个月的工资作为补偿。
2.“+2”部分:在员工工作年限的基础上,额外增加2个月的工资作为补偿。
3.“+1.8“部分:除了上述的“N+2”之外,员工还将获得1.8个月工资的奖金作为补偿的一部分。
如果一位员工在广汽本田工作了10年,那么他将获得的补偿金将是10个月(工作年限)+2个月(额外补偿)+1.8个月(奖金)=13.8个月的工资总额。
根据接近广汽本田的知情人士表示,工龄十年左右的员工可以获得累计赔偿金达到20至40万不等。这个数额是根据员工的具体岗位和级别而有所不同的,也包括了本年度的预发奖金。
早前理想汽车裁员时,提供的赔偿方案为“N+1”,广汽本田这一方案的赔偿标准不仅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甚至超过了特斯拉的“N+3”赔偿方案。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有行业分析师称,虽然本田在华合资公司显现颓势,但品牌在全球范围内的营收表现仍然较好,这是其提供丰厚裁员待遇的基础。相比之下,目前多数造车新势力尚在挣扎求生,短期内裁员方案可能与根基深厚的跨国汽车制造商有差距。
本田汽车的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财年内,公司在销售收入和利润方面均创历史新高,这主要得益于北美和欧洲市场的强劲表现。期间本田实现营收20.43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9482亿元),同比增长超两成;净利润同比飙升七成,至1.11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515亿元)。
目前,广汽本田已经离开了2300名员工,其中900个名额由员工主动离职,超过1000个名额则为被动裁员。由于员工报名的积极程度超出预期,广汽本田选择后续直接开放更多的裁员名额。
裁员主要集中在生产领域,但不排除未来可能会继续裁减行政、人事、财务、采购等部门。这一裁员行动的背后,是本田在华市场份额的不断下降。自2020年达到销量巅峰后,本田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已连续三年下滑。今年5月,广汽本田的销量同比下滑41.31%,产能利用率从2022年的近满产状态跌至84.57%,迫使公司不得不采取止损措施。
员工或转战新势力,广本积极自救
尽管面临裁员,广汽本田的部分员工已经预感到危机,并计划向新势力汽车工厂跳槽,如小米、小鹏等国产汽车制造商,以实现无缝过渡。此外,一些临退休人员也积极参与了裁员计划,他们中的许多人是广汽本田成立之初便已在此供职的老员工,是广汽本田承继广州标致遗产的一部分,见证了企业从初创到辉煌的历程。(EETC编按:广汽本田1998年在广州标致留下的旧厂房设备上宣告成立,当时本田几乎接受了所有广州标致的中方员工)
在积极自救的同时,本田也在中国市场推出了全新的新能源子品牌“烨”,并与宁德时代、华为等中国供应链品牌达成合作,以期更好地满足中国新能源消费者的需求。
这一裁员事件折射出汽车市场格局的深刻变化以及传统车企与新能源势力之间的角力,但广汽本田在面对市场挑战时的果断与人性化处理方式,也为其他车企提供了一种新的应对思路。未来,广汽本田能否借助这些自救措施,重新在市场上展现出竞争力,值得我们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