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工程专辑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欧盟在去年10月启动了对中国电动汽车对欧出口的反补贴掉擦汗,在今年6月12日公布了对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拟征收的临时关税水平,欧盟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最高38.1%的关税是基于反补贴调查的结果,并计划从7月4日起实施这一措施。
欧盟对三类电动车征收了不同的临时关税,分别是对被抽样且配合了反补贴调查的电动车、未被抽样但配合了调查,以及没有配合调查的电动车。
公开资料显示,欧盟委员会将对三家被抽样的中国汽车生产商征收单独关税(individual duty),其中比亚迪为17.4%、吉利为20%、上汽为38.1%。其他没被抽样但配合了欧盟调查的中国电动车将被征收21%的加权平均关税(weighted average duty),没有配合调查的电动车则将被征收38.1%的剩余关税(residual duty)。
目前,欧盟对电动汽车的进口关税是10%,在关税的基础上,部分中国电动汽车将面临高达48.1%的关税。
欧盟加征关税政策引发了全球关注和讨论,主要集中在对中国电动汽车的高额关税问题上。许多欧洲汽车制造商和政商界人士认为,此举不利于欧洲汽车行业的发展,可能会阻碍行业创新,并且不符合欧洲汽车工业和消费者的利益。
吉利、上汽、蔚来回应欧盟加税高压
中国车企对欧盟加征关税的反应主要集中在公开声明和强烈反对上。具体来说,吉利控股集团和上汽集团等多家中国车企已经发表声明,明确表示反对欧盟委员会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决定。吉利控股集团指出,这一决策是错误的,认为加征关税将损害欧洲自身利益,并阻碍中欧经贸发展。
6月12日,蔚来回应称,强烈反对用增收关税这样的方式阻止全球电动车的正常贸易,这对于全球的环保、减排和可持续发展而言是阻碍而非促进。蔚来不会因保护主义而动摇公司在全球市场长远发展的决心。在欧洲,蔚来将继续服务好蔚来用户,并积极开拓更多的国家市场。对于欧盟的政策,蔚来将持续关注、评估,并根据进展调整商业计划。在调查的最终结论宣布之前,蔚来对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仍然抱有希望。
6月13日晚,吉利控股集团发布《吉利控股集团关于欧盟委员会披露临时反补贴税率的声明》,该声明称,“欧盟委员会近日发布公告,拟对包括吉利控股集团(以下简称“吉利控股”)在内的中国电动汽车企业征收临时反补贴税,吉利控股对此表示非常失望。欧盟委员会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是错误的决策,加征关税将损害欧洲自身利益,同时也会阻碍中欧经贸的发展。吉利控股将密切关注欧盟委员会的相关决定,继续就此事与相关方跟进,采取必要措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和全球用户利益。“
6月13日,上汽集团发布关于欧盟委员会反补贴税决定的公开声明。
上汽集团表示,注意到了欧盟委员会近期发布的公告,拟对包括上汽集团在内的部分中国电动汽车生产商征收临时反补贴税。在此,上汽集团对这一决定深表关切和遗憾。上汽集团对欧盟委员会的决定深感失望,相关措施不仅违背了市场经济原则和国际贸易规则,甚至可能对全球汽车产业链的稳定和中欧经贸合作产生较大不利影响。未来,上汽集团将继续与全球合作伙伴保持开放的沟通和合作。上汽集团将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并采取一切必要的法律和商业措施,切实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和全球客户的利益。上汽集团呼吁欧盟委员会慎重考虑其决定,并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汽车产业伙伴进行建设性的对话,共同寻找促进公平竞争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
6月13日,上汽旗下MG名爵品牌发布关于《MG品牌关于欧盟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加征临时性关税的声明》,声明指出,“2024年6月12日,欧盟宣布将从7月4日起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加征临时性关税,涉及上汽MG品牌加征的额外关税比例达到38.1%,关税合计比例达到了48.1%。
对于欧盟方面不合理的贸易保护壁垒与不公平的市场区别对待,相信绝大多数致力于实现绿色低碳出行事业的同业、伙伴和用户,也会对这一明显有悖公平竞争和自由贸易原则的措施深感惊讶并坚决反对!”
这一政策对中国车企产生了直接影响。例如,上汽集团、吉利控股和蔚来等公司表示,欧盟的关税措施不仅违背了市场经济原则和国际贸易规则,还可能对全球汽车产业链的稳定和中欧经贸合作产生较大不利影响。
中国车企在欧洲市场的销售可能会受到短期冲击,尽管有观点认为,如果欧美品牌在国内生产的电动汽车出口量下滑的部分能被国产品牌汽车补足,那么损失可能不会太大。
其次,欧洲内部对此政策存在分歧。一些国家及地区如法国支持调查并希望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更高的关税,而德国等国家则反对这一举措。
不过这一政策引发了广泛的担忧和反对。欧洲多国政商界人士认为,加征关税不符合欧洲汽车工业和消费者的利益,将阻碍行业创新与发展。包括大众、奔驰、宝马以及蔚来在内的多家知名车企纷纷表态,明确反对这一初步裁决及加税决定。
梅赛德斯-奔驰集团首先发声,表示始终支持基于世贸组织规则的自由贸易,并强调自由贸易和公平竞争对各方带来的繁荣与创新。
大众汽车集团指出,长远来看,加征反补贴税将损害欧洲汽车行业的竞争力,特别是在当前电动汽车需求疲软的背景下,这一决定对德国和欧洲汽车行业来说弊大于利。
宝马集团也通过声明表达了其对加征关税的担忧,集团董事长齐普策直言不讳地批评这是“错误的决策”,并警告说这将阻碍欧洲车企的发展,同时损害欧洲自身的利益。
中国政府及产业界也在持续密集发声,表达对欧盟此举的强烈不满,并表示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定捍卫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中国商务部也迅速作出回应,指出欧方裁决披露中的认定缺乏事实和法律基础,敦促欧盟纠正错误做法,并通过对话协商妥善处理经贸摩擦。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和中国工商界也相继发声,表示坚决不能接受欧盟的这一决定,并指责欧盟在处理此事上采取了双重标准。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指出,尽管面临欧盟的反补贴调查,但中国汽车制造商不会改变在欧洲的投资计划。相反,中国企业将继续在欧洲稳定发展,并助力欧洲新能源产业的进步。
挪威等国家也明确表示不会跟随欧盟的行动,认为此举不可取。
欧盟加征关税政策不仅对中国车企和欧洲市场产生了直接影响,还引发了广泛的国际讨论和争议。
对哪些车企影响更大?
据悉,去年10月欧盟启动反补贴调查时要求比亚迪、上汽集团、吉利汽车三家企业提供资料协助调查,并在今年5月警告过上述三家企业没有提供足够的资料。
如果欧盟委员会认定受调查的企业无法提供足够的资料,通常会用其他数据来进行计算关税,而这样的结果会导致这些车企将要面临更高的关税。
欧盟对中国进口汽车的加税高压受到影响的并不止中国车企,中国出口欧盟的新能源汽车中,有超过50%是特斯拉、大众、宝马等西方车企品牌,其中仅特斯拉一家就占了40%左右。中国品牌在欧洲的年销量不足20万辆,市占率不到8%。
欧盟关税同样适用于宝马、特斯拉等在中国生产的西方车企,荣鼎集团(Rhodium Group)的研究报告称,15%-30%的关税不至于让比亚迪退出欧洲市场,却可能会使宝马或特斯拉等从中国运输汽车的外国企业的业务一落千丈。
为了应对这一政策风险,不少车企将生产转移到欧盟。比如,比亚迪、蔚来在匈牙利建厂;上汽、长城也宣布欧洲工厂进入“选址阶段”;特斯拉也在德国建厂。
这点正是欧盟国家所乐见的。
欧盟对中国进口汽车加征关税的措施就好比一张超速罚单,旨在让中国车企减速的同时,也是车企优胜劣汰的竞争环节。
面对这一结果中国该如何应对?复旦大学中欧关系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欧洲学会副秘书长简军波指出,现在有两个时间窗口:一是从现在起到7月4日这段时间,因为欧盟最终发布征税决定并实施是7月4日或之后,在此之前,欧盟内部可能还会有不同意见;二是在正式关税确定前,我国还有约4个月期限进行相关运作。另一方面也应寻求世贸组织的支持。企业层面应做好多元化应对策略。值得一提的是,考虑到欧盟对我国电动车恶意加征进口关税之举,有可能引发全球市场混乱。一些具有本土汽车品牌,尤其是电动车制造业的国家可能会担心中国汽车因欧洲高关税而实施贸易转移,导致其本土汽车行业受到挤压,故而我国需警惕具有汽车制造能力的一些国家,诸如日本、韩国、印度、俄罗斯、巴西等可能步欧盟后尘而提高我国车企进口关税。
- 最受影响的是我们这些打工人,因为车厂只会通过加强压榨来平衡加税的影响,对车厂的领导没有影响